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即将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据介绍,此次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从2023年11月开始至2026年6月结束,普查标准时点为2024年4月30日。

此次普查范围包括我市范围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共六个类别、63个细分类别。普查对象一是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三普”所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二是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三普”尚未登记、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和本次普查实地调研阶段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记者了解到,此次普查湘桥区被列入省级普查试点,开展为期2个月的普查试点工作,探索普查工作模式,健全工作机制,检验并完善技术路线、工作流程、标准规范等,为今年5月份全面铺开实地调研做好准备。目前湘桥区已搭建工作机构、制定普查计划,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中。

在2007至2011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市共调查登记文物点1345处,并依法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751处,占“三普”登记总量的56%,极大丰富了我市文物资源底蕴。一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履职尽责,推动文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潮州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笔架山潮州窑遗址2017年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1年列入国家文物局“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7处。

接下来,我市将通过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公布机制,规范认定标准和登记公布程序,健全名录公布体系。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机制,构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空间管控、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文物资源管理体系。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