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美丽河湖创建。张昊桦摄)

水,是海曙独特的基因。

从泱泱三江水到潺潺六塘河,从古水利工程它山堰到千年月湖,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条条跨越时空的水脉,宛如美丽的珠线,串起沿岸一个个倚水而建的乡村,孕育出源远流长的海曙水文化。

古往今来,水一直是海曙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题。特别是近年来,海曙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美丽河湖创建、科技赋能治水,激活乡村“水经济”,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向生态经济、生态价值转变,努力打造城产人文融合共生之地。就在上周,海曙拿到了宁波水利最高奖——第十二届水利“大禹杯”金杯奖。

Part1传承千年治水智慧

海曙的水有多美?古代水利工程有多神奇?治水文化底蕴有多深厚?

想知道答案的不只有今天络绎不绝的游人。王元暐、王安石、吴潜……一位位治水先贤,用一桩桩治水故事,讲述着这片土地因水而兴的璀璨历史。

(△它山堰一景。忻之承摄)

“海曙的历史发展与水紧密相连。”海曙区社科联副主席裘燕萍从事水利文化研究已有10余年。在她看来,海曙的文明发展史,是一部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变水患为水利的治水奋斗史,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王元暐主持修建的它山堰。如今,一座“宁波中国灌溉工程遗产博物馆”正在它山堰旁筹建,预计于2025年开放,将以多种形式记录展现那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时间洪流冲刷,仍被保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和水利精神遗产,留给今人怎样的启示?

海曙区水利局堤防管理所高级工程师陈颂浩一语中的:“透过水利遗产,呈现出的是人与水从对抗到调和,最终走向和谐共生的文明历程,对新时代认识人水关系、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启示。”

台风,对于海曙来说,算是“常客”。陈颂浩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21年,台风“烟花”“灿都”相继来袭,地势偏低的区域不同程度受淹。当年,海曙区委区政府作出要求,加快正在实施的鄞江堤防整治工程建设进度。

鄞江堤防整治工程全长16.9公里,分为8个施工标段。不过,最让陈颂浩印象深刻的还是六标段,“这个标段不仅要建设1273米长的堤防,还要新修建上下游节制闸、2座新桥、沿线灌溉泵站等配套设施,投资最大,施工难度也最大。”

之所以这般大费周折,是为了保护一座古桥。陈颂浩指着一座横跨江面的古桥,说,“这是宁波著名的古建筑——百梁桥,假如直接拓宽河道,必定会破坏古桥风貌,对文物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为此,经过专家多方论证,最终决定:保留百梁桥现有水道,在桥梁上下游各设一座闸门,闸门外开辟二通道。“相当于在水道中央形成一个岛屿。洪水来时,关闭两道闸门,引导水流走二通道。”

(△鄞江堤防整治工程。张昊桦摄)

全方位的考虑,并没有耽误工程进度。去年,鄞江堤防整治工程提前一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沿线防洪排涝压力。

守住了涓涓流水,就守住了发展之本,也守住了人心。“去年,海曙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8.8亿元,在GDP1000亿以上县(市、区)排名全省第五位。”海曙区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王琳晒着海曙水利建设“成绩单”:全省“千项万亿”项目沿山干河河道整治工程全线开工,溪下水库预泄能力提升,可实现48小时快速腾空库容;农业灌溉泵站机埠提升改造等省、市民生实事项目超前完工,63座单村水站改造及巩固提升总体开工率达88.9%。

Part2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是“诗意的栖息”的物质基础,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首先要留得住青山和绿水。

位于鄞江镇鄞江村的晴江岸,成片的枝繁叶茂“枫杨树”,与潺潺樟溪河,造就了天然的风景画卷,被网友“开发”成玩水地和露营地,“晴江岸”“樟溪河畔”等热搜词曾一度占据宁波市民社交软件“C位”。一些商贩趁机抢抓“商机”,在河岸边经营烧烤,给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晴江岸一景。竺仕宝 摄)

在负责晴江岸沿河水域的“村级河长”郑伟军手机相册内,依旧可以看到鄞江镇对晴江岸的一系列整治行动的记录:直接叫停晴江岸樟溪河沿线烧烤;安排专人值守,对前来烧烤的游客进行劝阻;分批次组织志愿者,对晴江岸周边进行环境大清理。

然而护水,更关键的在于日常。郑伟军担任“村级河长”7年来,每次巡河一圈都需要花费将近1小时,步行上万步。“日常巡河要逐一检查河面水质、河岸卫生、岸坡防护等情况。”郑伟军说,遇到问题就第一时间拍照记录,向镇政府报告。

这几年,海曙在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上,陆续“上新”高科技装备,包括晴江岸在内的全区460余条河道都实现了数智赋能巡检,这让郑伟军的工作更高效了。“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不仅提高了巡河效率,还解决了以前‘有些地方过不去’‘有些地方看不到’的问题。”说话间,郑伟军又接到了来自区河长办通过卫星遥感系统得到的信息,立刻赶去现场进行复查。

水更清了、景更美了。2020年,流经晴江岸的樟溪河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在保障河流原有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致力于让市民游客都能享受到亲水的乐趣。

(△海曙学子参加增殖放流活动,共同守护樟溪河。张昊桦摄)

如今,一湖、一河、一树、一品、一韵皆为景的“美丽河湖”创建理念,已在海曙逐步深入人心。2023年海曙区又成功创建5条“美丽河湖”,其中包括2条省级美丽河湖:里龙港河和千丈镜河;以及3条市级美丽河湖:北斗河水系、黄家河水系和清源溪。

Part3以水为媒向共富

水美了,“水脉”通了,经济就活了,悠悠水道正成为文农旅的投资热点。

“开船喽!”每到天气晴朗的日子,56岁的古林镇西洋港村村民陈国伟也迎来忙碌时刻,开船、载客、游览、停泊、再开船……“有时都顾不上午饭。”陈国伟笑着说。

(△古林游船体验。张昊桦)

作为宁波15分钟近郊圈内少有的古韵水乡风貌保存完好的区域,古林镇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在陆路交通还不甚便利的年代,成就了水上交通要道。

生长在水乡,陈国伟自儿时就与“水”打上了交道。20岁出头,他就当起了渔民,捕鱼、修网,过着传统水乡渔民的生活方式。五年前,为了保护宁波首批“美丽河湖”西洋港河生态系统,陈国伟和他的“伙伴”们放弃了原有的营生。

正寻新出路时,2022年10月,由古林镇成立运营、蜃蛟片区7个村和一个渔业社共同参与的文旅公司打造的“舟游古林”水上共富精品环线应运而生,水上游船经过西洋港河、照天港河、里龙港河、蜃蛟街河、茂新御史河和车塘河等7条水道,组成了2小时游览环线,共设置12个停靠点,把乡村主要景点变成水上旅游节点,充分展现各村农耕种植、水乡野趣、太空农业、古桥街巷、米食非遗等不同特,所有利润年底将按比例以分红形式回报村集体。

陈国伟也顺利实现了“再就业”。从渔民到船夫,收起渔网的陈国伟,脸上满是坚定而幸福的笑容。“从前打渔要看运气,还把水质破坏了,哪像现在水清岸绿,我很喜欢这个新身份,看着他们各地游客坐着乌篷船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幸福。”说话间,陈国伟又载上几名游客,向蜃蛟古村驶去,船只在西洋港河上泛起层层涟漪……沿途遇上好玩好吃的,他“自然熟”地介绍着,游客也听得趣味盎然。

一条乌篷船,仅2023年就带动就业超500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也吸引了在外闯荡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坐着乌篷船行至仲一村,就能看到一家“隐居”在此的俩老头•仲席文创茶咖馆,开业一年多,已成为镇里的“网红”景点,每到周末更是人气爆棚。

茶咖馆主理人是对85后的年轻夫妻,学设计的女主人马玲玲是仲一村人,在外工作多年后,2022年底和丈夫回到村里当起青创客。“江南独有的乌篷船,带来了人气,沿途创业的我们也收获了‘留量’。”趁着天气渐暖,马玲玲还将前段时间火爆的“围炉煮茶”搬上了乌篷船,配着灰汁团、乌米饭、麻糍等宁波老底子点心,在社交平台上有着不错的口碑。

水乡内,小小乌篷船承载着独特乡愁,一行、一靠间,激活了“水上共富圈”,促动更多的“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

章水镇,潺潺的樟溪河水流经7座景观堰坝,水面上如琴键般的石阶,引得游客愉悦地漫步其间,一幅热闹非凡的乡村河畔打卡图成了樟溪河全新的打开方式。

横街镇,整治后的庄家溪沿溪两岸种上了红枫、樱花、香樟等树木,配合红叶石楠、细叶芒、常绿鸢尾等植株,已然成为海曙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

春暖花开,不妨顺流而下,“乡”约海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