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本初中语文7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

初一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8题,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啊!黄河,你浊(zhú)流宛转结成九曲(qū)连环。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B.她说:“广西的苛(kē)捐杂税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wǔ)老百姓。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

C.啊!黄河,你像一个巨人,用你那英雄的体魄(pè),筑成我们民族的屏(pínɡ)障。

D.像春蚕在咀嚼(jü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yàn),像波涛在澎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请到里边坐。”她带着惊惶的神情说。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蓝!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C.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柝下来当火把点。

D.啊,黄河!你一泄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们学习了一天,天一黑就都酣然入梦了。

B.面对梅里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C.虽然遭遇了这么多的挫折和打击,他还是一反既往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D.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4.下面有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B.《老山界》所写的是1934年冬八路军在突破敌人的湘江封锁线后,翻越老山界的故事。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通讯,所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美团”、“饿了么”,这两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0万单左右。

C.在环保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6.阅读《骆驼祥子》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5分)

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的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寻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1)【读·方法】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需用的读书方法,阅读《骆驼祥子》也适用此法。我们在《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作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情节、人物特点、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给划线句做批注。(3分)

(2)【读·专题】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梅仟把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了话剧,以下是话剧剧本《骆驼祥子》的结尾部分。这部话剧和小说的结尾部分,祥子的命运有什么不同?请写出你的发现。(2分)

【屋外有喊福子的声音:“福子!有人找你!”福子犹疑地朝窗外望了望,低下头。】

祥子:福姑娘,去吧,有人找你呢!

小福子:唉!……唉,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以后的日子……

祥子: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人埋了,东西卖了,我就走!

小福子:你到哪去?

祥子:我去找小顺子。

小福子:那我……。(欲言又止)

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

小福子:也好,那我就等着你。(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望望,眼里含着希望的泪光)

【祥子把桌上的灯捻得更亮。】

【远处叫卖号外的声音;“看看汀泗桥大战的新闻……号外!看号外。……”】

【窗外风狂雨暴!】——落幕(全剧终)

7.学校开展“心系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7分)

【活动一】下面是某同学分享的一段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帮助修改。

【甲】今天我在家读了“杰出人物故事”这本书,里面写了孟子、李四光、陈景润、钱学森、钱三强……等22个著名人物的故事,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所研究的领域也不同,但是他们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乙】为祖国在各个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两处标点符号用错,第一处应将 改为 ,第二处应将

删除。(3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 改为 。(2分)

【活动二】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祖国用最高的礼遇迎接英雄回家。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深切缅怀为此而流血牺牲的英雄们。为此,班级准备召开“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活动,请你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时代需要英雄。英雄是天空的朗月,照亮历史的道路; ,

;英雄是高山的松柏,稳固坚实的土壤。

8.默写。(请用正楷字规范书写)(8分)

(1)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4) ,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5)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 。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 , 。”两句运用比喻,反映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

二、阅读(本题包括9-19题,共30分)

(一)阅读《木兰诗》(节选)与《木兰歌》,完成9-12题。(10分)

【甲】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①。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②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③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注释:①干将:古代宝剑名,常跟“莫邪”并说,泛指宝剑。②于阗:音tián,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③巾鞲:音ɡōu,古时用于束衣袖的臂套。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双兔傍地走 ②朔风裂人肤

10.下列文中加点词的词义与所对应成语的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欲闻所戚戚(休戚与共) B.易却纨绮裳(平易近人)

C.死战誓不渝(矢志不渝) D.言声虽是颜貌殊(殊途同归)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12.同为抒发对木兰的赞美之情,选文与教材中《木兰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