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闲暇时,偶翻见几项AI最新进展,特别是Sora这两天的出现,可以说以几何速度的迭代,向AGI……飞跃。通用人工智能时期,或者,准确的说,算力算法终端智能普及时代不远了。原来,常用的一词,“未来已来”,恰如“润物细无声”似的到来。

清晨醒来,一种恐惧和无明感,在这种“风雨悄然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发展中,学生作为“井之蛙”,不免升起。故,迅速网上订购了两本关于通用人工智能的书,毕竟,网上碎片知识只是看热闹,至少科普一下,无论今后用着用不着,至少,能跳出“井底”看一下世界。

当然,现在前沿科技,谁也不能有全视角和准确的认识,因为,科技发展太快,特别是迭代效应中不确定性突变因素太多,所以,目前书籍作者亦不能准确认知,然而,至少系统的描述,故,补点系统基本知识还是要看书。

这不是学习,而是,在“未来已来”中的了解世界;这更不是掌握一种技能,而是,在传统技能将被“碾压颠覆”时,知道外界科技是怎样在极短时期做到的;这不是增加科普知识,而是,在人类生活方式中也许不久会有新形式新变革时,克服“鸵鸟思维”也要带着恐惧惊叹主动了解世界。

更为关键的是,AI的强大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得益于:大模型+强大算力+大数据。我国目前短板在大模型构建上,算力能快速赶上就是耗能的代价,我们优势在于大数据。大数据是宝贵资源不能被境外企业带出境,成立国家相应管理机构目的就在于此,关系我国AI发展。决战AI目前我国的优势仅在于大数据和人才,利用好大数据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我们仅存的优势,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随谈。

—— 沐阳金石,沇河,甲辰正月初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唐浩,字:金石,号:沐阳,兖州人。致力于文理双修,探索儒家哲学融入规划建设领域,传统文化研究与工科融合探索,曾受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正式邀请进行学术访问并做讲座(2015)。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评审专家,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全国绿色社区产业智库专家,国家注册规划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