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个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黑入他的手机,99%的秘密你都能获取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我说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自己的手机了解自己。

为何这样说?你肯定遇到过刚和朋友说天气挺好,想去爬山,不一会打开购物软件推送的全是登山装备;在微信上和朋友说想减肥,准备找个附近的健身房,打开某团某点评,推送的全是附近哪家健身房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经历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很多了,我们统称为“被大数据了”,所以说我们的手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

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的隐私正暴露给某些软件,我们的隐私正在泄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私泄露途径及保护方法

在我们手机中泄露隐私的主要途径有以下4种。

1、麦克风

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手机的麦克风是如何泄露隐私的,我们在安装APP的时候,很多APP都会获取麦克风权限,有权限之后APP就可以通过麦克风,听到谈话甚至手机所处的环境附近的声音,APP将收集到的信息上传分析后,再将广告精准地投放给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办法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进入手机设置将APP不需要用到的手机权限关闭,如麦克风、通讯录、相册、定位信息等重要权限关闭,后续安装时也要谨慎授予这些权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输入法

我们每天都要用输入法来输入各种信息,有时还需要进行复制粘贴,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我们的隐私信息,如账号密码、身份证号、个人收货地址等重要信息,这就让输入法有机可乘,可以肆无忌惮地读取我们的隐私,从而导致隐私泄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办法

输入法我们没有办法不使用,只能将麦克风和定位权限进行关闭,同时定期删除剪贴板的内容,或者直接在剪贴板的设置中关闭记录文本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免费WiFi

手机WiFi一直打开的话,有时候在外面会自动连上不法分子设置的免费WiFi,当你连上之后可能还在庆幸有网可用,殊不知不法分子会通过认证页面、木马程序等手段获取你的隐私信息,包括银行卡号和密码等!对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办法

公共场合一定要关闭WiFi自动连接功能尽量不连接未知来源的WiFi,同时不要在使用公共WiFi的时候浏览重要信息、登录重要账号、进行网络支付等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私保护

隐私保护

除了规避以上风险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点击未知来源网站

陌生短信中的链接、网页弹窗不要点!这类网站会伪装成银行、网购平台和中奖活动页面等来诱导用户输入个人身份信息、手机号和银行卡账户信息等,一定不能点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使用隐私加密保护软件

社交软件也是泄露我们隐私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社交软件要沟通比较隐私的信息时,可以使用隐私加密保护软件如蝙蝠、壁虎等,这类软件采用了端到端加密算法,能够确保信息不会被第三方窃取,还有很多保护隐私的功能如双向撤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启之后能一键撤回所有聊天记录,非常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不轻易分享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上,避免分享过多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姓名、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等这类重要的隐私信息,避免被进行定制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好像已经逐渐被很多人忽视了,对于自己的隐私都持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思想很危险!试想自己的隐私每天都暴露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简直细思恐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保护隐私不被泄露,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了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