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网上评论区对于电动车的谈论,从续航和补能转移到了电从何而来。众所周知发电方式可以有多种,但目前占据主力的依旧是火力发电为主。这就成了大家集火电动车不环保的基准点,今天就基于这个说说个人的看法。
在全球推行电能优先并减少石油依赖的前提下,电动车只是这策略之下的一个衍生品。简单来说,既然想减少石油那就得拿出一个不需要石油的产品来取代目前的燃油车,因此电动车就应运而生。而电动车并不是因为其性能降噪操控等等的特点去取代燃油车,所以咱们在两种车的比较上去突出这些。反之,续航和补能这点等不足也就懂的都懂。
既然锁定了发展电动车,优点绝对往做大做强的方向去发展来作为诱饵。而不足只能交由企业去共同开发,这正是走着当年LED是怎样把等离子淘汰的老路。随着电池往固态发展,能在低温失能、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上取得突破之后,这就是国家储能计划里希望看到的。
众所周知各种发电方式当中都会受到季节昼夜等因素影响,哪怕是核电还是火电都是以持续不间断的输出为主。因此必须通过各种储能方式来平衡用电的峰谷,而通过势能和热能的储存都会打骨折的损失电能,而最直接有效的还得要靠电池储能。
因此只能通过各种政策的倾向去吸引买家去优先考虑电动车,给新能源企业创造出新的赛道,让产品研发开足火力前行,去解决电能策略在储能这方面的短板。所以电能和电动车是个共生的闭环,或许就是氢能没法逾越的鸿沟。
接下来再浅说一下氢能,电能是可以通过风力、水力光伏、光热来直接产生,但目前并没有任何方式能直接获取到氢气,因此目前还是主要通过电解的方式,所以氢气难以发展成主流的能源方式。但是氢能或许能在远洋货轮或者汽车长途运输的领域上找到一席之地。
另外再补充一个本文开端提到的火力发电同样也是不环保的看法,这和燃油车的排放比较起来是两个概念的事情,能源企业能生产源头去集中整治处理这些排放问题,而燃油车只能通过更新排放标准去规范,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聊胜于无。另外能源企业的选址也就有讲究,至少是远离人口生活区域。而燃油车都是随开随放,并且基本在城市内。因此关于这方面的比较,相当于不建议随地吐口痰一个道理。是希望这是一个关于公德心的事情,但并想把能源的选择和道德绑架在一起。在目前发展水平来说,还得结合使用情况来选择。还好不至于一窝蜂的往某种能源选择,毕竟仍需时间考量。
另外有机会再探讨关于电池回收的环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