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即教育,生活即课程。幼儿园户外是儿童的日常活动场所,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应该是景观+场地,器械+空间的简单叠加,而应该鲜明地体现园所的教育的理念——回归儿童立场。

一、尊重儿童兴趣,打造多样性户外

一、尊重儿童兴趣,打造多样性户外

幼儿园户外是孩子们多元探索游戏的载体。从儿童立场出发,我们要考虑到不同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设计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开敞的、半遮蔽的、运动的、静态的、可集体活动的、可独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为性格安静的孩子们提供的鸟巢、秘密小屋;可同时容纳十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的大型组合玩具、沙池、水池;集体活动的足球场等等。越是多样化的场地,越能够满足孩子们丰富的探索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景观搭配也要遵循自然教育理念,尽可能更加丰富多彩。如在常见的水景、坡地、假山之外,植物配置也要根据四季变化栽种多种观花的、观果的、赏叶的、高大的、低矮的、爬藤的......让四季变化、生命枯荣都呈现在孩子们的眼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完全尊重儿童兴趣和需要打造的户外场地,能够牢牢吸引住儿童的视线,协助他们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人际合作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多样化的能力,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二、发掘儿童创造力,创设可成长空间

二、发掘儿童创造力,创设可成长空间

陶行知说过一句话:“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基于儿童立场,或许我们并不需要创设一个完美的、满满当当的幼儿园。而是学会适当放手,让儿童做户外空间的主人翁,去决定其最终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场地设计中要有预见性,为以后幼儿园课程的扩展预留空间,让户外随着孩子们的游戏变化而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尽可能地增加绿化空间,多使用木材、竹材等生态自然的材料。自然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当中,作为具有成长性和学习性的游戏环境,其无疑是最丰富、最合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基于儿童立场,打造安全户外

三、基于儿童立场,打造安全户外

儿童是纯真的天使,也是脆弱的花朵。户外环境设计既要避免对儿童身体的伤害,也要发挥环境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作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设计中要防患于未然,绝对避免危及儿童生命的安全隐患。比如,我们对大型玩具栏杆的高度、滑梯的宽度、水池的深浅等等都有严格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没有所谓绝对安全的设计和环境。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长大的小白鼠,接触到真实的世界时,反而更加脆弱和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入到幼儿园户外中,就是我们要允许孩子们发生可控的“危险”和“事故”,甚至主动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接触“危险”、认识“危险”、排除“危险”。比如,崎岖不平的绿地、模拟红绿灯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教育以幼儿的自主游戏为核心,户外环境设计也应当围绕幼儿的体验式活动展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户外找到探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