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点聚焦

近年来,平度市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躬身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强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新时代基层党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3月1日,《山东党校报》党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研究专栏刊发平度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赵兴绩同志署名文章《践行党校初心 扛牢主体责任 奋力推进基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获得省内党校系统高度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如下——

坚守党校初心 扛牢主体责任

奋力推动基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赵兴绩

做好新时代基层党校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躬身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坚决扛牢“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政治责任,以高质量的党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三个行动”,把牢姓党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中共平度市委党校坚持把党校工作纳入市委工作部署、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和年度目标考核,把党校姓党贯穿到一切教学、一切科研、一切办学活动的全过程,持续深化三个“红色主题行动”,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一是“红色熔炉”覆盖行动。平度市面积3176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拥有党员8.2万名,其中农村党员4.6万名,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任务较重。坚持“凡是有党员的地方都要有教育,凡是有组织的地方就要有党校”的理念,率先建立“市级党校-17所镇(街道)党校 (党员教育中心)-298个新村教学点”的三级联动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经验做法获评全省县级党校优秀改革创新案例,列“综合创新类”首位。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党校新校区,目前部分建筑主体已封顶,2024年年底前竣工投用,努力打造山东省硬件齐全、功能完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的一流县级党校。二是“红色阵地”立言行动。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理论研究,其中结合传统文化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讲实践,被《新闻联播》推介报道。把意识形态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出台意识形态合规性预审把关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办学治校经验被山东省委办公厅《今日信息》专报印发,获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三是“红色智库”聚能行动。把教学质量作为党校的安身立命之本,针对基层党校教师存在的“不会讲”“吃不准”“讲不透”等问题,推行“全员上讲台”行动,创新实施集体备课、开门评课、精品打磨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先后有27人次荣获山东省委党校、青岛市委党校优秀教学奖,经验做法被《学习时报》宣传推介。

二、推进“三大工程”,彰显育才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大熔炉”,通过一体推进三大工程,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一是理论强基工程。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培训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开设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等6大专题课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讲全、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全国县级党校第一本校本教材——《砥砺基层党校 党性铸就初心——县级党校主体班次精品课选编(平度市)》,获评全国基层党校系统唯一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二是党性铸魂工程。深入挖掘平度红色资源内涵,拓展党校红色教育外延,精心打造杨明斋(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党的“忠厚长者”)事迹陈列馆、刘谦初(毛泽东主席的儿女亲家、曾担任福建和山东省委书记)红色文化园等12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和17个教学实践基地,配套开发“课前微课+党史专题课+现场教学课+课后分享课”红色课程套餐,把党性教育从教室搬到红色展馆、革命遗址,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经验做法被《中央党校工作通讯》刊载推介。三是实践提能工程。针对新晋班子成员、新入职年轻干部、关键岗位骨干力量等重点人群,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专题培训,特别是结合基层工作需要,搭建4处“三进三同” (进基层、进村庄、进农户和同吃、同住、同劳动)体悟实训基地,开展“管理一次大棚”“探访一次民情”等实践活动,让学员在田间地头密切干群关系,提高为民服务本领。

三、树牢“三个导向”,担起献策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平度市委党校坚持“调研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闭环转化和开源发展,充分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作用,努力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科学选定课题。聚焦党委需要什么、关心什么,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按照上级点题一批、职能部门征集一批、教研人员自选一批、群众反映筛选一批的原则,积极征集调研需求和课题,力求调研出质量、成果有分量。近两年来,累计确定60余个调研课题,完成山东省、青岛市级课题15项。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大兴调查研究,聚焦市委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择优选派教师到重点项目蹲点调研、乡镇一线挂职锻炼,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实践“大课堂”,研究“真问题”,搞好“大调研”,做好“大学问”。《从解决五个问题入手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等30余篇文章先后在学习时报、中国改革等高端主流刊物发表。三是以结果为导向促进成果转化。及时跟进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实施运用“四联攻关”机制(与上级党校联合攻关、与市直部门联合攻关、与基层一线联合攻关、与参训学员联合攻关),先后有50余篇咨政报告被山东省、青岛市采纳批办,入选青岛市级以上学术研讨会交流成果130余篇,一等奖占比超30%,其中,2023年山东省哲学学会评选一等奖2篇,数量居全省县级党校首位。

四、卡严“三把标尺”,提升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平度市委党校坚决贯彻从严治校重要方针,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风学风。一是治校从严。严格遵守党中央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的原则和要求,聚焦学教研管训“五位一体”,健全完善党校分校工作暂行办法、外出教学管理办法等40余项管理制度,推动党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二是治教从严。建立岗位等级、工作业绩与薪酬待遇挂钩的职称评聘分开竞争机制,形成职称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动态循环,有效破解老教师“船到码头车到站”和年轻教师“初出茅庐剑未锋”的问题,经验做法被《中国改革》宣传推介。1名“80后”教师破格晋升为正高级讲师。三是治学从严。聚焦教职工和学员两个主体,健全集体备课、师资遴选、跟班听课等机制,严把教学科研政治关;组织学员入校学党章、学纪律,制定“十不准”,实施积分量化考核,严把“入校关”“日常关”“考核关”,以严的纪律、严的措施保障和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平度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