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的组织方式将突破"干巴巴"的社会关系,重构成"湿乎乎"的人人时代,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要靠智慧化系统连接。人与人之间可以凭借大数据的算法逻辑,相互吸引、相互组合、相互分享、协同合作。克莱·舍基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未来是湿"的观点。现在的商业现实印证了克莱·舍基的预言。克莱·舍基所提及的"湿"时代其实就是现在的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的营销被称为湿营销。

湿营销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现实意义超越了理论本身的学术意义。

湿营销区别于传统的"干营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营销的诉求、营销的过程和营销的结果。又可将营销的过程为三个部分:湿路径、湿体验、湿优化。

首先是湿营销的诉求。湿营销的诉求和创意也是"湿"的。营销的诉求需要企业和消费者、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等)等利益攸关方一起提出。这就需要企业和消费者、合作伙伴充分接触,在社群内充分融合。

其次是湿营销的过程,包括三个部分:湿路径、湿体验、湿优化。

湿路径是指C2C的方式,就是个人对个人的生产。也就是说一个 C 端是个性化的需求,而另一个 C 端是个性化的供给。如是,营销路径变成了C2M,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这种营销路径打破了帕累托法则,变成了长尾理论﹣每一个人都有个性化的需求,利润的贡献不再集中在正态分布的中央,而是向两端无限延长。

"湿体验"是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体验方式。湿营销的体验是用户与用户的深度对话,并在对话过程中产生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湿体验要求深度互动的体验。湿体验的实现依赖 AI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 VR / AR 等技术的融合,让用户可以随时有沉浸式的情景体验。

湿营销购物场景的数字化是湿体验成为趋势的缘由。原来购物消费付现金,现在可以刷脸支付或者手机支付,这些都是湿体验的具体表现。

国家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倡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湿体验的创新和创造,包括产品体验、服务体验,都可以升级到湿层面。丰巢超时收费的问题曾引发争议,但就其在疫情中的表现来看,丰巢的见货不见人的模式可谓是"云湿",解决了快递配送中"最后100米"的难题,是湿体验的形式之一。

湿优化是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升级与迭代。这种创新过程是连续的、不割裂的。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互相渗透,因此企业和消费者共创产品已经成为趋势。在湿优化的环境中,企业很容易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动态数据库,进行动态的市场分析和决策。湿优化提倡对用户进行细分,为用户画像,根据不同的市场提供细分的产品和服务,精耕细作,实现精准服务。

湿优化的过程让营销策略更加精准,使线上和线下的数据融合,让线下体验和线上评价可视化、即时化。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可随时查看自己的收入和用户评价。他们为了一个五星的点赞疾驰穿梭在大街上,期待着下一个用户的满意评价。湿优化让新零售实现了升级。数字化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中国的零售业态,加速了"数字化中国"的进程。

最后,湿营销产生的结果应该是湿品牌和湿销售。湿营销要求产生用户乐于传播的口碑品牌。这样品牌的传播就不会因营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形成持续传播。湿销售的数据是即时的。我们可以在前端找到解决互联网销售问题的切入点,并可以利用后端数据验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与此同时,顾客购买产品意味着第二轮营销的开始。顾客乐于分享和推荐,并由此诞生了 KOL (关键意见领袖),让更多的顾客开始不一样的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