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徽饰概述

徽饰又称“补子”,“补子”主要存在于明清两个时期,用于官服之上,一般采用金丝线与彩线,通过特殊的制作手法,例如,刺绣、缂丝等手工艺,缀于官服的前胸后背上。

通过补子上所缀的飞禽走兽纹样,可以区分文武官员的品阶大小。“补子”也可以简称为“补”,关于补子的名称由来,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其在清代之前也有过不同的名称,例如“胸背”“花样”等。

“补子”中的“补”一字,具有“把残缺的部分填补完全”这一含义,在许多关于古代服装图案的记载中,补子被称为“服饰的局部”或“服饰的一部分”。

例如,《中国古代服饰史》记载:“补服,也叫‘补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比褂要长,其袖端平、对襟,因此又或称‘外褂’‘外套’是清代官服中主要的一种服饰。”

补子是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阶级统治的表现之一,补子图案设计体现了封建制度下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文化形态,它是封建制度的标志符号之一,更是中国历史的文化符号。

2清代补子的历史发展

关于补子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有些学者认为补子最早出现于唐代。

《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以上,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狮子,左右卫饰以对麒麟……诸王饰以盘石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

可以看出唐代已经出现动物形象的补子,当时的纹样已经代表了文武官员的不同阶品,但并没有被称作“补子”,而是将这类织绣物称为“袄子棉”。

虽然这些纹样在当时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补子,但在洪武元年,设定朝服时提到过“国初服色依散官,与唐制同”,这表示唐朝对补子的确立有很大影响。

还有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补子的起源在元朝。内蒙古正蓝旗羊群庙出土的元代石刻及部分服饰中,有一种带有花纹图案的胸背,主要用于装饰。

在山东也出土过一件元代男夹袍,前胸和后背织绣了一幅“喜上眉梢图”,也是用作装饰。元代至顺刻本的《事林广记》中也有关于补子图案的官员形象,但并没有记载显示这时候的补子与官员品级大小有关。

但明朝初期恢复汉人礼仪时,在官员服饰上也沿用了元代的做法,故而有专家认为这时候已经出现了补子雏形。

根据历史典籍得知,官服补子的制度形成于明代,《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武等。”

由此可知,明代规定了文武百官的官服制度。明代《大学衍义补遗》一书对此也有明确记载:“我朝定制,品官各有花样,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不在文武之数;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应服花样,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象其猛鸷也。”

此文可以看出明代补子已经可以用于区分官员的阶级大小,并且在名称上沿用了“胸背”“花样”。清代承袭了明代的官服大体制度,但在补子的大小、颜色、织绣方式上有了些许改动。

明代补子最大可达40cm,而清代补子大约只有30cm;颜色上,明代补子颜色较少,大多数底子以红色为主,上面用金丝线织绣成有规则的图样,而清代补子大多绚丽多彩。

清代与明代的补子织绣方式有所不同,清代补子是缝在对襟上的,前面的补子分成两个半片,明代的补子前后都是一整块。

另外,明代的文官四品、五品、七品、八品等官补上织绣的是两只飞禽,清代补子的织绣则全部都是一只飞禽。

3清代补子纹样的构成与色彩

主体纹样:明清文官补子主体纹样饰以禽,象征高洁清廉;武官补子主体纹样饰以兽,象征威猛勇敢。

补子纹样所织绣的图案对应着不同大小官员的品级,通过动物在自然的弱肉强食可以看出文武百官在朝堂上的尊卑,体现了当时的人们的封建礼教思想。

文官的补子大多数看上去偏淡雅,动物形态优雅,显示了文官的贤德品质,例如,一品文官的补子饰以仙鹤,中国文化中,鹤这种动物的形象一直象征着高洁、长寿与富贵,鹤的纹样常出现在我国传统纹样中,使用频繁。

除了凤凰之外,仙鹤是地位最高贵的鸟类,道家思想中将鹤与神仙联系在一起,这才有了“仙鹤”的称呼。《淮南子》中便云“鹤寿千岁,以极其游”。

在远古的神仙信仰里,仙人的形象多是身有双翼,能自由飞行的“羽人”,如《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记载的羽民国,《楚辞·远游》中所云“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

从《楚辞》的记载中就已经可见仙人的两大明显特征:不死以及自由飞翔。人们也将对生命的向往寄于羽化成仙这一词上。一品文官的采用仙鹤纹样也体现了一品文官极高的地位。

武官的补子纹样则与文官不同,武官补子纹样主要为体现动物的英勇神态,因此大多数都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神兽或者猛兽图案,以显示武官的威仪神武。

以一品武官为例,一品武官的补子饰以麒麟,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清代时期的麒麟形象头上有角,眼神炯炯有神,鼻子形状类似如意,口作咆哮状,身上遍布龙鳞并背部有齿脊,头部、尾巴、脊背都有蓬松的毛发,犹如身披火焰,整体形象威风凛凛。

古人认为麒麟拥有非凡的智力,而象征吉祥的麒麟兽作为一品的武官的补子纹样,既能代表祥瑞,又能表现出武官的威严形象。

补子纹样不仅存在于文武官员的官服之上,古代的皇帝与皇室宗亲服饰上也有补子纹样。皇帝补子图腾的主体物是龙,龙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祥兽,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根据《论衡·纪妖》记载:“祖龙死,谓始皇也。

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可以看出,龙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君王的象征。古时传说龙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并且可以为百姓造福,当时的人们将龙视为神物,对龙非常信奉与崇拜,古人也常常将一些品行高洁、成就非凡的人称为“龙”。

龙的象征与古时皇帝万人之上的形象非常契合,反映了当时的君臣等级制度。

吉祥纹样:补子纹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吉祥纹样。吉祥纹样的种类很多,有灵芝、水仙、寿桃、蝙蝠、海水江崖纹等,其中海水江崖纹的运用也非常频繁。

海水江崖纹采用了斜向的线条排列,以叠加的方式向中间聚集,呈现出海水的波涛之势,岩石屹立在波涛之中,岩石的背面也有云彩的图案。

整个图案以石头为圆心,呈对称分布,中央峭壁,左右波涛,寓意江山统一、万物昌盛。清代补子中的海水纹样则是“海潮”,“潮汐”表示“朝”,有“朝会”的意思。

清代的补子纹样运用了大海波涛的纹理和高耸的山石,来衬托上半身的鸟兽,使整个纹样看起来更为壮丽。

其次应用较多的还有八宝纹。道教和佛教中都有八宝纹,道教八宝是指八仙手中拿的法器,分别是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肠结。

八宝纹的每件宝物都有吉祥寓意,又被称为八吉祥,分别代表着贵族、黄泉、永生、清廉、财运等不同的寓意,在明、清时期盛行。

基础纹样:这些纹样大多数是太阳纹、云纹、水纹、山纹等。另外,植物纹样的使用也很多,并且不同植物代表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牡丹一直被称为花中之王,象征着高贵、财富;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之称,象征着高洁的品行。

边框装饰纹样:只有清代的补子饰有边框,这些边框形式丰富,有万字纹、回字纹、福寿纹、卷草纹等。这些边框采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方式排列呈现,丰富补子整体画面。

构图特点:明清补子的构图特点极为鲜明,采用有规则的重复与排列,中正匀称,注重整体画面的对称性与布局。

文官补子将禽鸟饰于中间,多数单足站立,双翅舒展。武官中部饰走兽,或站立或蹲或爬。无论文官还是武官,补子的顶部都以重复或交叠的形式放置祥云,底部多采用海水江崖纹。

顶部云纹肆意,下方海水汹涌,可以理解为自然风光天下大地。动物形态各异,表现不同的官员阶级。

飞禽走兽的头部皆望向太阳,太阳则代表着封建王朝的统治,整体画面既具有律动感又充满了稳重与平衡感。

清代补子纹样主要以蓝为底色,在色彩中,冷色代表豁达、沉稳、冷峻,这种色彩法则的确体现了古往今来的士大夫们冷酷坚韧的性情。黑色、蓝色、白色在画面上给人一定的距离感,更表现了皇权与人民的距离。

在专制统治下,官员比普通人更受尊敬,补子纹样的颜色比例偏于冷淡,很少有温暖的颜色,在这样冷清的色彩环境下,天空中有一轮红色的太阳,所有的飞禽走兽都仰望着它,追逐着它的光芒,就好像封建社会里的官僚们为了登上更高的位置而殚精竭虑。

在中国历史上,文臣一直更受重视,士大夫们饱读圣人之书,而一旦踏上仕途,便在官场中沉浮,能够调和内心的“阴阳”的人寥寥无几。清代的腐败问题屡禁不止,文人雅士的补子纹样在召唤官员心中“阳”的这一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鸟兽代表着文官的华丽文采,走兽代表着武官的勇敢,因此,在画面上,武将补子的温暖的颜色占据了更多的比重,使用了很多的红色、棕色和黄色,在深沉的基调下,表现出与文官迥异的生机,并创造出威严、勇猛的形态。

清代武官补子纹样的色彩明度在不同官级上采用了不同的搭配,通过多种颜色的叠加使用产生了丰富的视觉效果,这也体现了古人对色彩的灵活运用和极高的审美。

清代补子纹样是历史文化演变的产物,它的存在具有当时的审美参照物的作用,尽管当今它已不再成为审美的划分准则,但清代补子纹样的艺术化转变为现代艺术符号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努力,使越来越多新生代设计师认识到了中国古代纹样元素设计的重要意义,并学会了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设计方法,更深层次的凸显了东方文化美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