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庭坚 画像

政治从来都是阴谋和争斗的代名词。北宋的政局,任意翻开一段,都令人唏嘘。熙宁年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加剧了改革派、保守派之间的激烈斗争,各派之间疯狂打压,今日高堂之上,明日火烤油烹。黄庭坚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牺牲品。

当年身为翰林太史公的黄庭坚,是苏轼门生,号称“苏门四学士”之首。改革派权贵章惇在残酷打压完苏轼后,接着对黄庭坚下了手。经过一番煎炸烹炒,五十岁的黄庭坚被贬至戎州,即今天的宜宾市。

戎州的美酒,成了黄庭坚解忧释怀的寄托。他最喜爱的一款戎州酒,名为“姚子雪曲”。此酒为当地土豪姚君玉所酿,黄庭坚诗赞:

“姚子雪曲,

杯色增玉。

得汤郁郁,

白云生谷。

清而不薄,

厚而不浊。

甘而不哕,

辛而不螫。”

专家考征,“姚子雪曲”就是五粮液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庭坚 《寒山子庞居士诗卷》

1101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和苏轼一样,黄庭坚也获赦免,北上。不久,因与当权者赵挺之不合,又被贬至广西宜州,直到三年后的1105年病逝于广西。享年61岁。

迫害黄庭坚的赵挺之,当时先后任吏部尚书、尚书左丞,统领尚书省。权力相当于宰相。

赵挺之即赵明诚父亲,李清照的公公。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人生念当初---当初桃李春风,少年意气,鲜衣怒马,踌躇满志。转眼江湖夜雨,颠沛流离,各奔东西,

“问何物,能令公喜”

令人感慨的是,黄庭坚从被贬到去世,恰恰十个年头。冥冥中谶应了他那句千古绝唱:“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正是:

初闻不识曲中意, 再闻已是曲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