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宽院士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凭借坚韧的品格和强大的毅力,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一个又一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在物理研究中,他从最初的金属材料到核武器研究,再到激光技术的研究,始终以国家使命为宗旨,可谓是真正的国之脊梁。

遗憾的是,陈能宽的名气远不如现在的明星网红,他的事迹也不为很多人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欲知详情,且看下文。

1923年,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士绅家庭。

他的祖父是清末举人,父亲经商有成,回乡办学,开设了镇上第一所邮局。

陈能宽从小聪敏好学,踏实勤奋。

十三四岁时,为了求学,他要要背着行李走3天,每晚就着油灯挑水泡。

1942年,陈能宽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工程系。

1946年,陈能宽大学毕业。为学有所用,他主动申请到天津炼钢厂工作。

留学考试恢复后,陈能宽认为自己的专业还需深造,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美国耶鲁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留学期间,陈能宽凭借一腔热血刻苦钻研,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又用两年时间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冶金博士学位。

此时,学有所成的陈能宽想要立刻回到中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事与愿违,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彻底关上了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通道。

陈能宽归国心切,却只能被困在美国干着急。

直到1955年,陈能宽才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回到中国。

回国后,陈能宽先后在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金属所任研究员,从事金属单晶体形变领域科研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陈能宽被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受命担任实验部主任,领导组织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等研究工作。

在核武器事业中,陈能宽身负重任:设计爆轰波聚焦元件,测定特殊材料的状态方程。

这两项任务,都是核武器事业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当时,中国在这方面的几乎为零。这对于陈能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陈能宽的名字几乎销声匿迹。

他的外甥唐红波回忆,自己对陈能宽的记忆非常模糊,只知道有一位舅舅,但对他的其他细节一无所知。

在那些隐姓埋名的岁月里,陈能宽带领着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从零开始,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上空巨大的蘑菇云,标志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子弹成功之后,氢弹的研制紧接着展开。

在于敏领导的科研小组提出理论设计方案后,将这一方案变为现实的重任再次落到了陈能宽领导的团队身上。

1967年6月17日,我国自行研制、设计、制造的氢弹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在国际上,美苏英等国对弹技术实行绝对保密。

但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攻克了氢弹的设计原理和技术,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

1969年9月,我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1978年第一次竖井试验成功。

有人曾对陈能宽说,国防科研投入巨大,但似乎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认为,中国是否有原子弹关系不大,因为原子弹“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还拖了国民经济的后腿”。

但陈能宽坚信,国家的和平不能没有武器。

他曾引用四川成都武侯祠前的对联,“从古知兵非好战”,强调即使是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中国,也是不可不“知兵”的。

1987年,64岁高龄的陈能宽应聘“863”计划激光领域首席科学家一职,这成为他科学生涯的第三次重大转折。

在花甲之年再次挑起重担,陈能宽感叹万千:内心不甘迟暮,雄心仍然满怀;欢迎挑战、积极探索,不懈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能宽的研究方向从金属材料学到核武器研究,再到领导“863”计划激光领域研究,虽然方向有所变化,但他那为国家而奋斗的目标始终如一且坚定不移。

强激光技术是一项高难度、长周期、前沿性的高科技项目,该技术与工程可行性问题尚需验证,并且受到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

如何确保选择正确的路线和方向,以及避免或减少弯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投入,这成为专家组面对的重要挑战。

在起步阶段谜雾重重时,陈能宽倡导科学论证,倡导百花齐放思想,非常重视对国外技术情报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特别是美国和苏联方面的动态。

陈能宽组织专家们进行大量跟踪、调查、动态分析与评估工作,同时参与“863”计划有关领域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在强激光技术领域取得国际地位奠定了扎实基础。

1988年6月,陈能宽担任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随后于同年12月被聘为国防科技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兼职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陈能宽受聘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高级科学顾问,两年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

1999年,陈能宽因在“两弹一星”项目中作出突出贡献被授予科技专家称号,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6年5月27日,94岁高龄的陈能宽在北京逝世。

作为新中国首批科学家之一,陈能宽历经金属材料学、核武器研究,再到激光技术的研究,凭借坚韧的品格与执着的精神,成功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一项又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能宽始终以“为国家服务”为己任,一生为国争光,是挺起祖国脊梁的科学家,应当永远被后人铭记,应当作为年轻人的榜样。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陈能宽?感谢阅读,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