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接上一回,走过了户外”渡江第一船“的展区。这一块区域有好几个主题公园,被组合在一起规划为江阴滨江要塞旅游区。此处的地形险峻,是战略要地,所以大多数的景区也都造成一层浓浓的军事色彩。鹅鼻嘴公园,因为独特的形状而得名,元代的诗句“山环芙蓉城,,私怪鹅鼻状”就是最好的佐证。在地下工事鹅鼻洞里绕呀绕,不禁感叹军事工程的质地,远远比民用设施要好得多。

1.组合而成的滨江要塞旅游区

这一片区域都被规划为江阴滨江要塞旅游区,包括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鹅鼻嘴公园和黄山湖公园等景点。长江南岸连绵起伏的山脉,有些还伸入江中,令汹涌宽阔的长江航道在此收紧,形成了险峻的军事要塞。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江阴一直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军事文化博物馆主要以这些史料为主线,包括室外展示的渡江第一船,室内展馆主要展示了图文、实景和珍贵实物,最后作为压轴,还有明清时期的炮台遗址,以及万斤巨炮这样的神兵利器,可以近距离去感受。

这个江阴要塞的门脸,城楼上摆放了很多火炮,看起来像是道具,完全是个仿品示意图,体现不了那种刀光剑影的寒气逼人。渡江战役的前夕,镇守江阴炮台的数千官兵,阵前反戈一击,客观上也为后来的渡江过程,减少了很多战斗损失。

元代诗人的这首诗描写了景色秀美的鹅鼻山,山体环绕着城池,大块的岩石挺立在水中,有一种大军压境的感觉,地理环境很凶险。诗词从侧面也佐证了追溯到前朝历代,很多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这里的地形,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沿着山前路进继续朝西,就到了鹅鼻嘴公园。公园门口有公交路线直达,站台后方就有一个小型停车场。

鹅鼻嘴是典型的形似而得名,这里是AAA景区,也是本地传统经典的风景名胜。既有历史典故,又有渡江战役的题材;既有长江之滨的自然风光,又有楼台亭阁等建筑群落,共同组合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公园。

不同时期的门票制度似乎不同,所以是否要门票众说纷纭。实际到了现场,门口并没有收取门票。不过,换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方式,那就是强制扫码关注景点公众号。检查过公众号的关注后,挨个放行。

门口的楹联写着“客游图画里,山色带云看”,这是本土的书法家撰写的。不言而喻,他对于鹅鼻嘴的风景,充满了自豪,也为之深深地陶醉。字迹采用了瘦金体,因为是君王创造的,所以有一种天然的贵胄之气。

公园牌匾上的名称,则是书法大家启功的墨宝。不得不说,古体的鹅字构图,就像是略施粉黛的古典美女,带有一丝天然的美感,越看越耐人寻味。其实鹅类的鼻嘴轮廓都差不多,要说这个鹅解释成家鹅,只是普通的家禽,倒也朴实无华。一旦定义为天鹅,因为珍稀程度的不同,意义得以升华,规格也瞬时提升了不少。

2.金光闪闪的鹅山神龟

进入公园,看起来扶老携幼的游人还真不少。这里的树木,枝桠很茂盛,彼此之间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眼前的一片绿色,完全没有任何稀疏和缝隙。林木深处,光线已经很暗淡,站在下面是一种遮云蔽日的感觉。

碎石子模拟的沙滩上,用巨大的石块堆砌了假山造型。上面由原籍本土的书法家沈鹏题写的两个大字“鹅洲”,这里和江阴的黄山一脉相承,因为山体的外形就像是天鹅将鼻子伸在江中而得名。元代诗人写的“山环芙蓉城,,私怪鹅鼻状”,应该是描述得最直白透彻的诗句。

水池中有一只金光灿灿的乌龟,正抬着头望向天空。一旁的石壁上,写着这只乌龟的名称”鹅山神龟“。这个承载着大家吉祥寓意的画面,来源于本地口口相传的一个故事。据说鹅鼻嘴公园奠基时,真的从长江中爬上来一只乌龟到场,并久久没有离去,让人啧啧称奇。

水池边用赭红色的黄石堆砌了假山,这也是江南建造园林的常规手法之一。轰隆作响的水帘,营造出一种飞流直下的瀑布的感觉。这个亭子叫做龟寿亭,在亭子里,正好可以看到神龟趴在水池中的全貌。人们常常把凤凰、麒麟、龙和龟视作吉祥寓意的灵兽,不过前三者往往是传说中的虚幻形象,只有龟是触手可及的真实存在。龟的寿命很长,所以有很多明智的人用它做宠物,正常发展的话,往往不用经历与宠物生离死别的痛苦。

假山下面有个洞,瀑布稍微偏离了洞口,也就没有形成水帘洞的效果。看起来里面另有乾坤,进进出出的人还真不少。

3.在鹅鼻洞里绕呀绕

里面就是鹅鼻洞,原本是军事设施,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沿江修筑炮台,同时挖通修筑了这座山洞,目的是抵制日寇入侵,加紧长江防备。全长216米,洞高2米,宽15米,一共有11个弹药库,可以蓄存武器弹药和战斗人员。

跟随着人群前进,前面的家长背包里,左一把右一把都是雨伞,看起来对于即将进入的环境,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因为是地下工程,加上江南的湿润气候,地道里湿漉漉的,好在地砖防滑,走在上面很稳当,并没有踯躅难行的顾虑。

山体下的地道也不全是直来直往,里面弯弯曲曲。和大多数地下设施一样,能明显地感觉到阴风飕飕,温度下降,特别凉快。供游人行走的路线都是没有窗或者瞭望孔的,所以完全和外部隔绝。

这里到了一处直角转弯的地方,观察墙体十分平整和结实。军事工程的质量,远远比一般民用级别要好得多。记得在湖北咸宁参观131工程时,也见到过类似坚固的地下通道。整个鹅鼻洞地下工事也不是全部展示出来,前方孔洞的大门虽然重新更换修缮,仍然锁闭不开放。

在后面的战争中,这个山洞基本上没有启用,也就躲过了战火的破坏,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旁边多出来的一块区域,应该也是类似库房的存放点吧。

这一块区域面积更大,可以存放和安置更多的物品、人员。整个空间四四方方很规整,就像是标准的建筑毛胚结构。

能看得很清楚,这一块区域比前面看到的存放点都要大,这也要归功于鹅鼻洞里的照明和换气都很到位。众多的游客在这么狭长的地下空间里行走,感觉空气流通很顺畅,空气质量也很清新,并没有感觉到呼吸上的郁闷感,或者说气味上的五味杂陈。

墙上的标牌提醒着大家,虽然已经改成了公园线路,但鹅鼻洞的军事功能并没有完全褪去。这条贯穿鹅山南北的山洞,现在朝南一直走,马上就会来到长江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