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时,曹操已得半个天下,已难撼动。隆中对本来就是计划割据西南,然后待天下有变。天下有变无非两种,一是曹操内乱,二是草原入侵。但曹操内部并无大乱,只是小乱不断。曹操手下猛将不少,在边疆暴打羌胡,而草原部落又未统一。所以刘备只能割据,不能统一天下。至于失荆州是刘备外交没做好,孙夫人嫁过来刘备没有好好待他,孙夫人一走,他又不迎孙夫人回来,孙刘联盟裂隙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和诸葛亮的想法是拿下荆州夺取益州再争霸天下,孙权和鲁肃的想法也是拿下荆州再夺取益州,最后南北争霸。其实刘备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荆州,湘水之盟之后,刘备拿南郡,零陵,武陵;孙权拿部分江夏,长沙,桂阳;曹操一直占据南阳,襄阳,南乡,加部分江夏,这个才是真正的地盘确定。所以本质上来说,荆州一直是三家平分,没有任何人一直占据。在襄樊之战之后,孙权也只是拿下了原本刘备手里的三郡,也就是孙权拿5.5郡,曹操3.5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郡当时可以说就是烫手的山芋,谁都想得到。刘备当时完全可以放弃南郡,守住荆南四郡,而东吴得道南郡则要分不少精力在曹魏那边,且在那种情况下,东吴在荆州的地盘成被南北夹击之势,很难有所行动。这种态势等到蜀汉控制雍州和凉州后,荆南四郡便可暂时放弃,日后再夺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魏在这期间,即便放弃对东吴的进攻,让东吴去攻击荆南四郡也有阻碍,那就是东吴一旦得到荆南四郡,对曹魏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抉择,而在敌人犹豫的时候攻下雍州凉州,最后集聚力量一统天下。刘备和诸葛亮宁可放弃长沙和桂阳两郡,也不愿意放弃南郡。当时刘备拿下交州是有很大的可能的,并且也有不少好处,第一,如果让出南郡取交州,可以让曹魏的压力都到东吴身上也可以甩掉这个烫手的山芋。第二,拥有交州就可以将势力插入东吴腹地,并且拥有极大的战略纵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可以分出更多精力去夺取益州,即便顾虑刘璋会不会因此不让刘备进益州也可以先去益州再谋交州,到时候拥有益州,交州,荆南的刘备,再向孙权许诺高官厚禄,到时候可以一起进攻曹魏。即便孙权再搞偷袭,也可以借助交州的纵深反应过来,即便不能再进攻曹魏也能拥有更多实力,而如果能够正常走下去,那么,在中原更得人心的刘备胜率更大一些。而这过程中最大的危险就是曹操和孙权,刘璋联合起来攻击刘备,但是前面也说了,可以先去益州再夺交州,等别人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中对是最理想的情况,跨拥荆益二州,和江东联手未尝不能光复汉室。然而现实可不会按诸葛亮的规划走,刘表病逝直接导致曹操来袭,隆中对差点胎死腹中,个人猜测诸葛亮可能计划让刘备暗中收拢荆州氏族豪强取代刘表,继承荆州,曹操来袭导致孙权在保荆州中出了大力,所以有了借荆州,在拥有荆州上就出来很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是孙刘联盟,刘备时代并没有和东吴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攻守同盟,除了赤壁有明确目标以外,其他时间根本没有任何约定内容,诸葛亮时代才有了明确的盟约。我们做一个假设,没有发生赤壁之战,刘琦顺利从刘表手里继承荆州,刘备又从刘琦手中接过完整的荆州再图谋益州,和江东联手北伐这样是不是更符合隆中对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