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十分区司令部的联络员杨凤楼被戏称为"瞎架司令"。听起来有点不雅。在河北霸州一带,“瞎架”一词通常指那些社交广泛、经验丰富但没有专业技能的人。然而,在抗战时期,“瞎架司令”成为了一个有着广泛能力和胆识的传奇人物的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凤楼的联络站设在他的故乡霸县西粉营村,他与方圆几十里内的伪军头目都有联系。时间长了,他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好相处的人,而且知道他在"红"、“白”两面都有影响力。因此,他们对杨凤楼的活动选择视而不见,在日军面前装作不知情。杨凤楼也清楚这一点,他一方面采取战略,尽量争取和拉拢敌伪人员传递情报和输送军火;另一方面,在必要时也给他们一些震慑和安抚。

有一次,杨凤楼接到分区指示,要将一份重要情报传递给四区区委。当时,区委的干部们隐蔽在沈家营村。从西粉营到沈家营虽然只有十几里的路程,但却要经过敌人的多个关卡。杨凤楼巧妙地绕过封锁线,来到牤牛河边。当时正值汛期,牤牛河水咆哮着奔流而下,形成漩涡。由于天色已晚,他环顾河道,却没有看到任何小船。

把守牤牛河大桥的伪军已经将栏杆放下。凭经验,他断定敌人绝不会轻易放过一个陌生人。

"瞎架司令"思索着对策,坐在河边点起了一袋烟。他还没吸完一袋烟,就下定决心,大摇大摆地走向大桥。还没等他走到桥头,对面就大声喊道:“站住!"

一道手电光射向他,紧接着是拉枪栓的声音。杨凤楼从容不迫地继续前进。两个伪军看到一个三十多岁、面色凛然的汉子,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忙问他是谁。

杨凤楼大声说道:“你们不认识我吗?我是‘杨瞎架’。快让我通过,我有急事要过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什么急事?”两个伪军问。

杨凤楼妙语连珠地回答道:“我要去河东看病人,并给河那边的八路军送封信。”

两个伪军听了杨凤楼的话,惊讶地说:“让他过去吧,杨瞎架经常和我们队长来往,我们得罪不起。前几天,我们队长从岗楼里拿了两箱子子弹给了他。”

于是,两个伪军迅速移开大桥上的木栏杆,恭敬地站在一边,让"瞎架司令"通过。

杨凤楼不仅为军分区传递信件和情报,运送军火,还保护了大批从前线负伤退下来的伤员和抗日干部战士的家属。在分区的资助下,他在村里先后开办了磨坊和煤厂,这些人以亲属和雇工的名义在这里隐蔽活动,然后转移到其他地方。杨凤楼的家人来来往往,他的生意显得很兴旺。

1940年秋天的一天,杨凤楼护送几位伤愈归队的战士回到部队。在完成任务返回西粉营的途中,他遇到一队日军。躲避已经来不及,杨凤楼若无其事地继续赶路。多疑的日军头目山田见他既不像下地干活的农民,又行动匆忙,对他进行了反复盘问,最后将他带到前狄庄进行审问。

一进入敌人的据点,杨凤楼周围严防死守,紧张的气氛弥漫着,凶狠的责骂声不断传来。杨凤楼心想,肯定是我们的同志遭到了劫持。进入审讯室后,杨凤楼果然看到五个同志被吊在梁上,遭受严刑拷打。但他们一个个怒目圆睁,坚定地挺身而出。杨凤楼环顾着这些同志,出乎意料地说道:“咦,你们怎么全被抓来了。”

敌人立即转移目标,一起盯住杨凤楼:“你认识他们吗?”

杨凤楼干脆地回答:“当然认识。”

“那你是什么人?”

杨凤楼拍着胸膛说道:“嘿,你们这么久都不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八路军的司令员,和朱占奎一起的,他是正职,我是副职。你们抓的这几个人都是我的手下。你们抓他们有什么用,只要有我就行了。”

山田一听是八路军的司令员,高兴地说:“太好了!”

但他又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杨凤楼,有些怀疑。他心想,谁敢冒充八路军的司令员?那不是找死吗?既然有人承认,肯定不会有错。山田立即命令部下给杨凤楼解开绑,脸上堆起了笑容。

几名干部被吊在一边,都为杨凤楼捏了一把汗。

日军山田又问:“你是八路军的司令员,那你的部队在哪里?有多少人?”

杨凤楼皱起眉头,为难地说:“现在你问我部队在哪里,我可说不准。我被你们抓来后就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要想知道部队的行踪,我有办法,但恐怕你们不会相信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田急忙说:“相信、相信,只要你愿意归降皇军,我们怎么会不相信?”

杨凤楼说:“你们抓来的这几个人都是我的侦察员。如果你们立即放他们出去,让他们侦查一下我的部队转移到了哪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你们相信我,我���可以在这里说服他们投降皇军。”

山田一听,立即竖起了大拇指。他命令部下好好照顾杨凤楼,并向那五名干部道歉并慰问,还派了医生给他们治疗。但这几名干部却一直为杨凤楼的命运担忧,暗地里对他说:“老杨,现在事情变得真实了,我们拭目以待你的结局。”

然而,杨凤楼早已经准备好了。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这几名干部,并仔细安排了下一步的行动。

吃过中午饭后,这几名干部离开前狄庄村,朝不同的方向“侦察”而去。杨凤楼看着同志们离开,心里感到踏实了许多,他将自己的安危抛诸脑后。他被山田安排在据点内,等待着好戏的开场。在据点内住了一天,杨凤楼一直扮演着八路军司令员的角色,没有露出丝毫破绽。第二天传来消息,杨凤楼告诉山田:“我的一部分部队已经集结在摆渡口村,他们接受了我的命令准备投降皇军。”

山田急不可耐地赶紧集结队伍,朝摆渡口村赶去。队伍出发了,一路上,山田对杨凤楼发誓要给他晋升,希望他的腰刀比自己的更好,也就是说他的官位更高。杨凤楼不断地点头,感谢皇军的重视。他心里想着,你们的末日就要到了。

到了摆渡口村边,杨凤楼看到了事先约定的暗号,知道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心里充满了喜悦。然而,他的脸上却没有流露出来,只是一直对山田说:“皇军,我们的胜利就快到了。”

山田得意地骑着马,沉浸在升官发财的美梦中。

前方的道路变得泥泞起来,由于连日的降雨,村边的坑洼和河沟都积满了水,部队的前进受到了阻碍。山田命令加快速度,赶紧进村,日军费了半天劲才通过这段路程。队伍变得混乱不堪,敌人喋喋不休地呼喊着。当队伍整合好后,山田发现进村的道路越来越可疑。他再次找杨凤楼,却发现他已经不见踪影。原来杨凤楼趁敌人不备,钻进了一个帐篷里。山田气得在原地转了几圈,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周围响起了枪声,机枪和步枪齐射。我们县的大队战士们早已埋伏在村边等待敌人上钩。日军意识到上当受骗,撤退已经来不及,伤亡惨重,一片混乱。

这次伏击战,我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敌人死伤十几人,日军头目山田负伤后侥幸逃脱。杨凤楼的勇气受到大家的称赞,“瞎架司令”的声誉越来越响亮。在接下来的抗日斗争岁月里,杨凤楼又屡立新功,其中许多风趣的故事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