原标题:【代表委员之声】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以哈尼梯田非遗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哈尼梯田不仅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华多元文化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全国政协委员、哈尼古歌四季调传承人杨钰尼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哈尼梯田保护区十大片区整体保护利用良好,当地群众获得了保护哈尼梯田遗产的实惠。但与此同时,民族语言失传、民族节庆简化、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杨钰尼认为,以哈尼梯田非遗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通过深化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谐共生,构建边疆精神家园,让哈尼梯田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这块绿色宝藏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国家层面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并在红河成立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交流中心,支持农业、生态、文化等多领域、多学科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展示及转化应用。

二是抓好文化传承。制定哈尼梯田非遗保护传承奖补办法,对哈尼梯田十大片区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整体性保护,对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场所建设修缮、非遗传承展演活动等给予适当补助。在乐作舞、多声部发源地阿扎河乡建“乐作舞广场”“长街古宴长廊”“哈尼古歌农耕技艺展示厅”,鼓励、引导本地群众开展以四季生产调、乐作舞、哈尼多声部、梯田耕作技艺为重点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加强对民族节庆、民俗活动、歌舞服饰等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和活态利用,开展青少年研学、梯田文化课堂实践等活动。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互鉴等活动,支持以家庭、集体为单位申报非遗传承项目,开展全国农耕技艺技能大赛等活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人才队伍。

三是强化非遗宣介。深入挖掘和阐释哈尼梯田“双遗产”价值,加强与友好遗产地国际交流合作,因地制宜植入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识,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议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组织,中宣部、外交部及驻“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使领馆等联合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文化旅游部门及非遗保护中心等参与,开展“最美护田人”“梯田守望者”“农耕文明代言人”等系列活动;鼓励支持“非遗”进校园、进村寨、进集镇、进社区;举办“丰收节”“开秧门”等实景农耕文化活动,进一步讲好活态世界遗产哈尼梯田故事,更好展现非遗文化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

四是推动非遗利用。加强对非遗资源的保护利用,希望国家支持以非遗项目为抓手,以乡土民俗为支撑,培育一批非遗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对非遗精品项目和伴手礼的研发,推动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支持建立网络展示平台,鼓励非遗产品与休闲旅游、消费、文化创意、信息网络等产业深度融合,让遗产名片惠及梯田百姓,助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云南网记者 赵岗 娄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