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说:

“长期指责打压家人的人,不是蠢就是坏,真正的蠢和坏就是那种,整天在家里打压孩子,攻击伴侣,强势霸道的人。

他自己负能量爆棚,却拉着全家人一起承受,只要一说话就是评价、指责和审判,整个人就像一个情绪黑洞,吸干了全家人的精气神。”

家是讲爱的地方,是一个人在这世上的避风港。

家是心灵的归宿,是最幸福的港湾,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乐园。

当家庭成员拧成一股绳,彼此依赖,彼此呵护,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就充满了力量感,在面对困难时就能勇敢地去克服。

相反的,如果家里有一个浑身充满了负能量,总是习惯性地指责和打压家人,总是让所有的人都听他指挥,不允许别人有一点不同的意见,那这个家就会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

一个家庭最悲哀的,不是贫穷,而是遇到“指责型”的家人。

家穷没有关系,只要大家踏实肯干,一切皆有可能。

既然要去社会上打拼奋斗,那么就需要满满的能量,来应对人生中突如其来的各种艰难困苦。

可是,如果家里有一个爱指责、善于制造内耗的人,那么他就会将一点点小矛盾无限放大,搞得家中乌烟瘴气,鸡犬不宁,其结果就是让家庭成员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来说,指责型家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控制欲极强

在他眼中,秩序感胜于一切,家中必须掌控在他的手中。

大到家具的摆放,小到买菜做饭,凡事都要按照他说的来,一旦有一点不合他意,他就会歇斯底里地发脾气,指责家庭成员做的不对。

可以说,一点点小事就上纲上线,比如菜买贵了,孩子进屋脱鞋没有将鞋子摆放好,等等小事,他就能拿来大做文章,立刻甩脸子。

一旦他做出了某些成绩,就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总喜欢道德绑架家人。

二、将负面情绪倒在了家里

指责型家人非常喜欢将负面情绪倒在家中。

什么工作不顺心,路上堵车,超市结账时排队被加塞,他会将生活的焦虑、悲观、失望和不满一股脑倒给家人,回到家中会喋喋不休地跟你讲个不停,全然不顾你的感受。

可他在外人面前,往往表现得礼貌热情、通情达理,积极乐观,真的是将好情绪给了外人,将负面情绪都倒在了家里,就像是一个双面人一样。

他非常擅长对内指责,对外讨好,在外他是老好人,在家他就是另一种模样,动不动就发脾气,对家人倾倒情绪垃圾,会无限消耗家人的能量。

最终,家庭成员被他内耗得疲惫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喜欢翻旧账

指责型家人最擅长翻旧账。

本来很多事情都已经过去好久了,可他们时不时想起来就会将你批评一番,当你们吵架的时候,更是变本加厉。

他们还非常喜欢说:“当初要是听我的,就不会这样了。”

几个月前,甚至是几年前的陈年旧事,他们记得是清清楚楚,甚至连细节都记得,时过境迁,依然情绪激动。

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爱人伴侣,一旦被翻了旧账,就如同温水煮青蛙,难受至极。

四、对待家人缺乏包容性

指责型的家人,对待家庭成员缺乏包容性。

对他来说,要做他的家人,必须是优秀的,必须是成绩好的,必须能让他脸上有光。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他就会打压指责孩子,甚至还会无情地谩骂;妻子身材走形,他就冷嘲热讽,全然看不到妻子为这个家做出的贡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成长需要时间,妻子需要呵护和关爱,丈夫需要尊重和鼓励,父母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

指责型的家人,全然不会理会这些,他们对父母没有感恩,对孩子只有指责和打压,对妻子往往是挑剔,对自己则有很强的包容性。

跟这样的家人在一起,内心的能量微弱,学习做事很难专注,时间一长,成绩和业绩下滑,很难感受到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家中出现了指责型家人,可以说是灾难的开始。

倘若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就会跟他一样,容易情绪化,最终变成跟他一模一样的人。

从心理学来讲,其实指责型的人是内心缺爱的一种表现,这要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上,不经过心理治疗,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你千万别想着去改变对方。

那么,家里有这种指责型家人,该怎么办呢?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远离,人是最容易被环境影响的,从孟母三迁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能在空间上远离那是最好的方法,不过现实中很难做到,那就只能从精神上远离。

首先,要练就一颗强大的心,别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尽量做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把注意力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

学会肯定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完善自己。

多和正能量的人交朋友,用他们的正能量感染自己,多听好听的音乐,多看书学习,提升自己,给自己一点时间重新构建内心世界。

避免跟他们正面冲突,必要的时候选择沉默,被误会时也不要自证,证明自己是对的,选择无视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毕竟他是我们的家人,如果是外人就怼回去,但家人还是减少冲突的好。

自己的伤慢慢修复,告诉自己“算了”,毕竟他是我的父母、妻子、丈夫、儿女,人生有时候是无法选择的,能远离就远离,无法远离的话,就学着自我疗愈,学着看开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