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低调乃至不为人所知的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因为宗庆后的去世,意外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他的“底裤”被不断扒开,有网友发现,他的儿子竟然是美国人,还有个日本名字,甚至有人质疑钟睒睒的国籍。然而,事实真相是,钟睒睒本人一直是中国籍,他的儿子虽然拥有美国国籍,但钟睒睒本人并未改变国籍。

有人认为,农夫山泉的包装和产品设计都有日本风格,甚至怀疑农夫山泉是外资企业。事实上,农夫山泉的最大股东一直是钟睒睒,持股比例高达83.97%,他对企业有绝对的控股权和话语权。

对于这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想开口,但我感到空虚和恐惧,情不自禁联想起当年的尿素裤。

小时候,我也是穿过尿素袋的,不过不是为了时尚好看,而是为了遮羞取暖。当时中国无法生产尿素,尿素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不仅尿素珍贵,尿素袋子也很珍贵。

一般的社员,想要还要不到,不像现在,随处可以捡到。父亲是生产队长,好歹是个芝麻“干部”,通过以权谋私,我才有条件穿上尿素袋。

当年有段顺口溜,说的就是这事: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料子裤,前面日本产,后面是尿素,裤裆净重八十斤,腰里系着百分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可能听不太明白,需要解释一下。“前面日本产”,指的是袋子上印着的“日本产”字样,正好在腹部;“后面是尿素”,指的是袋子上印着的“尿素”字样,正好在屁股上;“裤裆净重八十斤”,指的是袋子上印着的“净重八十斤”字样,正好在裆部;“腰里系着百分数”,指的是袋子上印着的含氮比例。

类似的顺口溜还有:“前边是日本,后边是尿素,腚沟里夹着个百分数。染青的,染蓝的,就是没俺社员的。”

这两段顺口溜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只有大小干部,才能穿上尿素裤,一般社员根本没份。

尿素袋当然也可以做衣服,但似乎更适合做裤子。段子里讲的都是裤子。小时候,我穿的和我见到的,都是尿素裤,很少见到尿素衣。

作家张贤亮在小说《青春期》里,这样描述一个穿尿素裤的女子:

那时,她穿着日本化肥袋做的半长裤,在我眼中非常滑稽,“日本”两个字,正好缝在她屁股蛋上,一边是“日”,一边是“本”,但她连“日本”两个字都不认识,显然不是有意的……

我因发现了“日本”而大笑,她却以为我笑的是她屁股,便停下来,弯下腰,把屁股朝我面前一撅,笑道:“你看、你看、你看!让你把女人的屁股蛋,看个够!”

于是,“日本”在我眼前,大大地膨胀起来……

我的一位亲戚,当年因为是文工团的,让她有条件穿上一条尿素裤。在一次闲聊中,她这样向我回忆:

宣传队的领导,非常体谅我们的心情和难处,也想让我们穿得体面些,他们脸上也有光……也不知道找的哪位领导,走的什么关系,用非常便宜的价格,弄到一批日本尿素尼龙袋子,先到印染厂染成浅灰色,再到被服厂一人拼接了一条裤子……

由于尼龙袋子上的字是黑色的,染色盖不住黑色,于是就流传出这样一段顺口溜——宣传队、不害羞,穿着尼龙袋子满街遛,后边是日本产,前边是尿素,裤裆里还夹着含氮46%……

我们那个生产大队,有一个大龄青年,家里太穷,打小没穿过水裤也就是内裤。明天就要成亲了,说什么也得把这个穿上,免得吓着新娘。母亲想方设法弄到一块布料,连夜在儿子成亲前夜,缝制了一条水裤。

闹完洞房,新娘含羞脱去丈夫长裤,正要脱其水裤时,突然惊恐地指了指,然后就昏过去。大龄青年不解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裤衩,只见上面写着:净重40公斤!

新娘以为丈夫那玩意儿有40公斤,于是吓昏过去!

当年动辄批斗这批斗那,我们把日本穿在身上,也没人被批斗,如今八竿子与日本打不着的钟睒睒却被斥为日奸,想想真是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