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俘敌63名的孤胆英雄刘光子

朱力祺每次下乡采访,路过双庙镇太荣村时,总会到村里的展览馆看一眼,里面摆放着一尊蜡像,那是他的姥爷——“孤胆英雄”刘光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胆英雄刘光子。

1921年出生于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召庙乡团结村的刘光子,25岁参军入伍。解放战争期间,他先后参加过太原战役、兰州战役等战斗,先后两次荣立战功。1951年初,他入朝作战,时任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1营2连班长。

刘光子为什么被称为“孤胆英雄”?

随着朱力祺的讲述,所有人凝神细听,思绪飘向那炮火纷飞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光子蜡像和雪马里战役壁画。

1951年4月25日,抗美援朝雪马里战役,志愿军187师向“皇家格罗斯特营”残部据守的高地发起攻击。刘光子带领两名新兵冲上一个小高地,监视山下的公路,防止敌人逃跑。不久后,他们发现八九个敌兵偷偷摸摸地钻进树林,刘光子让两名新兵作掩护,自己悄悄跟随。趁敌人不备,他将一颗手雷扔向敌群,在手雷爆炸后产生的烟雾中,他端着冲锋枪一边勇猛地冲锋扫射,一边大喊道:“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给我冲!”顿时,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志愿军。当烟雾散尽,刘光子看到黑压压一片敌人,他担心敌人会反抗,于是端起枪朝着天空扫了一梭子弹,敌人被震慑住后,他让敌兵集合在一起,清点人数发现共有63名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光子(左一)和战友合影留念。

“姥爷性格比较腼腆,他的口头禅是‘做人要多做少说’,俘虏63名敌人的事还是被调查出来的。”朱力祺对记者说。

原来,老实憨厚的刘光子根本不敢向上级汇报这件事,甚至不愿承认这些俘虏是他一个人捉的。当时志愿军561团提出过一个口号:抓一个俘虏立一功!63个俘虏,如何领功?

当天,部队开始清点俘虏,战士们纷纷上报,最后却有63名俘虏无人“认领”,上级要求认真调查。最终,那两名新兵终于沉不住气,偷偷地“告密”说:“这些俘虏是我们组长刘光子捉的!”团领导听了着实吃惊:“他一个人能俘虏63名敌人?”“这可是英军王牌格洛斯特营的一个连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光子荣获一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授予刘光子二级战士胸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陕坝区专员公署等单位联合为刘光子家敬赠的牌匾。

1951年底,志愿军总部授予刘光子“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他创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单兵单次俘虏敌人最多的纪录。

1952年,刘光子荣获朝鲜“十级战士勋章”和“二级孤胆英雄”称号,并受到金日成的接见。

1953年,刘光子到苏联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时,斯大林问他:“你怎么能一次俘虏那么多敌军?”他朴实地回答:“当时反正是豁出去了!”

枪林弹雨中,刘光子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和平环境中,刘光子不计名利地位,生活清贫。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精神,贯穿了他传奇而朴素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光子的事迹被画成连环画《活捉六十三个鬼子》公开出版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光子在雪马里战斗中使用的冲锋枪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

1958年,刘光子复员回乡,先后担任杭锦后旗召庙公社武装部长、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96年,刘光子因病去世,享年75岁。

“父亲在世时,从不跟家里人说他捉俘虏的事。我是在上小学时,父亲受邀到我们学校作报告,才第一次听到他的故事。”刘光子的儿子刘永治说,“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多做少说’,那时候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房子坏了,母亲多次催他修整房子,他总是说:‘眼下忙得很,日后再说吧!’母亲抱怨他:‘别人不知怎么样,可你总是那么忙!’父亲说:‘干革命就是要忙,不忙咱就对不起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刘光子(前排右)和家人合影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光子故居。

“小时候坐在姥爷怀里,让他给我讲讲他的战斗故事,可他只是笑,啥也不说。受姥爷影响,我也参了军,2002年转业来到杭锦后旗电视台,成为一名记者。”朱力祺说。这些年,为了收集姥爷的资料,他和全国很多记者跑过许多地方,最终有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抗美援朝精彩战例》,也让全国人民了解到姥爷的事迹。

在刘永治的家中,珍藏着一只打着补丁的铁碗,它陪伴了刘光子一生。“这只碗是父亲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带回来的,他说铁碗打不烂,一直用到去世。”刘光子的女儿刘继兵流着眼泪诉说,“父亲始终教导我们要艰苦朴素,过年时我想要一件新衣服,女孩子都爱美嘛,父亲却说旧衣服也能穿,最后也没买,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光子用了一辈子的铁碗。

翻开1971年5月19日的《巴彦淖尔报》,生动记录了刘光子同志转业回乡后扎根基层、不忘初心的动人事迹:

“他到下边去工作,总是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在群众中,坚持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担子拣重的挑,活拣重的干;哪里任务重,就战斗在哪里;群众身上滚多少泥,他的身上也滚多少泥。从来不怕苦、不怕累、不漂浮、不指嘴……老贫农说:‘光子的心跟咱贴得紧,他当官不像官。’青年们称赞说:‘老英雄能跟咱们滚打在一块、战斗在一起,从他身上看不到一点官气和娇气,看到的是革命的志气和朝气!’”

半个多世纪前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令人敬佩和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永治和刘继兵兄妹俩擦拭父亲的雕塑。

在杭锦后旗陕坝公园里,刘继兵一边擦拭父亲的雕塑,一边跟父亲拉话:“爹,这些年党和国家出台了好多惠民政策,乡亲们的生活都好了,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您就放心吧……”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薛来

[责任编辑:韩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