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国人,钞票曾经“多”的数不清,有的人家里放不下!这可不是笑话,这段历史离我们并不久远,也许现在很多年轻人早已忘了“金圆券”这段历史。
这种钞票叫“金圆券”,是解放战争后期民国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的一种本位货币。

解放战争爆发,战争使得国民政府军费急剧增加,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为了支付军费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崩溃,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金圆券”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取代法币,国民政府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大量黄金、外币收归政府。

金圆券发行仅仅十五天后,汉口物价涨高 21%,重庆涨高 40%,广州涨高 83%。”天津、广州的米价则分别上涨 28% 和 58%,布匹分别上涨 88% 和 62%。商人们无法继续补充货源,纷纷歇业。尤是背景深厚的豪门势力,大量隐匿、囤积物资,造成市面上物资奇缺,引发物价疯狂上涨,黑市猖獗。“北平物价至 10月上涨三倍,所有粮食油盐店均空空如洗,黑市面粉八十元一袋,香油五元一斤,物价迅疾失控,造成大幅度上涨。

由于控制物价的失败,导致金圆券发行限额的突破。截至 1948 年 11月 9日,金圆券已发行 19 亿余元,与限额接近。此时,前线战事吃紧,军政费增加极巨,国民政府只得突破限额。截止到停止流通前1949年7月,金圆券已经达到贬值文人问津的地步。据统计,上海大米的价格是每石 4.4 亿元金圆券,若以每石米 320 万粒计算,则买 1 粒就要花费 130 多元。这也成为世界货币史上的一大笑话。
但由于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大量城市中产阶级因此破产,导致政府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