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国人来世博园参观,不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和建筑,他们就知道盖章,不停的盖章。”这是我在上海世博园排队两天一晚盖了一本“护照”后,回来想到自嘲的话。原本去上海的计划是三天,世博会呆一天,然后外滩吹吹风,去转转那些永不扩宽的街道和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直到2024年第六次去上海才算完成)可到了世博园后就变成了盖章不停的盖章,我们这些手里捧着几本红色、蓝色和黄色的护照本,步履匆匆地从这个馆疾奔至另一个馆的人,那一定是人们所描述的“护照族”。看着一页页形形色色的章印,我们是满心欢喜,也期待更多,比进馆游览还起劲,好像我们也没把进馆参观当回事
我想只要你是中国人,一枚印章上的经历你我都经历过,那当中的酸甜苦辣你我都懂,中国文化从某种角度来解读,就是盖章文化。现在那本“护照”已经找不到,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或者说北京 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再有举办世博会的机会,我想自己还会去,这次一定是用心去看看各个国家的展馆和他们想带给我们的东西,而不是盖章,或者说只为盖章。
在后面的旅行中也会偶尔去盖章和遇见盖章的人们,但并不多。当我以为将要把2010年世博会盖章的记忆忘掉的时候,在2023年(或许更早只是我没注意),盖章式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仪式感 参与感 互动性”是然后去往不同的景点收获一枚来过的痕迹。
我在苏州的时候在某家文创店里假装购物,身边两个小女孩在消费了60元后,找到放了50多枚印章的桌子,铺开自己带的小本子,盖上了上面所有的章,这家店的章是全国各省的标志性建筑,我花了5元钱买了张明信片后,被老板容许不超过30元只能盖两个,找到石家庄和西藏的。在加入小女孩的盖章队伍后我问她们,如果某很有名的园林没有盖章这个业务你们还去吗?小姑娘头也不抬的对我说不去。
当然站在我现在的年龄看2010年世博会上的自己,我不会大言不惭的对眼前的小姑娘说,“老百姓有钱为何不敢花”,但毕竟我们不是职业旅行人也没那么多时间,也不是当你懂得想去看看旅行的意义和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时候,还有那么多再来一次的机会。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现在你都可以找到以盖章为路线一条穿起景点和当地特色的路线,那何不让盖章成为一个入口,带你去探索文化和人文的兴趣,让仪式感和互动感更好的结合,因为每一枚印章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和历史,当你去博物馆景点了解了这里的故事,在盖上属于她的记忆你的回忆,而不是饮品店 酒店甚至药店,只要消费就可以的印章。
我在杭州去绍兴的时候,因为看到绍兴的车票很好看,就买了两张下一站的和一张达到站的票,下一站的为了带回来留个纪念,但因为是三张票出站的时候忘了进站的时候用哪张刷的,到了闸口就是出不去,找到服务中心说了上面的情况,那人看我的眼神好像我是为了逃张地铁票,我心想我千里之外从石家庄到绍兴,穷疯了就为了逃你一张地铁票吗?
千里之外难道只为盖章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