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就中国外交这一话题畅所欲言,展现出一名资深外交官对中国外交思想的深刻理解。

卢大使基于自己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表示,一个国家如果要扩大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就要更多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

西方国家如今和中国交往已不再是俯视的态度,现在基本上是平视,个别情况下甚至可能是仰视。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不能够像过去那样一味地韬光养晦了,这光也韬不住了,晦也养不住了,你是成为一头大象了,不可能再躲在树后面。

卢大使的这一番讲话迅速传遍社交媒体,引发了外界广泛的热议,尤其引起瞩目的是其有关“中国不能再韬光养晦了”的表述。

中国人对于“韬光养晦”这一外交上的策略是非常熟悉的。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国际形势骤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党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并反复强调中国要长期坚持“不当头”、“不扛旗”,最后用“韬光养晦”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需要指出的是,小平同志用“韬光养晦”概括中国外交战略思想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软弱可欺,他曾多次说过“中国谁也不怕”,但同时“中国谁也不得罪”这样的话。

对于“韬光养晦”这一当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指导方针,《光明日报》曾在2011年11月刊发了一篇原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杨文昌的署名文章——《“韬光养晦”:博大精深》,对其来龙去脉予以了介绍。

文章提到,历史已经证明,在“韬光养晦”战略方针指导下,西方制裁中国的图谋一个接一个被打破,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韬光养晦’战略思想已转化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物质和精神力量。”

文章最后指出,“韬光养晦”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只有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才能避免重大失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坚持“韬光养晦”,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所作为。

显然卢大使和杨文昌对于“韬光养晦”外交策略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卢大使认为“韬光养晦”已经完成了属于它的光荣历史使命,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而杨文昌则认为“韬光养晦”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必须长期坚持。

需要指出的是,杨文昌的观点发表于2011年,一眨眼,时间来到了2024年,此时距离上述文章的发表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13年的时光,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外交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际格局的改变促使中国外交必须调整自己的策略,因此才有了卢大使的这一番话?

事实果真如此吗?

种种迹象表明,卢大使的这一番表态可能仅仅只是他的个人观点,并不能代表官方立场。

卢沙野大使向来以高调著称,每每以惊人之语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在其过往的外交官生涯中,发表过不少强硬的言论,素以“战狼”外交风格著称。

他曾被路透社形容为“战狼外交的杰出实践者”,美国政治新闻媒体《政客》(Politico)在一则点评中国在欧洲的五大“战狼”文章中,评价卢沙野的“战狼指数”为最高级别的五颗星。

卢沙野本人并不排斥“战狼”这一称号。

他在2021年7月说过:“我很荣幸得到‘战狼’的称号,我们就是挡在祖国前面、为她而战的战士,就是要挡住攻击中国的‘疯狗’的路。”

过去这几年,卢沙野的一些言论,像是护航孟晚舟批西方“白人优越主义”作祟,批法国学者是“小流氓”,统一后对台湾进行“再教育”等,数次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最近一次引起较大争议的事件,出现在去年4月21日。

在法国LCI新闻台当时播出的一场专访中,卢沙野与法国记者在“克里米亚到底属不属于乌克兰”的问题上交锋。

卢沙野说,历史上,克里米亚一开始就是俄罗斯的,在苏联时期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

法国记者坚持,从国际法看,克里米亚就是属于乌克兰。

卢沙野接着说,“从国际法的角度,甚至可以说那些前苏联国家没有有效的国际法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认定他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

这番对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国家地位提出质疑的言论立即激起千层浪,让卢沙野成为国际媒体版面的焦点。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官网于2023年4月25日凌晨发布“中国驻法国使馆发言人谈话”,称卢沙野大使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表态不是政策宣示,而是在电视辩论中的个人观点表达,各方不应过度解读,中国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

从卢沙野大使以往的言论来看,这主就是中国外交官队伍中的“异类”,讲话直截了当,锋芒毕露,与印象中传统的中国外交官温文尔雅形象相去甚远。

中国外交也确实需要卢沙野大使这样的“大嘴”存在,一些外交政策的调整如果想试探一下外界的反应,就可以通过卢沙野大使这样的人物先放出风声,如果招致密集的批评,那么可以发布官方声明,卢沙野大使的讲话仅代表他个人,纯属个人观点,非官方立场。

其实这一招不就是跟老外学的吗?

某些国家的政府官员老是喜欢对中国大放厥词,可一旦较起真来,对方马上会说是官员的个人行为,不代表官方立场,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