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会特刊·连线北京】高原风光无限好 诗与远方待君来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慧慧

雪山、草原、湖泊,雪豹、藏羊、白唇鹿,皮影、藏戏、“花儿”会……独特的地理地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青海高品质高标准的“诗和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海全力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青海牢牢把握新时代旅游发展新机遇,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主动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持续增强旅游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如何用好资源禀赋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既是青海的“必答题”,也是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心头的殷切期盼。

全国两会期间,我省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围绕生态旅游相关话题和基层群众交流热议。

“一芯”担当提品质

“这几天,与代表们的交流中,我们常谈到和文旅相关的话题。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一年全国旅游市场全面恢复,这在青海旅游业也是有迹可循的。”全国人大代表、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蓉率先开启对话。

随后,她列出一组数据:2023年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447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0.6亿元。

“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机遇满满!”刘志强语气坚定。

今年27岁的刘志强在创业之初就把目光投向了打造公路文化IP,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他所在的青海西北大环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与省内14家景区达成合作,并将“西北大环线今生必游”第一站设立在日月山服务区。

“这几年,西宁采取很多举措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文旅人’,我们更要为家乡文旅事业发展努力奋斗。”刘志强说,今年,我们积极与团省委对接,在日月山服务区建立“生态旅游青年志愿服务站”,并专门制作了文创徽章。建设站点的目的,一方面是让游客落地西宁后能感受到高原人民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游客尽情体验大美山川,并积极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

“这个想法不错!”刘小蓉高兴地说,“我们热情欢迎大家感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幸福美丽的西宁!”

西宁扛牢省会担当,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以打造集散中心、消费中心、产业中心和文化中心为目标,积极融入全省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文旅消费场景规模持续扩大。同时,积极培育“文旅+健康”业态,在“黄金海拔”打造“康养之都”的构想正在积极落实。

“近年来,生物园区利用高原特殊气候环境优势和藏医药产业发展优势,鼓励和引导医药企业发展医养结合体,开发短期高原疗养服务和藏医药文化旅游业,建设青藏高原黄金海拔康养示范园区。”西宁生物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付进福说,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现已启动刘家沟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

“未来,市民和游客就能在西宁体验到个性化康养服务,值得期待!”刘小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沉浸于青海的大美风光中。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一环”吸睛增“留量”

去拉脊山看日出,到青海湖观蓝冰,触摸岗什卡七彩冰瀑的魅力……青海的冬日,“诗与远方”尽显别样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雪运动为青海冬季旅游“加温”。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祁国彪 摄

“青海湖是个神奇的地方,每次来这里,内心都觉得很震撼。”3月初,自驾游爱好者王杰又一次开启环湖之旅。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粒粒康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文林同样对青海湖有深厚的感情。这些年,韩文林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全国两会召开前,韩文林前往青海湖调研,希望为建言献策汲取更多“养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是他的关注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受大美青海的靓丽颜值。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青海湖是青海省的名片,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要探索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行路径,全面打造‘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让‘流量’真正变为‘留量’。”

怎么去做?韩文林说出了自己的思考:加快环湖大景区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完善交通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设施与服务要素,全力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海全力以赴展现生态文明高地之大美,让世界级生态旅游“品牌”越发闪亮。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的确,做好生态旅游就要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配套服务,因地制宜打造精品线路,这样才能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教师郭金萍说。

随后,郭金萍以门源县举例:“西部是环湖地区海拔最高的岗什卡雪峰,中部是中国最美的百里油菜花海,东部是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让门源上榜全国‘最美县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雪运动为青海冬季旅游“加温”。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今年冰雪旅游特别火热,周末就有不少游客来岗什卡景区‘打卡’,在照壁山景区举办的冰雪嘉年华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门源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祁志新用简单的陈述道出了门源的“冰雪热”。

“这是将‘冷’资源转变为‘热’产业的具体体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带领学生从美学角度去体验、感知、记录青海大地的壮美与和谐。”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郭金萍始终不忘在教学中渗透与延展生态美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近距离感受壮阔山河。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多带”发力焕生机

青海的美,气象万千,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更多信心与希冀。

“我们吃上了‘旅游饭’,腰包‘鼓’了起来!”3月3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举行了股东分红,东和乡麻吉村村民喜笑颜开。

“大伙儿再接再厉,未来的日子一定更美好!”全国人大代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由衷地为群众高兴。

“这几年,我们依托交通便利的优势,通过打造花海、开办农家乐、免除门票限制、发力‘夜经济’等方式,不断丰富景区的生态观光体验,许多‘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省外游客也都纷纷点赞,这让我们大家都很自豪,很有干劲。同时,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农文旅融合的优势,在带动群众就业的同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负责人任成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旅游开启我省生态经济之门。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大家讨论热烈。

“生态旅游已成为互助发展中的一张‘金名片’。”王国栋说,要找寻新的增长点,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河湟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带,做“美”四季文章,力将北山景区打造成“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中重要节点,差异化打造“绝美北山生态游”“土族民俗游”“红色研学游”“特色乡村田园游”等旅游线路,并在生态旅游跨区域联动方面下功夫,与周边地区共同实现“大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有机统一。

从寻梦冷湖天文小镇的星空到定格察尔汗盐湖的梦幻,从湟中鲁沙尔高跷“火”出圈到社火展演勾起人们对传统民俗的回忆,从风光旖旎的玉树隆宝滩到巍巍耸立的阿尼玛卿雪山,从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到多元文化在江源大地上相映生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极具青海特色的生态旅游带未来可期。

瞧,两会现场,代表们围绕“支持打造河湟文化、昆仑文化品牌”等内容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