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由新知商业观察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参加过面试的人,可能都曾被问过同样的问题:“你签过竞业协议吗?”

对很多人来说,这个问题是个死穴。当面试官提到“竞业协议”这四个字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个offer要泡汤了。

身背竞业协议,就像给自己套上了一个纸枷锁。即便心怀侥幸跳槽成功,后续也可能遭到巨大的反噬——猝不及防的官司,动辄几十万的索赔,甚至潜藏在各处的偷拍,都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压力。

所以,你签过竞业协议吗?

01

01

网友草娃2022年7月毕业后入职电商平台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月薪1万元左右。因长期半夜一两点下班,三四点睡觉,感觉身体熬不住,于是在2023年3月提出离职。离职时,草娃被公司要求签署竞业协议,否则便拿不到离职证明。2023年10月,已经入职下家的草娃被拼多多起诉,要求她赔偿28万元。草娃表示,自己还在看病,只有命可以给拼多多,没有一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娃声称,拼多多为了举证,采取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段,“跟踪偷拍到我家来”。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自媒体“晚点latepost”制作的《给互联网人的反侦查手册 2.0》,似乎也佐证了“跟踪”“偷拍”的真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娃的求助帖在社交平台发酵后,有大V爆料称,拼多多并不是无差别攻击,草娃同部门的其他同事就没被启动竞业协议。草娃怀疑拼多多针对自己,原因是她带头跳槽。该大V还表示,草娃从拼多多离职后很快就跳槽到阿里,同时领取了拼多多的竞业补偿金。正因如此,她才会输掉和拼多多的官司。

对于跳槽的非议,草娃表示,自己离开拼多多后确实去了阿里,但她如今的岗位是外贸:“这难道是竞对吗?那你们多多买菜也太牛逼了吧,能把货卖到海外去?我入职多多买菜的岗位为最底层的一线采销专员,没有接触任何商业秘密。如果说我知道一包螺蛳粉一包盐的价格也是商业秘密的话,那相信大家都知道。”

也许,草娃并不是一个完美受害人,但这并不代表拼多多的竞业协议就没有原罪。和草娃一样被竞业协议追杀的大有人在,比如小勇。

小勇去年3月末加入拼多多买菜,任职采销岗。8月初,小勇称母亲车祸需要照顾,因此申请离职,但领导并未同意。小勇当时还没有通过6个月的试用期,离职心切的他在没有拿到证明的情况下直接走人,未签收竞业通知书,结果还是被启动了6个月的竞业,公司每个月给他发放3000元竞业补偿金
2024年3月5日,多多买菜对发起对小勇的仲裁申请,要求他返还1.5万竞业补偿金,并赔偿42.3万违约金。面对市值逾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巨无霸,小勇无力抗衡,只得在网上寻求公益律师的援助。

去年财新也曾报道,一位叫陆枝的年轻人2022年7月毕业入职拼多多,23年3月离职,在拼多多工作8个月,在职期间到手收入7.6万元。陆枝透露,拼多多对其启动的竞业限制期限为9个月,拼多多支付了5个月竞业补偿共计1.4万元。但她在竞业期限内入职了其他互联网公司,被拼多多起诉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索赔26万元。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各大社交平台几乎每天都有人因为竞业协议在求助或吐槽。

02

02

为什么一提到互联网公司的竞业协议,大家就会闻之色变?主要是因为,各公司协议涵盖的竞对范围不仅覆盖了互联网行业,还会涉及到实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链条,比如互联网领域技术开发、设计、制作、代理,纺织品、日用百货、化妆品、家居用品、体育用品、化妆品等产品销售,以及食品流通、在线数据处理及交易处理业务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拼多多为例,其曝光协议中注明了“直接或间接给这些企业提供服务”都在限制之列。也就是说,被竞业的员工不光不能随意跳槽,就连外包接私活的出路都被堵住了。用网友的话说就是,“给这些公司提供家具,设备维修,做饭送饭,设计的,租车的,做文化衫的等等企业也要被竞业了。半个中国的企业估计都在里头了,索马里海盗看了也得直呼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说,竞业协议针对的本该是高管级别或核心成员,他们拿着高薪,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可以理解。可如今竞业的范畴从管理层无限蔓延,甚至月入几千块的底层员工也要背上竞业负担,不签就无法入职,或者不签就拿不到离职证明,普通打工人战战兢兢,避之不及。

为了绕过竞业协议,大家纷纷另辟蹊径。

有人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方法,找第三方做劳务派遣,在工作中自己取个花名,蛰伏一段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不少公司聘请了竞业限制调查员,一旦有风声,调查员就去竞对公司门口蹲守取证。有些人为了规避风险,就采取了居家办公的策略,不打卡,不坐班,宁愿工资少点,也要苟到竞业期结束。

有人采用了偷梁换柱的办法,离职后迅速注销常用的银行卡,导致原公司的竞业补偿金无法到账,进而造成实质性违约,竞业协议自然解除。

有人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方法,辞职后先找一个不违反竞业的朋友公司挂靠,签合同交社保。原公司通常不会在这样的员工身上浪费资源,往往会发函通知员工解除竞业。这时员工再到真正的下家入职。值得一提的是,挂靠第一个月期满时,如果没被原公司通知解除竞业,又没有收到竞业补偿金,员工可以去原公司追讨,目的不在于真的要钱,而是虚晃一枪,让公司开具竞业解除通知。如果原公司既不支付补偿金,也不开具竞业解除通知,员工可以申请仲裁,以便获得法律支持。

也有不少人直来直去,和下家谈offer的时候就承认自己有竞业在身。下家会权衡利弊,如果真的看重对方的能力,通常会出面替员工处理掉与前司的竞业协议。当然,前提是你值得下家付出真金白银。

竞业协议本身并无对错,它应该体现的是劳资双方的责权利。员工之所以恐惧,是因为竞业协议已经无限宽泛化。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公司的35岁天花板,年轻人的职业黄金期并不长,跳槽后如果受到竞业协议限制,补偿金往往并不丰厚,却要付出空窗半年到两年的代价,谁都要掂量掂量。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总部门口的鲜花堆成小山,全网铺天盖地的缅怀。这几天,全网刷屏的不只是宗庆后“不裁45岁以上员工”的金句,还有他与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陈年往事。

众所周知,钟睒睒曾是娃哈哈销售经理,并拿到了海南和广西的总代理权。因为两省之间有差价,钟睒睒借职务之便“串货”,这也导致他被宗庆后开除。离开娃哈哈后,钟睒睒创办了农夫山泉,在纯净水赛道上后来居上。

娃哈哈当年一家独大,想掐灭钟睒睒的创业火种并非难事,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宗庆后的气量。

这样的故事恐怕只能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如今30多年过去,初代企业家的义气早已成为上古神话,以互联网大厂和独角兽为代表的新生代创业者,遵循的不再是君子为盟,而是竞业协议这样的法律武器,杀伤力之大令人闻之胆寒。

也许,大厂用一纸协议困住了驿动的心,也困住了很多人的未来。

方寸之间,无人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