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便民充电桩“上岗”,化解居民“心头愁”!环市街着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

江苏南京“2·23”火灾事故发生后,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问题再度引发关注。面对当前保有量巨大的电动自行车现状,“车棚少,停车难;充电桩少,充电难”等相关问题成为社区平安稳定和精细化管理的“堵点”。

为疏通这一“堵点”,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环市街道把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小事情”办成顺民意、贴民情、解民忧的“大工程”。截至目前,环市街道辖区内共有60个小区配建或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共计配建、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1500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市街上城骏园小区门口设置便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用手机‘扫一扫’,车辆就立刻开始充电了,特别方便!。”正在使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为其车辆“续航”的黄女士说。目前,环市街道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单位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充电设施安装,每一个充电端口配置过电保护、漏电保护、防水防雷等安全防护措施,充电端口具有低功率检测、自适应充电时长调整等功能,有效确保充电安全;充电桩上配备有收款二维码,方便群众根据需要选择时长及金额进行充电。以某服务单位为例,群众注册“充电APP”,扫码后开始充电,实时显示计费,后台显示监控,确保消费透明、充电安全,同时具备支持多种支付模式、多样计费等功能,较好的满足群众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需求,实现安全文明智慧充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充电自由”

“选址是个大难题”某物业负责人表示,“但是在街道、社区多方协调,与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共同商量,充分征求居民和专业人员的意见后,顺利定下了充电区域。”2022年下半年以来,环市街道积极指导社区协调小区物管、居民等,摸清底数、科学规划、精准选址,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合理增设充电点位,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充电便利。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是头等大事。接下来,环市街将积极联合消防、应急、公安等相关部门深入辖区住宅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全力排查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隐患,加强对充电桩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地提升居民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如居民发现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要及时拨打“12345”举报电话。

来源:环市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