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省公布了第一批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常山胡柚筑坎撩壕栽培系统成功入选。

入冬时节,常山县的千万亩胡柚林里,一个个金黄饱满的胡柚果像一盏盏灯笼,垂挂在绿树枝头,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柚农们采摘着金黄的柚果,脸上笑开了一朵花。这只40多年前的山乡野果,如今被人们称为“摇钱树”“共富果”。

(一)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清明时节,一位高级农艺师在该县青石镇花了8分钱,买了两只橙不像橙、桔不像桔的水果。剥开一尝,酸甜可口。这位农艺师当场欣喜若狂:在这样的水果淡季,常山竟还有如此鲜美的水果!这位与水果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艺师叫不出这只水果的名字,翻遍植物学经典也查不出它的出处。

农艺师按图索骥找到一株野果的“祖宗树”,它生长在该镇澄潭村的胡家自然村,经考证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先前,这株树上长出野果时,人们觉得味道特别好,伤风咳嗽吃上几只就好了。村里人有心留下种子,育成苗木,逐渐在村外繁育开来。这野果因其果型像柚,又长在胡家自然村,所以,远近村民都称它为“胡柚”。

浙西发现一种罕见水果引起了上级的重视,县里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研究攻关,从全县2万多株胡柚树中筛选出32株优株,进行提纯改良和杂交嫁接,并采取科学的培植和管理方法,使果品质量不断提高。1986年初,在浙江省召开的柑桔评品会上,该县选送的4个胡柚品种,分别夺得第一、第二和第四名。没过几天,喜报又传来:在南昌召开的“全国柑桔晚熟品种评比会”上,常山胡柚荣获金杯。昔日的山乡野果,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

就在这一年的春节,首都北京举办全国名优农副产品展销会。常山胡柚尽管价格每公斤高达2.5元,但市民仍蜂拥抢购,以至于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限购措施。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名优产品展销会上,该县提供的1000公斤胡柚在当天下午就销售一空。

看来,发展常山胡柚时机已到。县里专门成立胡柚开发领导小组,设立胡柚开发专项基金,制定了在全县建成3万亩高产优质胡柚基地的总体规划。之后的每年秋冬季节,县里广泛发动群众开荒整地,联片开发。与此同时,抓好良种繁育工作,先后建立良种母本园100多亩。全县实行集中育苗,统一调拨,分批开发,连片种植,以确保大面积商品胡柚基地的良种化。

(二)

金牌,属于常山胡柚,胡柚是常山的一张金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该县的十多任县委书记齐抓一只果,努力将常山胡柚打造成为优势产业。

当年,农技专家发现了“似橘非橘,似柚非柚”的珍奇野果,时任县委俞书初听说此事,眼睛一亮,全县有数十万亩荒山丘陵,如果种上这种果子,就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他赶赴现场察看,又请省内外科技专家来考察研究。经过专家们论证,这是柚类与其他柑橘经多代自然杂交而成的品种,是在常山特定气候、地理环境下育成的良品,因天然的杂交优势,使其兼有柚、橘等水果的优点。果形美观,色泽金黄,风味独特,药用保健价值高。俞书记召集县领导班子商讨,就如何开发胡柚项目作出决策。

全县迅速兴起了胡柚开发热潮,80%农户在房前屋后、荒山荒坡上种起了胡柚,到1990年达到2.3万亩,胡柚收入直逼全县粮食生产的总收入。东案乡里村的曾连福是最早种植胡柚的大户之一,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家家户户都种起了胡柚。后来,同弓乡湖石头村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硬是在乱石岗上种下了几十亩胡柚,改写了县城西片种不起胡柚的历史。没过几年,与之不到几里地的太公山也种下胡柚几百亩,获评“浙江省首批果蔬采摘基地”,县里还在此举办了几届“胡柚文化节”。

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从品种改良到创品牌、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等,把常山胡柚打造成为国内市场上不掉价的水果。

1999年冬天,一场严重的冰冻,使不少胡柚叶落枝枯,成片绝产。县里组织果农生产自救,全面推广疏树、疏枝、疏果、改肥、改水的“三疏二改”胡柚优质化工程。同时提出,今后每年建设1万亩标准示范基地,改造5000亩低产劣质胡柚园,建成200亩精品果基地。与此同时,通过节庆活动,提升常山胡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多年来,该县通过实施胡柚精品工程,着力提升胡柚品质,大力发展胡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加快了胡柚产业的科学发展。

(三)

如今,不仅在“橙黄橘绿”的金秋时节,而是在一年四季里,只要你来到中国胡柚之乡——常山,不是柚花满城,就是柚果飘香。这里是浙西门户,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胡柚县。

若是谷雨时节来到常山,眼前的一片片青翠欲滴胡柚基地会让你放慢脚步。经过春雨的洗礼,柚树上开满了洁白的小花,一阵阵清香飘过来,那是花的海洋和恩赐。捡起地上的柚花来闻,浓浓的,甜甜的,湿润润的香,连手上身上都有了挥之不去的香味——那是“春天来常山看柚花”的景象。满城香气袭人,仿佛整个山城漂浮在云裳羽衣曲中。

夏季,是柚花转为柚果的季节,漫步柚林,绿荫浓浓,清香悠悠,胡柚树上结起了鸡蛋般大小的果实。当你走过一些胡柚村落时,有人在剪拾青果,切开的果片晒满了房前屋后。原来,胡柚片已被收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列入“新浙八味”和“衢六味”中药,已然成了中药材里的“金名片”,仅卖胡柚片一项全县农民年增收上亿元。

冬月,常山胡柚终于迎来了她的采收季。

要说四季来常山品胡柚,是因为常山胡柚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耐储藏。它的保鲜期可以长达8个多月,头年11月采摘下来的果子,常温下放到来年四五月吃,口感仍然鲜美。“一边闻着胡柚花香,一边吃着胡柚果肉”,这样的水果,举世罕见!

近年来,该县不断研发胡柚深加工产品,开发出胡柚汁、柚子茶、胡柚果脯等胡柚食品,已有“饮、食、健、美、药、香、料、茶"八大系列80多种产品。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胡柚特色旅游产业,结合旅游专线、胡柚产地的美丽乡村,拓展胡柚休闲文化功能,从过去的单纯“卖水果”转变为了“卖风景”。为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共富”的金光大道。

目前,全县种有胡柚10.5万亩,年产13万吨,全产业年总产值40多亿元,带动了10余万从业人员增收10多亿元。

当下,常山人驾起胡柚之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昂首阔步在全球的众多城市,笑傲江湖……(文/南丰后人)

挂在胡柚树上的金灿灿胡柚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挂在胡柚树上的金灿灿胡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