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如厕是人类都会有的生理需求,现代生活如厕非常方便,智能马桶、软厕纸应有尽有,简直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但是古代人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纸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更不要说上厕所用的厕纸了,那更是天方夜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古代没有厕纸,那么古代人上完厕所之后又该怎样处理呢?又都会用到什么工具呢?

随用随取,有啥用啥

其实最开始古代人上完厕所是不会专门进行处理的,直到古代的人们有了卫生意识之后,才出现了专用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最原始的“厕纸”名字叫做厕筹,在很多古籍上面都有记载,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非常悠久。

《南唐书》中对厕筹就有着详细的记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毫不夸张的说,厕筹堪称是古代人们最具有创意的发明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名思义,厕筹这种东西通常都是木头片制作而成的,整个形状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简牍,很多根木片被绳子串联在一起,在博物馆里面能够经常见到。

厕筹和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木片简直是一模一样,整个形状和外观都很接近,但是为了能够更方便的“擦屁股”,所以通常都会更宽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听起来非常新奇,但是可以想象到,这种东西使用起来压根就不好用。

由于厕筹的原材料通常都是木头或者竹子,所以整个厕筹的表面很粗糙,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划伤自己,甚至还有可能会扎到木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厕筹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有着较为繁琐的步骤,所以并不是一次性用品,用完了还需要保留下来,泡到水里面清洗晾干之后,就能够二次使用。

其实厕筹的原材料并不亲民,竹片和木头也算是比较珍贵的材料,再加上很多古人根本就不在乎这个东西,所以厕筹的存在感并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的人都倾向于随用随取,如厕的时候随便抓到一个树叶、树枝,就顺手拿来用,甚至是石头和土坷垃都能够拿来用。

这种方法相比于厕筹来说,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完全不用考虑清洗和制作,广阔天地,压根不用担心没有东西可用,随用随取,用完随手扔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也有讲究一点的人家,不会这样漫天野地找东西用,而是会用一小截非常短的绳子来代替,相比之下更加干净卫生。

随着古代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厕筹和树叶等方法也逐渐销声匿迹,但是由此却衍生出了另外几种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瓦片和陶瓷片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毋庸置疑,这两种材料的光滑程度和使用体验绝对比厕筹要好得多,成本也不高,因此也就更受人们的欢迎。

尽管瓦片和陶瓷片相比厕筹已经进步了很多,但还是入不了一些王公贵族的法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王公贵族的眼中,即便是陶瓷片这种东西,也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良好的“擦屁股”体验,所以皇家和王公贵族通常都会选用玉这种材料。

玉的质地光滑,比陶瓷要好上很多,甚至能够被制作成饰品来佩戴,那么玉的触感毫无疑问直接碾压其他材料几条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族们就会把玉这种材料,制作成厕筹一样外观的“玉片”,用来在如厕之后“擦屁股”,不得不让人佩服,这王公贵族们的脑洞还真是大。

很多个王朝过去,造纸术终于出现,厕纸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纸术难以改变现状

东汉时期,一个叫蔡伦的人横空出世,他总结了前人的造纸经验,并且对一部分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掌握了一套新的造纸技术。

经过蔡伦的改进之后,造纸术的成本被大大缩减,整个工艺流程也都精简了许多,这种纸也开始慢慢传入千家万户,推广普及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时的这种纸主要是为了取代简牍成本降低能够大量生产之后,完全替代了当时的简牍,所以通常只被人们用来书写和记录。

尽管蔡伦的造纸术把纸带入到了寻常百姓家中,可是并没有出现人们拿纸来当作厕纸的现象,这就很奇怪了,既然是纸终于被发明出来,那么为什么没人拿来当厕纸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因为纸的成本,尽管造纸术已经把成本大大缩减,但是在当时的人看来,纸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根本就不舍得拿来当厕纸。

这个局面直到大唐盛世的时候依旧如此,唐代高僧道宣经曾在一本书中讲述了僧人的日常规范,其中就包括不能够用纸“擦屁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还明令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这也意味着,厕筹这个东西并没有被完全淘汰,依然充当着厕纸的角色。

大唐盛世的繁荣昌盛人们有目共睹,然而即便是这个时代,纸仍然被看得很贵重,很多人家甚至连用纸写字都不舍得,这个局面到了元朝之后才有所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厕纸终于流行

元朝建立之后,就开始出现人们把纸当成厕纸的现象。

《元史》中对此有着很明确的记载:“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思时候是说有一个非常贤德的女子,每次给自己的婆婆“擦屁股”之前,都会把纸在自己的脸上试一下,感觉柔软了才能用。

这个故事也能够说明,直到元朝之后,人们才开始慢慢地使用厕纸,但是需要注意的点是,厕纸依然是皇家贵族的专利,老百姓享受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到了清朝,人们才终于能够实现“厕纸自由”,这一点在明清当中的很多小说里面都能够看出来。

就拿《红楼梦》来举例,书中经常描写到肚子疼要上厕所,然后拿了两片纸的桥段,不管是大观园还是乡下都是如此,这也意味着厕纸已经正式走进黎民百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厕纸这种东西放在现代来看,已经是很稀松平常的事物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甚至不会注意到厕纸的存在。

但是这种司空见惯的东西,放在古代,却是古人们可遇不可求的,两相对比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幸福当中,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