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近期我心血来潮,以年近半百之高龄,混迹于年轻人的生活分享平台----小红薯中不能自拔,公众号都冷落了。前两天我发了一张图,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种洋蔬菜,菊苣/Cichorium intybus的品种,我配了一句话,“这个菜叫Puntarelle,国内好像没引进?”只是好奇而已,别无他意,却引来了一群人聒噪不已,教育我要相信“张骞严选和郑和严选”,这两位没引进就是不好吃......
恕我愚钝,第一次听到“张骞严选和郑和严选”的名头。张骞还则罢了,毕竟有很多从西域来的蔬果农作物都被硬按在他头上,可是郑和?我只知道他引进过“麒麟”,可惜养绝了,未能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调侃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有几个网友真的给了“郑和严选”清单----
图3
瞅瞅这两位大侠的说法。怎么讲?全都是信口雌黄。本来我懒得驳斥,但是我这儿都停更一个多月了,不如就拿这些胡言乱语假戏真做,操练一番。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follow me。
排名不分先后,挨个来~
1.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苦瓜原产印度,而非印尼。最早都是纺锤形的小苦瓜,接近今之“金铃子(锦荔枝之讹传)”。明王世懋《学圃杂疏》曰“吾地有名锦荔枝者,外作五色蜂窝之状,子如鳖虫,人甚恶之”,这么个破玩意儿,不知Judi皇帝出于何种心理“诏令”郑公公带回来?
图5
关于苦瓜的记载,最早见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广东人陈大震等编纂的《南海志》,书中虽无“苦瓜”字样,但有“蒲突”,列入“菜部”。“蒲突”正是旧时广东对苦瓜的称呼,民国初文献中仍偶有此用法,如老粤谣《月光光》:月光光,照池塘,年卅晚,买槟榔,槟榔香,买子姜,子姜辣,买蒲突,蒲突苦,买猪肚......
关于苦瓜,请参阅。
2.玉蜀黍/Zea mays
据《中国植物志》,玉米正名就叫“玉蜀黍”,与我乡称呼相同。原产美洲,1492年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此后在世界范围迅速传播,约16世纪初期进入中国。对玉米的最早形态描述见于1560年成书的《平凉府志》:
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高粱)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为什么叫“西天麦”?因为玉米有一条传播途径就是走陆路从西部而入,并不全是自海路而来。这与郑和有个毛关系?说他去过美洲,脸皮稍薄的野史都不敢这么编。
3.辣椒/Capsicum annuum
原产墨西哥到哥仑比亚,也是哥伦布带出来的,明末传入中国,当时郑和早挂了。一般将高濂万历十九年(1591)《遵生八笺》作为我国辣椒的最早记载,曰: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也有人考证,此段文字不见于《遵》早期版本,似最早出自天启元年(1621)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如此则将时间推迟了几十年。
云南等地的小米辣/C. frutescens已并入辣椒/C. annuum,不再是独立的物种,不必赘述。另有部分省区种植灯笼辣椒/C. chinense,其种加词chinense乃因命名者误会其产自我国,该种未被《中国植物志》收录,足见其引进也是很晚的事。还有浆果状辣椒/C. baccatum引入更晚,只是零星栽培,一般用作观赏。
4.番薯/Ipomoea batatas
原产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哥伦布返回欧洲时曾向班牙女王进献此物。据《中国食料史》中的研究,番薯“由多人从不同的途径先后引进中国”,公认最早的有:万历十年(1582)广东人陈益从越南将番薯引种到东莞,万历二十一年(1593)又有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吕宋岛将番薯藤引种到福州。此后迅速传播至大部分地区,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番薯的别名很多,如白薯、红苕、红薯、地瓜、山芋、甘薯等,我乡呼为地瓜或红薯。苏东坡曾在海南赋诗“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此处“红薯”指薯蓣类,与番薯无关。另据《中国植物志》,我国古代之甘薯乃系参薯/Dioscorea alata而非本种,而且薯蓣科就有个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两广盛产。
5.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原产北美,1510年由西班牙探险者带回欧洲,约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传入中国。最早记录见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金石学家赵崡的《植品》:又有向日菊者,万历间西番僧携种入中国,干高七八尺至丈余,上作大花如盘,随日所向。《群芳谱》亦有记载: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阳花……虽有傍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想那郑和在海上难免无聊,嗑嗑瓜子倒也不错,很遗憾他没见过。
6.无花果/Ficus carica
图14
原产地中海沿岸,唐代自波斯传入。唐段世成《酉阳杂俎》如是说:阿驵(波斯语anjir音译)出波斯,拂林人呼为底珍树。长丈余,枝叶繁茂,叶有五丫如蓖麻,无花而实,色赤类柿,一月而熟,味亦如柿。另,唐中宗韦后之弟韦浩墓的壁画中有无花果叶,亦是佐证之一。历史如此悠久,怎么会想到郑和呢?
7.丝瓜/Luffa aegyptiaca
原产印度等地,云南有野生种。我国北宋后期始有丝瓜记载,之前毫无迹象,如李时珍所说“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应系外来物种,传入时间约在北宋中期或稍前。陆游在《老学庵笔记》有记载:用蜀中贡余纸先去墨,徐以丝瓜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放翁洗砚,今人刷碗,“丝瓜络”之特长也。
另,宋人记载多出于闽浙二省,此后两广方志概称从福建引入,如“丝瓜,一名水瓜,即闽中天萝”,可见丝瓜当是入宋以后随着闽浙一带对外贸易的兴起而从海上引入的。广东至今称丝瓜为“水瓜”,而“丝瓜”专指有棱的广东丝瓜/L. acutangula,其传入时间与丝瓜大致相仿或稍晚,南方栽培广泛,北方少见。
8.西瓜/Citrullus lanatus
《中国植物志》曰:其原种可能来自非洲,金、元时始传入我国。另,五代时人胡峤,曾流落辽国境内,并著《陷北记》,书中提到了西瓜: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本草纲目》据此认为,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其实当时大辽国土广袤,胡描绘的景象未必在今日国境之内......
上图为宋代佚名《花卉瓜果图》,画面中有一瓣标准的红瓤西瓜,另一瓣色黄而带红晕。文天祥《西瓜吟》诗曰“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他写的西瓜显然是黄瓤红籽,类似北京老品种“黑绷筋”,可见黄瓤西瓜在我国也算古已有之。文天祥都吃上了,还用得着郑和费心吗?
9.莴苣/Lactuca sativa
原产地中海地区,约7世纪传入中国。据宋陶谷《清异录》“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莴苣也”之说,莴苣乃是隋时传入。《本草纲目》收录晋葛洪《肘后方》“沙虱水毒∶莴苣菜捣汁涂之,良”,但葛原文却是“仍数涂苦苣菜汁,佳”,人家可没说“莴苣菜”......爱咋咋地吧,总之莴苣入华历史悠久,连茎用变种莴笋都是在我国出现的,外国人只吃叶子。
10.甜瓜/Cucumis melo
甜瓜与我华夏先民渊源极深,《中国植物志》说的明白:本种为我国最早利用为果品的瓜类,《诗经》等古籍多有之,发掘材料如马王堆女尸胃中已常见,贾思勰《齐民要术》称为小瓜,以别于古已有之的冬瓜(大瓜)。万万没想到啊,连甜瓜都能胡乱塞进在“郑和严选”中,倘若郑和泉下有知,恐怕也会因此而羞愧。
11.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中国植物志》表述很简略,“原产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明代传入我国”。最早记录在嘉靖十七年(1538)《福宁州志》,“瓜,其种有冬瓜黄瓜西瓜甜瓜金瓜丝瓜”,“金瓜”即今之南瓜;《本草纲目》有较详细的记载,“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推测南瓜入华时间当在16世纪初或稍晚,既不是郑和引入,亦非“明末清初”。
图22
上图乃是《本草纲目》的南瓜插图,还算精准,连“果梗粗壮,有棱和槽,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的特征也画出来了。形态接近图19,但实际上南瓜果实变化很大,高矮胖瘦、媸妍美丑,什么模样都有。南瓜属另有笋瓜/C. maxima和西葫芦/C. pepo,皆源于美洲,笋瓜入华时间或晚于南瓜,西葫芦则是清朝时从欧洲传入。
12.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一带,16世纪引入欧洲。我国最早记载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房县志》,“物产·救荒类”中提到“远山有赖可以为粮者”有“洋芋”之名;同治年间(1865)新修《房县志》卷十一“物产·蔬类”的“洋芋”条:洋芋产西南山中......形似白薯而圆,大者如拳,小者如鸡蛋、如枣栗。可以确定,此处的“洋芋”即马铃薯。
《中国植物志》定名为阳芋,出自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现已改为马铃薯。马铃薯一词,最早见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的福建《松溪县志》,“马铃薯: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小大,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苦甘”,指中药黄独(的零余子),而非今之马铃薯。第一个叫土豆的则是1930年《吉林通志》。
13.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花椒出现在“郑和严选”中,比甜瓜更不可思议,因为花椒是根正苗红的本土植物。《诗经》“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说的就是花椒啊,汉朝皇后之“椒房殿”就是用花椒粉末刷过的啊,怎么还能轮到郑和?郑和带回来的是胡椒好不好?即便是胡椒也早在《后汉书》中就有记载,郑和只是沿袭了老祖宗的口味而已......
14.关于豆芽等芽菜
豆芽等芽菜没啥好说的。大豆/Glycine max原产我国,黄豆芽亦是“自古以来”,最早称“大豆黄卷(见于《神农本草经》)”,先药用后蔬食。至于荞麦芽、香椿芽,必然是现代人搞出来的,过去不可能有。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苦荞麦/F. tataricum和香椿/Toona sinensis均为我国土著,无须引入。
郑和带回了什么?金银财宝啊!
郑和七次下西洋,肯定不会空手而归。展示一个我亲眼见过的,郑和带回来的两枚金锭,摄于湖北省博物馆梁庄王墓展厅。一枚铭文曰“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另一枚铭文曰“随驾银作局销熔/捌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作头季鼎等/匠人黄关弟/永乐拾肆年捌月日”。
《明英宗实录》载:永乐、宣德间……屡下西洋收买黄金、珍珠、宝石诸物,今停止三十余年,府藏虚竭。列位,明白郑和都往回带啥了吧?显然是金银财宝居多啊!然而这两枚金锭,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铭文记载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