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影迷的确很饿,《周处除三害》在内地上映十多天,讨论热度仍未见衰减趋势。

在流媒体和院线同步上映的情况下,还能拿到4.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实属罕见。

也许是担心《周处除三害》会像十年前《被解救的姜戈》那样,上映10个小时被要求回炉重造,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影院瞻仰。

影片的尺度,顶到了审核标准的极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这部电影摒弃了太多以往被认为是俗套的东西,专注于一条线路。

我们看了太多期望全面表达、思维发散的导演作品,像这种心无旁骛的院线电影,内地观众已经许久未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颁奖典礼上,陈以文和阮经天作为嘉宾共同上台。

阮经天:“以文哥,作为前辈,你有什么想要传授给我们?”

陈以文:“既然你问我了,接下来,我说一句,你跟着我说一句。”

有人从后台拿出来一支鞭子,接着,他们在台上致敬了影片《周处除三害》的桥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热爱电影!”

“我热爱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真演出!”

“我认真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以文还现场玩起了梗:“我绝不中途离席。”

尊者到底是尊者,他用几鞭子和三言两语,就将十年前的中途离场事件化解了。

而台下观众在欢笑之余,更是想起了那个位于澎湖县湖西乡的岛上礼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把近二十分钟的时长,都给了这座礼堂。

也是在这里,对“痴”做了全面的诠释。

贪,嗔,痴,佛教三毒,分别对应片中的三个人物。

其中,痴,是陈桂林的性格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处除三害的典故里,并未提及贪、嗔、痴,电影里却把它们和三害做了巧妙结合。

“除三害”的故事,只是一个引子,一个象征。

编导黄精甫把全部精力,用在了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面,特别是主角陈桂林

陈桂林和小美之间的感情,类似爱情,却因陈桂林自身的原因,变成了友情,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而其他的内容更是陪衬,134分的片长,可以说有110分钟,是为了礼堂的20分钟戏份服务的。

这有点像为了醋包饺子,可这醋也果真是香浓饱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开场的刺杀,陈桂林奶奶的去世,甚至对于香港仔的追杀过程,鲜有提及陈桂林的内心所向,有关他的镜头,都是酷和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了无牵挂的陈桂林来到澎湖,观众才得以了解他的“痴”。

它的痴迷、痴傻、痴呆和痴癫,被几处细节准确呈现。

陈桂林是一个极易相信别人的孩子,也是一个缺爱的孩子。

来自尊者的点拨让他醍醐灌顶,发现远离杀戮,生活在这座小岛上也不错,遂埋掉了枪,放弃了除掉第二害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热心工作,给小胖拿饭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偶像剧里的阮经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挨了尊者牛马的一个巴掌,他一声不吭,默然服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真相后,痴的又一层含义出现,痴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整个描述陈桂林的“痴”的过程中,片酬80万人民币的阮经天,用精彩的表演天衣无缝地配合了导演的想法。

陈桂林这个人物,必将成为华语影史的一个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堂的这几场戏,给内地观众搞了一次视觉开荤。

这个荤席,也为影片的评价大大加分。

虎扑9.8,知乎8.6,豆瓣8.1,全网讨论影片的细节,热度超过了任何一部春节档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的一些瑕疵和硬伤,全部被一众好评淹没。

原来,一部足够优秀的电影,是可以把观众拽到电影院里去了,即使他们已经看过了全片。

尺度大,是它的卖点。

不骗人,是它的诚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其他国产罪案电影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年度狠片”、“极限尺度”、“生猛杀疯”,一个又一个的大号羊头高高悬挂在海报之上,等吃到嘴里却发现,全是狗肉。

在电影类型愈发固化的今天,为了醋而包饺子的做法,已是寻常,好在《周处除三害》真的让人吃到了那口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周处除三害》送审时,一定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而在双标甚至多标的审核标准之下,它的过审,也极可能是一个随机性事件。

那么,下次开荤,会是哪位厨师主勺,又会是在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