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疫情三年的影响逐渐消散之时,经济与文化的同频复苏,正在成为香港的新命题。阿里大文娱此时推出港娱振兴计划,意义相当于造了一座文娱领域的港珠澳大桥。

作者|杨知潮 小葵

编辑|原野

香港从来都是新与旧的交融与共存之地。

电影《旺角卡门》里的小巴士、红色出租车,至今还穿梭在旺角街头。金鱼街、重庆大厦,这些曾经频繁出现在香港影视作品里的地点,也从来不会让前来打卡的剧迷们失望——它们大多还保持着原样。

但时代的新鲜痕迹同样渗透在各种生活细节里。老牌冰室的店铺门口,贴着外卖平台的广告。商场电梯口的新店开业优惠活动,要通过小红书打卡参加。更不用提,作为亚洲经济文化重镇,这里有足够丰富的展会、研讨会与演出,吸引着全球各行各业的人士。

很多会对行业产生关键影响的事件,也选择在此登场。

比如阿里大文娱的“港艺振兴计划”,便于3月11日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中发布。五年,计划投入50亿港元,阿里大文娱将从剧集、电影、演出与人才四个维度,与香港文娱产业展开系统的、全面的深度合作。计划一经发布,包括TVB、英皇、阿里影业在内的相关娱乐公司,股价普遍大涨。

某种程度上,这相当于再造了一座港珠澳大桥。而它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局限在文娱产业——正如现实中的港珠澳大桥,表面上,它为大湾区创造了更便利的交通条件,但随之带来的人员、经济与文化的流动日益频繁,连通的价值,才刚刚彰显。

01春天的味道

01春天的味道

3月11日的维多利亚港,笼罩在绵绵细雨的水汽之中。雨水带来的寒意,让不少举伞的行人裹紧了外套。但紧邻湾仔码头的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这是香港国际影视展的首日。来自全球的影视行业从业者,在展厅内外或坐或站,忙着推荐与交流信息。还有不少参展者,会忙里偷闲与自己喜欢的IP打卡。一家展厅的背景墙贴满了老港片海报,「略大参考」在现场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请同伴帮忙合影留念,眼角皱纹里全是满足。

这是影视作品的魅力所在。它的生命周期不会随着播放或者上映的结束而结束,其中的优秀作品,甚至会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回忆。

港片和港剧,便是如此。

在3月11日的“港艺振兴计划”发布会上,阿里大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樊路远便提到自己小时候看《霍元甲》的场景,“前奏一响,院子里好几家人凑到一起,围在电视机前,信号经常终断,画质也不好,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潮澎湃”。

硬件条件有限,但香港武侠片的少年心、英雄梦,还是精准注入到了无数荧幕前的观众心里,港艺振兴计划,就是要这样的幸福延续下去。

通过未来五年投入不低于50亿港元,阿里大文娱联合安乐影片、笨小孩影业、欢喜传媒、寰亚传媒集团、寰宇娱乐、美亚娱乐、天下一集团、TVB、邵氏兄弟、英皇电影等公司,联合发起了这项计划,将从剧集、电影、演出和人才四个维度,全面推进两地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包括《新闻女王2》《执法者们》《黄金时代》《家族荣耀2》《年少日记》《无间之战2》《驱魔龙族马小玲》在内的多部“港艺振兴计划”剧集、港片名单,首度发布。此外,阿里影业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达成5年战略合作,为20位优秀的青年电影人提供奖学金激励。

两个核心:内容、人才。

这也是全球影视行业竞争的根本。

港片港剧风靡亚洲的上一个黄金时代,无数金句台词,流传至今。“一家人,最重要就是齐齐整整。”“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我煮碗面给你吃啊”——优秀内容的内核是共情。这些影视作品与金句台词,曾经击中上一个时代的情绪。同样,港艺振兴需要创造更多适合当下的内容共情力。

在此之前,《新闻女王》的爆火已经提供了成功范本。优酷副总裁谢颖在现场提到,《新闻女王》由TVB与优酷视频共创完成,2023年11月播出后,豆瓣评分8.2分,包括收入、播放数据在内的多项指标,都创下了港剧场历史新高。它的成功关键在于,在传统港剧的底色之下,加入了职场爽文、大女主的外壳,这些创新之举,更能满足当下受众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人才。

樊路远在现场提到,港艺振兴需要振兴造星力。“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新面孔,追随时代脚步,打造新一代的集体记忆。”

具体来看,港艺振兴计划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扶持新生代香港演员,为其作品提供更大的平台;通过奖学金激励等方式,扶持香港青年电影人。

影视行业属于最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不到千万人口的香港拥有2万多影视从业者,这一比例是任何城市和地区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显然,相对完善的专业人才体系,有利于生产质量稳定的作品、成就具备辨识度的明星。

可以看到,系统与全面,是港艺振兴计划的最大特点。而50亿港币掘金的大手笔背后,是香港文化娱乐产业的巨大潜力,也是阿里大文娱的情怀与野心。

在去年11月的财报会议上,阿里大文娱集团明确指出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包括:优酷将坚持头部内容战略,提高自制比重,通过稳定且差异化的独播内容,强化会员心智。阿里影业将保持线下场景覆盖和市占率优势,持续推出头部电影、演出等自制内容。此外还包括构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的双轮驱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概括,加大内容供给,特别是头部内容供给(优酷+阿里影业),同时体现出差异化特质(优酷)。

港娱完美契合稳定和差异化这两个特质。庞大的人才储备,完善的影视生产线,指向的是稳定。其独特的内容风格,以及对于内地观众的情怀价值,指向的是差异化。

事实上,早在2013年,优酷就与TVB达成战略合作,独家获得了全部的TVB正版版权。此后,合作逐步深入与广泛,到2022年,看港剧上优酷的用户心智基本形成,优酷也顺势提出了“新港剧”的概念,即内地与香港制作班底合作,保持港剧基础,加入新的故事内核。《新闻女王》之前,《飞虎之潜行极战》《法证先锋》都属于成功案例。

02变局与机会

02变局与机会

站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的多处位置,都能清晰看到不远处的中环摩天轮。

2023年5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摩天轮下人头攒动,他们都是为周杰伦演唱会而来。虽然连续举办了七场,但有限的门票仍然无法满足所有观众的热情,大批歌迷涌入摩天轮,试图在高处“蹭”一眼周杰伦。还有歌迷租了游艇,在中环外的码头打卡。

类似场景已经成为香港常态。过去一年里,仅在中环,就有林俊杰、五月天等大牌明星先后举办过演唱会。另一个演唱会圣地红磡体育场的使用率更是接近100%。

涌动的不止是演唱会内外的人群,有关香港经济的新机遇早就在暗涌。

一项调查数据称,34%受访游客表示,2023年重返港澳旅游,主要原因就是大型文艺活动。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上半年,香港将有超过80项大型活动举行,覆盖文化艺术、体育、经济金融等。由此带来的庞大客流,叠加本地消费复苏,都将成为香港经济进一步提振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天”的信号出现在2023年2月6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宣布,内地与港澳之间全面恢复通关。疫情造成两岸三地长达三年的阻隔终于结束。与大陆的重新通畅,意味着香港经济的主动脉恢复。

人流随之而来。

按照香港入境事务处发布的报告,香港2023年总出入境人次约2.12亿,按年升39倍;内地访客入境人次约2676万,按年升70倍。入境处2023年共收到超过145万宗香港特区护照申请,其中3月录得单月超过195000宗申请,均创下自1997年7月签发香港特区护照以来的新高。

旅游行业率先吃到红利。

2023年,港铁全年总收入为569.82亿港币,同比增加19.2%。同年,香港总入境旅游人数高达3400万。按照一般估算 ,每150万名旅客访港就能带来大约0.1%的经济增长。最终,香港当年GDP的增长数字也的确与上述计算基本吻合。

国际机构也对香港旅游事业表达看好,据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研究报告预测,2023年至 2032年, 香港的旅游收入增幅预计全球第一。

外有输血不断,内有造血不止。香港本身的经济恢复,也迅速体现在多项数据指标中。

消费方面,普华永道发布的《2024年香港零售业展望》称,2023年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较前年增长16%,达到4070亿港元。

整个2023年,香港GDP同比增长3.2%,摆脱了前一年的负增长窘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上升10.6%,服务输出及服务输入分别上升21.2%及26%,企业经营环境亚太区第一、全球第二;总存款额同比增加5.1%。

香港经济复苏带来的不仅是短期的红利,还有更长期的信心。

更多人有意愿开启创业,或者追加在港投资金额。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的调查结果,2023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继续稳定增长,总数已达到4257家,同比增加7%,聘用了16453名雇员,较2022年增加10%。同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总数同比增长了近四万家。

此外,通过特区政府的投资推广署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的海外和内地企业也同比大幅上升27%;这些企业在香港投资金额超过616亿港元,是前一年的近三倍。

更多关于香港经济的利好消息与看好声音在频繁出现。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而经济提振与文化繁荣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双曲线——港娱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路径,已经充分论证过这一点。

03信心曲线与港娱周期

03信心曲线与港娱周期

在香港尖沙咀东部的滨海花园,维多利亚港旁的最黄金地带,坐落着一座属于香港文娱的滨海长廊——星光大道。这里为香港影视界的两位代表人物竖立了两座铜像,一座属于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一座属于梅艳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座铜像,即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这座城市最具光芒的标签。它们代表着香港曾经在文化与经济上的巅峰。

娱乐业的繁荣从来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浓缩体现。日本经济与日本动漫的巅峰,在时间轴上基本重合——《铁臂阿童木》、《七龙珠》、《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等经典作品,都诞生于日本GDP位居全球第二的90年代。

香港也是如此。

1992年,香港以不到千万的人口,占据了全球5%的GDP,股市总值达到3.5万亿港元。贸易额占全球的6%。如果放到国内城市进行比较,香港的GDP则相当于第二到第十四名之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香港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也在当时一度到达巅峰。

从90年代初期开始,港产片每年就超过200部。周星驰本人在1990年就接拍了11部电影。1992年,港片的外销收入和本地收入分别达到了18.6亿港元和12.4亿港元的历史最高点。

它的影响力还辐射到整个亚洲市场,在讲述八九十年代故事的韩剧《请回答1988》中,多个场景的背景,都包括电视机里播放的港片。周星驰的电影、BEYOND的音乐、金庸的武侠世界,是几代亚洲孩子的共同记忆。

文化也能反哺经济。

“东方好莱坞”的价值不止是几十亿的票房收入,它可以强化甚至重塑一座城市的形象,对更广阔世界的人们形成吸引力,继而带来旅游收入等。在港片巅峰的1992年,香港入境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港元左右。作为对比,日本的入境游客直到2016年才突破2000万,香港的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

此后的30年里,港娱的兴衰一直与香港经济脉搏紧密相连。

90年代后期,港娱进入了新的周期。千禧年后,北上成为港娱发展的主题。这些北上的香港影视人,也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签署,其中为北上影视人提供了多项利好政策,港产片也不再占据进口电影配额。

效果很快展现。2004年,内地票房前三的电影,均为两岸合拍之作。其中包括至今讨论度都很广的《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拍”的不止是影视剧,还有两岸的经济交流。2004年,在CEPA和内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影响下,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28.9%。

2015年,《内地与香港CEPA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签署。内地与香港合拍电视剧,正式被归为“国剧”。这也是阿里大文娱加深与港娱合作的一个关键节点。2018年,优酷公布了与TVB、TVBC共同推出“全球同步剧系列”的战略合作计划,此后,“港味儿”逐渐明显,直至今日,成为优酷乃至阿里大文娱的特色。

在疫情三年的影响逐渐消散之时,经济与文化的同频复苏,正在成为香港的新命题。阿里大文娱此时推出港娱振兴计划,意义相当于造了一座文娱领域的港珠澳大桥。

大湾区人民已经切身体验到了港珠澳大桥带来的便利。

这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于2018年10月开通运行,全长55千米,工程总投资1269亿元。2023年7月1日,港珠澳大桥“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截至2024年3月9日21时,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出入境“港车北上”数量已突破50万辆次——按照公开数据,香港的私家车保有量也在50万台左右。相当于半年多的时间里,平均每辆香港私家车都通过港珠澳大桥北上了一次。

流动,是一切活力的基础。

作为港口城市,香港的故事就发源于维多利亚港。如果说连通与流动是香港的A面,狮子山精神,就是代表勤奋坚韧的香港B面。——事实上,那些经久流传的港片港剧台词,大多也是它的写照。相比同欢喜,共患难总是更深层次的精神连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颖在港艺振兴计划发布会现场也提到,狮子山精神所代表的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与阿里大文娱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某种程度上,这让阿里大文娱与香港影视业的合作具备了坚定的基础。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成绩单上的内容,也越发丰富。

去年年底上映的《新闻女王》在TVB成为年度收视冠军,在大陆也成为现象级爆款。今年春节前夕,由安志杰、曾志伟领衔主演的香港警匪题材网络电影《黑白潜行》在优酷独播,上线不到一个月分账票房突破3000万,创下2024年网络电影新高。

现实世界中,香港的热度,还在稳步攀升。

今年春节期间,125万内地游客到达香港,平均每天约有15.7万内地游客入境,相比2023年国庆假期增长15%,相比五一假期增长约25%,且超越2018年同期的日均人次——结合《新闻女王》在内地的播出时间为2023年11月,不难猜测,它在提升香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大文娱选择大手笔振兴港艺,也是在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助力香港经济提振,继而为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今年1月,在CEPA20周年活动上,香港驻京办主任郑伟源提到:

CEPA协议进一步鼓励香港与内地发展合拍模式。通过该协议,香港与内地电影业实现优势互补,合力打造华语电影品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将继续发挥所长,为推广华语电影和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更多政策正在合力形成托举。

十四五计划中,香港的文化地位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2023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中公布,特区政府将改组成立“文创产业发展处”,还将为“电影发展基金”和“创意智优计划”共注资43亿港元,用以扶持香港电影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阿里大文娱振兴港艺计划,应该能在产业层面为香港带来更多新动能。正如奈飞在全球多地改变了影视行业的制作流程与模式,在新时代中得到振兴的港剧港片,也会让香港的影视工业进入到更新的版本。振兴计划的效果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消息发布当日,TVB股价大涨9%、英皇股价大涨7.9%。除此之外,阿里影业、寰宇、邵氏等相关股票均大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义又不止于此。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这是被网友入选“香港影视十大经典台词”的一句话。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阿里大文娱长期看好、拥抱香港影视业的写照。从2013年购买TVB全部版权至今,10年沉淀的意义,如今,应该会在振兴港艺计划中发挥更大价值。

“钱不是最重要的,信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位参加阿里大文娱港艺振兴计划的业内人士对《略大参考》这样说。这是长期主义的力量。只有最坚定的信徒,才愿意花费这样的时间成本,去耕耘一件事情。

而当下的香港,正处于经济文化的高速复苏期。基础足够夯实,动力足够强烈,但相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依然让不确定性存在。此时,没有什么比信心与希望更重要了。正如港剧《搜神传》里那句:

“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