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神乎其神的飞鸽传书究竟是真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古代,这种传递消息的方法到底靠不靠谱。

虽说还有车马送信,可是它们速度太慢效率又低,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是有的,聪明的古人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发行报纸,不过它当时的名字叫做——邸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邸报”的由来

"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这是唐代进士孙桥曾在《经纬集》这本书中《读“开元杂报”》中提到的。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邸报”从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报纸叫做《开元杂报》,不过因为时间于久远,只是找到了文字记载,暂时还没有发现《开元杂报》的实体,好在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国报刊史上的地位。

当时的报纸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到了宋朝才出现了“邸报”这一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汉朝到清朝,邸报一直在我国流传。因为时代的不同,演变出各种各样的名字。后人为了更好记载,便统称为“邸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邸报”上都刊登的内容

邸报虽然是古代的报纸,它在内容上和如今的报纸差别还是很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邸报上以“汇报”国家大事为主,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也会不同。

宋朝的时候,邸报的作用有点像是在给皇帝做宣传。因为邸报在当时经常刊登一些皇上发布的一些诏令,如何打理朝政事务,甚至还会写他的生活起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份报纸,能够让老百姓更好地了解皇帝的勤政爱民,对于一些政令也起到了上行下效的作用。

当然除了关于皇帝的之外,也会刊登关于大臣们的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到官职变动,小到身体健康,邸报上都会有详细的记载。

当然,不是随便哪个当官的都能登上邸报,只有达到一定的级别才会有这个资格。

其中最受欢迎的板块当属大臣们的升迁状况,短短几行字却暗藏了许多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奖赏还是惩罚,都会明明白白的刊登在邸报上,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让世人看见朝廷处事的公允之处。

读书人最看重名节,如果做了什么对不起天下人的事情,这一番下来早就无地自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大事自然也不会少,哪里有战争,战况如何也会写在这邸报上。不过想要一五一十地说清楚,可能会比较难了。

邸报发行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毕竟写的是皇家或者朝廷里的事情,不能影响皇帝的形象。遇到一些不合适的内容,在审查阶段就要被过滤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邸报如何发行

邸报在明朝那会,它的发行和传播相对完善,由一些达官贵族来负责。经过了一层层的筛选之后,才能顺利发行到读者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自然是需要先收集规划要刊登的内容,然后再进行编写和大致的排版。有了这个草稿就可以先去审核,这也就到了邸报发行的第二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是谁来做审核员这个工作呢?首先是官府的一些文书,也算是专业对口。不过除了他们之外,还会有一些有钱人家的书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审核的重中之重,当属一些敏感信息,文字的传播也就意味着思想的传播,其中的政治倾向不能有丝毫问题。

经过层层的审查之后,邸报终于进入实体印刷这一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体印刷的门道可就更多了,印刷之前还要再进行一次审核,这次是为了文章的排版。

因为当时是使用刻板印刷,邸报的样式相对固定。如果排版没有做好,就会造成内容的缺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刷完成之后终于进入到发行阶段,这时候由印刷人员将报纸递交给邸报的发起人。

发起人会将这些邸报的成品,按照之前协商好的数量,发送给各个书店或者官府人员开始售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数量和价格以及保密工作都是重中之重。有一步出错,那之前的工作就白做了。

发行邸报后,发起人还会时不时的向购买报刊的读者索要反馈,从而将报纸制作的更加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样一层层的推进,才促进了邸报的发展。这对后来的新闻事业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邸报上的内容大多是朝廷政务,它发行之后受众群体是谁呢?老百姓会购买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邸报多年的受众群体

朝代的更替会让邸报的内容发生改变,它的受众群体自然也会随之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时期的邸报受众群体其实没有那么广泛,只是一些节度使或者是进奏院的同僚。而且在当时,邸报的作用偏向于向外界发送情报。

让那些看似归顺朝廷的藩势力,了解朝廷各种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进奏院编写邸报的人,也会根据藩势力想要了解的内容和方向,对邸报进行编写。而藩势力官员,自然而然成为了邸报的受众群体之一。

宋朝的时候,邸报的传播范围已经发生改变。性质上也更加具有传媒意义,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邸报在当时的受众的第一阶段当属朝廷之中的官员,慢慢地向外扩散到一些节度使、地方官中。

因为当时还没有一个好的印刷方式,就只能手动抄写传播到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够缩短传播时间,在抄送的时候也会根据发放的方向,对抄写的内容进行划分,只抄一些当地需要的重要信息。

利用这样的方式,京朝官、下级的地方官以及一些学者也可以看到邸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老百姓,虽然有些局限,也是有门路看到邸报的。不过他们看到的邸报,经过多人之手的抄写,大多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

元代因为传递途径的优化,让邸报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这时的邸报也起到了上闻下达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古籍上记载,在这一时期邸报面对普通人发行的范围更加广泛。而且除了邸报,当时还衍生出来了其他可读的刊物,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元代的影响下,老百姓们也开始变得关心国家政务,加上印刷技术的提高,逐渐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邸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系统,在明朝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除了由官府发行之外,还会有一些民间邸报供一般民众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时期则又发生变动,邸报缩小了它的传播范围,只在官府周边传播。好在之后“京报”的出现,让这一局面有了一点改善。

可当时的受众群体,在这重创之下,已经没有老百姓的一席之地,更多的是各级官员以及知识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来看当时的邸报有着各种弊端,可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邸报的存在给太多的人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对官员们来说,了解政事是非常有利于自己仕途的发展。

当然邸报的作用远不止于此,随着邸报各个阶段的优化,让老百姓们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国家大事,这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邸报演变对于现代社会的新闻行业,也是有开创性的帮助。

读完这些,大家对于古代的报纸是否有更深层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