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问,2023年工业领域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我想必然是人形机器人莫属。2023年下半场,人形机器人引爆行业,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相继宣布量产,因此2023年也被称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时刻”。随着AI大模型的不断成熟,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多方预言2024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近日又一新玩家强势杀入,推出了全球首款具有仿人脊柱核心功能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开启了2024年人形机器人的新一轮角逐。

01

01

人形机器人政策与市场规模

人形机器人政策与市场规模

2023年11月2日,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意见中谋划:

1.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2.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业链供应链体系,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3-203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售规模(台)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是个从0-1的过程,MIR预测,随着政策的加码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迭代和实际应用场景落地有望加速实现;

从需求端角度来看,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生育率低,预计未来全球劳动力将面临较大缺口,尤其制造业将面临人口与人才双重压力,从而推动成本进一步高涨,随着人形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升,应用场景落地实现,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从厂商端来看,近两年,多路玩家加速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中不乏科技公司、车企等,更新速度极快,尤其是在2023 年新品“扎堆”,其中人形机器人的本体厂商背景多元化,有传统机器人或机器人技术相关企业,也有仿生机器人、科研机构等,各有优势。

02

02

人形机器人技术革新

人形机器人技术革新

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设计成人形,主要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主要在于其通用性。随着越来越像人的机器人,从机械臂到关节,从关节到手指、从手指到膝盖、从能走路到能爬楼梯,从能端茶倒水到能叠衣服,到现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专家天太,推出了全球首款仿人脊柱核心功能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拟人化更上一个台阶。

据天太方面介绍,此次推出的首款人形机器人接近真人身高,约1.65米,重量约75kg,全身共有64个自由度。其行走速度最高可达5km/h,还具备跳跃、上下楼梯、爬坡等多种能力,未来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场景。

在整机系统设计上,包括结构与控制算法,天太已完成三次迭代优化,在结构创新的同时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在该款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中,仿生腰椎功能的实现为一大亮点。不同于传统的人形机器人的腰部设计,基于运动平衡需求,天太人形机器人实现了机器人腰部的全向运动,提供身体的发力与支撑,具备了人类脊柱的部分核心功能。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机器人能够坐下和站起,以及其他的腰部动作,这将帮助机器人解锁更多动作,更具有实用性。

此外,相较于电机直驱的方式,天太选择了更为精细的传动方式,以实现机器人结构的紧凑和身形比例的协调。例如在髋关节的传动方式上,采用自研的球形三自由度髋关节设计,实现了“轻腿”和“重腰”。

同时,天太还通过精湛的制造工艺,最大限度地保证传动刚度和传动效率。这种综合式传动设计可以减小机器人关节的尺寸,让它的身形比例更协调,身体转动更灵活,进一步提升其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除了在结构上的独特设计,天太人形机器人在核心部件上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天太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驱动元件、谐波减速器、中空关节、编码器、电机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为机器人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精准的控制能力。

在成本方面,天太机器人通过自主研发和规模生产,成功将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的价格降到亲民水平。这不仅能大大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普及率,也为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该款人形机器人本体有超过1000个零部件,基本为天太自研产品。天太作为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的领先企业,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和新能源等领域。公司拥有精密减速机、电机、驱动、编码、运动控制、机器人调度系统、智能叉车等综合技术和产品,积累了众多关键技术,满足不同客户从标准化零部件到工业整机的需求,并主导制定了机器人模组化技术等国家标准。

多年的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模组研发和制造经验积累,以及对人形机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的看好,天太在2021就开启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将此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通过对人形机器人的自研,提前在核心零部件的开发、标准制定、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的地位。

03

03

推动国产替代,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

推动国产替代,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

目前从竞争格局上看,机器人市场高度集中,几乎被外资垄断,主要在于国外品牌的先发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对于目前的人形机器人来说,落地场景窄,量产成本高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成为难点,那么降低量产成本、增加工厂场景实用性测试,就成为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的重中之重,其中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是缩短国内外产品差距的最佳方式。

天太选择人形机器人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正是源于这样的初心。天太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的人来做人形机器人,而不是只有天太一家公司在做,我们的产品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终端产品,但是我们希望能发挥「TT inside」的“绿叶精神”,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更先进的“关节+小脑”,为人形机器人提供足够的运动能力和延展性。并且希望能通过实现TT+来解决国产替代问题,帮助国内集成企业解决降本等问题。”

在机器人产业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国产替代,许多关键技术都在外资企业手中,这导致了国内企业在生产机器人时面临着高昂的成本以及技术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产机器人厂商需要建立自己的底层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运动、大脑、小脑的能力,从而实现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创新,摆脱对外资企业技术的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并通过不断提高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和质量,提升国产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END

END

天太自2021年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以来,在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此次,全球首款具有仿人腰锥功能的人形机器人的发布,标志着天太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未来,天太表示将继续深耕技术研发,致力于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为人形机器人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才能让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真正的崛起。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国产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迈向更高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