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晨的阳光温暖而舒适,透过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巴音河西村的“食用菌”种植大棚,照在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上,大家正忙着采摘工作。大棚里一簇簇“食用菌”长势喜人、叶片肥硕,就像如今巴音河西村村民日子一样节节升高、火火红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怎样让乡村振兴这场仗打得更漂亮,让全体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果实?近年来,德令哈市巴音河西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强村富民的“头号工程”,从产业扶持、技术服务多个方面入手,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盘活用好农村土地资源,走出了一条发展“食用菌”种植致富路,托起了村民们的致富梦。

打好铺路“组合拳”,技术人才“双助力”

“我们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温室大棚也给我们提供了食用菌种植的基础条件,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技术问题。”

为解决“食用菌”种植技术这个硬核问题,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海安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带领村“两委”班子赴西宁市城南科技园实地考察,并聘请对食用菌种植有着丰富经验和想法的村民石贵柱担任种植技术员,在深入分析研究种植食用菌种植所需要的水分、温度、氧气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高原气候特点,采用“露天+温室大棚”互融模式种植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对食用菌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测适种,精心地栽培管理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食用菌试种获得良好收成。“菌丝发得好,菌菇才能长得旺,我们的食用菌产业才有希望。”技术员石贵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发展“中梗阻”,联农带农“全速跑”

随着食用菌种植技术和人才难题的破解,“资金缺口”成为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党群一心,其利断金”。村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102万余元,流转土地500余亩,改扩建温室大棚20座,实施“温室大棚食用菌种植培育基地项目”,自主培育菌种。“走进巴音河西村,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映入眼帘,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时隐时现,进入大棚浓郁的食用菌气息扑鼻而来,一排排摆放整齐菌棒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鲜嫩的食用菌,这工程量可不小啊!”村民感叹道。

针对食用菌采摘加工包装完毕后,怎么销售、 谁来销售、往哪里销售的问题,村党支部提前谋划积极,成立德令哈源丰茂农牧有限公司,探索创新“党支部+种植基地+农户+公司”的运营模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鼓励村民从事蔬菜种植、配送、销售来增加收入,形成了一条“种植—采摘—配送—出售”的完整产业链,解决了一批村民就业问题。“目前所有菌棒已陆续开始结菇出棚,每天有500余斤的食用菌流入市场,端上老百姓的餐桌。”张海安介绍到。

算好增效“经济账”,乡村振兴“显成效”

“食用菌每个菌棒的加工成本大概是6元到7元钱,一个菌棒出菇的时候能产5到7斤平菇,现在市场上批发价大概能到4元到5元一斤。刚出的这一棚是2万棒,会陆陆续续出三茬,所以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石贵柱看着一棚的菌棒说。伴随着食用菌产销之路的打开,村党支部坚持做好降本“精细功”,算好增效“经济账”,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动态监测食用菌价格变化,合理规范价格调整,确保食用菌“卖得掉”,老百姓“吃得起”。

“目前种植的食用菌只是试种项目,培育比较成功。现在还试种了羊肚菌、金针菇、小圆菇等品种,后续还计划在蔬菜大棚基地进行推广,扩大种植面积。冬天种食用菌,夏天种有机蔬菜,这样大棚就不用闲置,每个大棚一年就能不断增收。”张海安介绍到。2023年,试种的食用菌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带动村民创收1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下一步,巴音河西村乡将依托地理优势,积极谋划发展集观光、采摘、旅游等附加项目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多元化整合项目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业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形成产业集聚、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良好局面,持续激活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