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座特殊的速生城市,规划的完整性由规划愿景预想、法定文本秩序、设计引导具体项目实施建设过程、及时修正优化、适时迭代更新组成。长期服务跟踪、优化修正是深圳城市规划实践中难得的经验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1982-2018年,从梧桐山西望深圳市区
伴随这座超级城市的成长,有万千故事,以下所说内容只是复杂事物的局部和侧面,即便是亲历者也无法完全还原,只是相关感想而已。
规划有愿景、有因果、有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规划的方案不具有唯一性,是一个共识。在实施过程当中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要动态优化。我一直崇尚规划的修正主义。但是怎么修正?得有原则、有底线。
深圳西部地区卫星影像图1986-2017
左边这张图是1986年深圳西部地区的卫星影像图,那个时候自然山水的感觉很好,与2017年的图做对比就可以看到岸线的明显变化。我今天讲两个项目就位于西部岸线上。一个是深圳湾及其周边地区的伴随,一个是会展新城的伴随。从若干感想中抽出三点感想来说。
01两个项目
1.1 深圳湾公园及其关联地区系列规划设计
深圳湾公园及其关联地区系列设计是深圳价值观的转变。这是一个已持续二十年的系统实现深圳滨海城市意愿的规划设计、研究和综合发展的计划。涉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的长期计划,有冲突、汇聚、积淀、共识,整个计划涉及城市滨海地区近3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串联和编织了十五公里深圳湾海湾公园、蛇口新海上世界、深圳湾口岸、后海城市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高新区南区、沙河高尔夫球场、华侨城南填海区(超级总部基地、文化中心、欢乐海岸)、红树林公园,不断地研究、酝酿和选择以期完构深圳滨海城市的理想,当下方兴未艾。
深圳湾公园及其腹地的城市设计(后海城市中心、超级总部基地、华侨城总体城市设计、欢乐海岸),长达20年的伴随服务可以第一时间知晓该地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的各种变化,从陆地走向滨海城市,沿深圳湾的城市地区既是深圳全新的城市形象,也形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新关系。深圳湾休闲带(深圳湾公园),始于2003年,2011年建成,获2014年度部优一等奖。
“变”
是深圳湾规划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今天选两个深圳湾的项目说一下,一个是超级总部基地,还有一个是后海中心。
滨海岸线引发了深圳滨海城市理想的项目计划,从2000年开始研究深圳湾的城市建设问题,深圳才真正步入了滨海城市的发展阶段。这是当年投标时用的一张图,把纵深地带、后海中心、超总和华夏城地区,基本构成了深圳目前最重要的景观特征,设计的主题是连接。
从2000年的概念规划开始,一直到后期的以公园为线索、以生态建设的价值观为纲领,在后面做了后海中心、超总基地、华侨城欢乐海岸以及腾讯滨海大厦片区,都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和深圳湾的话题相关,是一个多团队的合作机制。各个层次的规划既需要内部自洽,也需要外部共识;构成逻辑连贯的、合情合理的、广泛共识的技术和非技术支持的组织机制,以目标导向为实施组织原则。
1996版总规中的灰色地区包括后海中心、深圳湾口岸以及填海的区域。当概念规划以及深圳湾公园题目出现之后,三角地就没了,不再填海了,我们要修正尚未规划的特征,二十年伴随着这个地方每一个片区的规划研究和实施过程中的新的需求。
深圳湾后海中心
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规划设计持续深化设计“研磨”中启动的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
这里可以看到后海中心的变化。2.26平方公里的后海中心,在2005年干了一件事就是住建部推的“密路网、小街区”,而且尝试做了零退线,目的是要做街道,让土地有最大价值的利用方式,把公共的资源集中到内湖。因为深圳湾的槽位变化非常大,所以做了一个内湖景观,同时解决了城市排水问题,是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做的。
后海中心是从2005年开始的。从最早的结构性设计到后来的伴随生长,不同的业主出现时有不同的诉求,再到后来做评估和优化,其实伴随设计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城市设计的不同阶段要承担不同的任务,和今天的“城市体检”道理是一样的,分阶段评估优化的时候一定会有新的设计内容要去处理。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事务性的东西,我们也把这个称为全过程设计当中的内容,比如协同管理、街坊设计任务书本,或者是对一些重要地区做国际咨询时的设计条件,都在我们的服务当中,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非技术层面的,我们统称为城市设计的覆盖范围。
这是“小街坊 密路网”的一张蓝图,要决定这张蓝图的实施,没有业主的情况下,可以用技术规范或者设计理想去完成一张图,但是右面这张图显示有很多要素在决定蓝图的具体实施过程。既然是小街坊,就有可能面对一个需要同时拥有两个街坊或者四个街坊的业主,这个时候原有设计变还是不变?就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重新研究。小街坊的系统不改,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当这么多业主出现的情况下,原来的设计完全可以满足千变万化的业主的需求吗?肯定不行的。所以,设计任务书对于每个业主(街坊)出现时,对原来规划结构性和系统性的调整,也是设计优化和规划优化的一个环节。
人行系统的理念,原来有地上、地下、地面三层人行步行系统,人行友好的环境有公共街道、地下通道和滨水区域,多维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活是要由空间场所来反映的。这些场所的研究也不是第一时间就能够确定下来的,通过时间的发酵才能做判断。现在深圳湾面临的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深圳湾后海中心还有一片正在建设,将来又会出现一堆石头,构建滨海和滨水公共生活新的空间场所。
这张图是从蓝图到实施过程的跟踪。当你在伴随这个地区生长的过程中,你的情感和对这个地区细节的认识,以及对变化的每一个环节、一举一动都知道的情况下,在做深化和优化设计的时候是有分寸的。如果其他人接手,历史会重新开始,那是对前期工作的一种否定。当有跟踪的时候始终能看到这个地区的发展变化,每一步的生长是什么样的,从平面、立体,反观跟研究或者观察会得到很多设计深化后很细腻的感觉。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在2010年时对跟踪和伴随服务发了一个“表扬函”,当时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开放设计、动态过程”,其实这是城市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设计
这是一个超级城市在不到1.2平方公里的区域所发生的变化。从2002年开始就不断在推演变化。如果当时固定下来不改,就不会出现今天癫狂的建筑方式。从一个居住区变成一个超级总部,如果不跟踪这个过程,脉络就无法把控。包括欢乐海岸的变化,也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怎么能法定?这个过程当中法定哪一步?2008年欢乐海岸的法定才出现,细节设计又超出了我们设计的范畴。由华侨城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做,需要时间去推演、去发酵才能产生最后的结果。超级总部这个地方需要不断的思考,实际上有很多复杂或者全新的理念。1.2平方公里的区域也是华侨城地区融合发展的场所,人怎么在滨海公共生活的场所里来体会这座城市文明的进步,既有点,又有面,也有线,有时间线,也有空间。
对于超高层建筑——地标型的核心主宰又有一些前期的推衍,就是设计任务的研究,还有对街道生活场所特征的判断,地下空间系统性的安排。上面这张图是法定图则。法定的内容和一个地区的实施和生长差别很大。就跟后海中心一样,超级的公司在这个地方出现,因为他们的愿望和原来法定规划的法定内容是有差距的。这个时候怎么优化?只有伴随着时间和这个地区的生长,才有可能去寻找服务于它的变化。
在城市建设阶段会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构成团队,在实施阶段又有一个“1+N”的总建筑师负责制。
1.2 深圳会展新城的规划&总师服务
会展新城是深圳第一个采用“双总师” 制度(1+1+N)的重点地区实践。中规院参与会展项目的时间源自2006年。2017年至今中规院以总规划师团队的身份与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参与深圳国际会展城“双总师” 服务,这是一种以技术咨询的另类城市设计,提供各种专业发现和判断的咨询意见,供决策参考。“双总师”制度是第四方角色,角色比较特殊,类似于“规划监理”的角色,我们有工程监理,但规划监理一直空缺,过去是由规划局担任,但规划局在技术层面上是无法胜任的。
这个方案的范围有30平方公里,我们服务的点是国际会展城和东面这两块区域,海洋新城岛也当做综合规划的服务范围,还牵涉到长安滨海新区的发展问题。
从2006年开始有若干个项目在开展,可以简单分三个阶段,从谋划会展中心在哪里、多大规划到用规划去描绘会展中心具体的形态,再到服务于会展中心的建设,这三个规划原则上讲都应该有所跟踪、有所服务。从大空港地区的枢纽规划开始就在思考,国际会展中心应该布局在哪里,有各种方案要去推衍,因为只有推衍才能知道形态是什么样的,用地是什么样的。在规划结构当中,当会展中心落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像一块石头扔进了水池所引发的涟漪,对周边已有的城市建设地区和未来的规划都会带来新的变化。不可能一个规划解决所有问题,“一张蓝图干到底”是一种理想、一种想象,但是蓝图怎么画和蓝图怎么实现,首先是要思变的问题,实事求是就是针对一张蓝图干到底是如何干到底的,不是僵硬地说不能干到底。
我们归纳了总师规划八个关键性问题。当然,这八个问题背后还有很多小问题。我举一个例子,比亚迪云巴线路以及车辆段。这是一个从上往下的项目,“双总师”发挥了技术的底线思维和常识思维,总规划师团队从系统功能合理性的角度,旗帜鲜明地在技术层面提出坚决反对的意见。因为知道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也提出了其他的建议和解决方式,是有技术化解的可能性的。根据2019年6月26日郭子平区长主持召开现场会议,确定云巴车厂选址于松福大道穗莞深城际线两侧布局。
建筑风貌也一样,会有很多基于原来法定规划所确定的内容,实现不了的要怎么修改?从规划上讲,这条河围绕着会展中心,它是会展中心配套的景观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右边两张图可以看到,已经有了法定的规划,对这条河的价值我们又重新确定,土地利用功能在可能性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加大了河道旁边的绿化。法定规划改还是不改?为什么要改?理由是什么?包括道路系统,原定的道路系统有了真实项目之后,推衍一定会对原来路网的某些接口、断面、功能做调整,还会有新的项目进来。这些项目是在规划的预期之外的,出现之后还要对它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进行研究。
总师服务技术协调中最为复杂的依然是云巴的建设,共计12次。由于建设协调,涉及多地块衔接的部分也是关注重点,公共通道、连桥、管廊、地铁等事项共计11次。
总的来说,我们在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以弹性的空间发展策略、全过程的伴随服务,应对会展新城未来的不确定需求。找寻会展中心和城市演进的规律,凝练中国新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超越物质空间表象,控制关键资源,系统地优化设计国际会展城生长的空间秩序,“保障当下、预留未来”的特征。这就是我们总师服务所追求的伴随设计。
02三点感想
总结一下伴随规划设计的若干重要环节或要素。
• 规划设计的责任。我们想象的是未来,不是当下,用未来的方式改变当下的不足或者不好,用理想的状态来面对未来所有的建设行为。这是我们专业的责任。
• 规划区现状和规划的认识和再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够把现状看清楚的,现状也在变化,认识、再认识是做优化或者是优化设计重要的工作。
• 各种专业技术组合的团队。中规院有很多专业,但我们的专业是在某些方面有专长,不是说能够做所有的事情,以开放的方式组织团队,覆盖所涉及的和伴随服务过程中能够碰到的问题,只有不同的专业视角去看才能发现不同的问题,把它集合起来综合解决。
• 规划方案草案——初案(向专家、领导汇报 )——动态方案的阶段(内部的设计技术评价、及时修改和系统综合要素集合、协同,空间再落实、及时回馈)。有技术层面的东西,也有非技术层面的东西,需要综合的能力去做,伴随才会更有效,才会可信。方案的逻辑就在于有方案,还会有新方案,新方案还会有更新的方法。
• 公众参与(甲方、业主)和规划专家评审(外部技术评价)——这是一个理性的再认识与反思的环节,真实业主的需求与规划设计的虚拟业主。对甲方的判断,不同机构的人,代表不同利益的人,需要把真实业主的需求和虚拟业主的想象做一个时空上的结合,到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
• 部门审批(行政程序)——领导决策、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定)——合理或谬误被法定的环节。我们相信,中国政府的领导是有智慧的,缺的可能就是提供让他们决策的东西。
• 实施过程是最后反思和修正的机会。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总师制是一种办法。
• 要判断实施过程中技术方案组织系统是什么,这就决定了是“1+N”还是“1+1+1+N”。会展中心就是“双总师”制度,由规划师和建筑师担纲。从实施看下来,我们认为是“1+1+1+N”,规划+建筑+工程,“N”是景观、道路等等,根据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策略。从工程监理的末端质量做法到规划监理、实施过程的监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体会。
• 项目竣工(社会经济和文化综合效益评估、再完善)。
把三个内容提出来重点讲一下。
2.1 关于规划设计的“责任”
规划设计是一种预期价值取向的“故意”行为,也是一种目标和价值先导集成共识的权力。这是规划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初心)。
总师制是城市设计的一种特别类型。协调多部门、多业主的关系,涉及工程性、经济性、文化性、时间性,所以我们要有耐性。
规划意味着总是要尝试改变点什么。伴随咨询和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设计角度(切入点),规划设计无法在事前做到尽善尽美,但可在伴随服务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实施越具体,初期的规划和设计的阶段性问题会暴露越多。
官方对于总师制度有一个定义:总设计师以保障规划实施的公共利益,推进建筑与城市空间建设协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为原则,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对具体任务也有要求,包括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协助政府部门搭建开放的技术平台;协调建筑与城市空间及公共活动关系;统筹协调重点地区各建设项目,落实城市规划;参与建设工程前期策划工作;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等等。
总师制度是用时间伴随设计的服务方法与“一张蓝图干到底”是制度之间的对话。需要完善、优化和修改,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广州、深圳的“总师制”开始设立制度,磨合机制方法。总师制是一个集合各专业的团队,不是一个人,我们是“朱荣远总师团队”,深圳分院在这个项目中是有33位同事服务于它。
规划有一个行动,叫“主动思维”,不是被动的,不是交办任务完成,在服务过程当中一定会发现问题,规划师做的并不都是对的,过去做的也不一定是对的,所以一定会有一个检讨的过程,也就意味着对一张蓝图的理解,只要附加时间性、人性,蓝图就需要做维护或者优化。每一个细节都会出现问题,老话讲“细节决定成败”。
想突出一点,城市设计在非法定层面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在总师服务过程中,无论是在超级总部或者在会展中心,都是城市在起组织性的作用,是各专业的经纪人,是灵动思考的一种方法。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
“变”是基本的,是必然的,要解决针对变化怎么做。二十年前服务的项目,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提供的价值观很多,现在前提都变了,我们能不变吗?变与不变?实事求是,顺势而为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变化的时间是人类文明需求迭代的发酵期。
伴随式城市设计的几个特点:
特点一:长期跟踪、持续对一座城市、特定的城区、风景旅游区或一个街区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和伴随建设过程。
特点二:应变是伴随式城市设计的常态,应变需要原规划的系统性和各专业常识作为评判对与错的底线。
特点三:采取多专业团队进行开放式设计服务的工作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调整。
特点四:从集中进行系统的城市设计工作开始,到常态的、不定期的城市设计维护和优化工作,成为与甲方长期合作的技术咨询方。
特点五:面对多专业、多业主形成的复杂交织的技术、利益局面,用规划和设计的技术参与协调各种矛盾。城市设计是各专业的组织和牵头者。“1+N”,“1”是城市设计专业,这应该是基本结构,根据项目的特点可以采取“1+1+1+N”的模式,“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N ”。
特点六:相关制度和机制是伴随式城市设计重要的前提。
2.2 关于伴随实施设计的“系统”
我把工程实施阶段当做规划设计的“期末考试”,把伴随过程当成阶段性的“小考”,不同城市的规划有不同的做法。规划层面的思考很长远,但我们也需要面对眼前的事情,所以不得不去检讨上位规划不足的问题。不到位的城市总体规划忽视城市设计的资源,以法定的身份鲁莽地剥夺了下层次规划的机会,使系统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不到位的上层次规划作为下层次的设计条件是要让社会付出代价的。合理与不合理都是相对的,但不可小觑规划设计那些隐性的后遗症。主动想象与现实的落差就是优化和修正的前提。
系统的纵向时间性非常重要。如果规划不是伴随的,对项目的感情、执着对超越空间表象的耐性和兴趣都是不够的。长期跟踪一定会对细节管制,一定会对每个变量加以关注,在后期的优化发力的时候,支点会选择的非常好。横向的项目非常复杂,要实施规划设计的纵横交织、多维机构要素的组织系统。
“规划监理” 是以系统的视角去处理节点的问题。对“规划监理”的需求是肯定的。事务、事权、事例和事实之间的相关性缺乏制度层面的认知,相对于工程而言,“规划监理”在制度、机制、标准等方面是空白领域。各专业汇到一起,如果没有一个组织系统就会出现专业的思考形成不良运动,就是无规则运动。对于一个地区来讲,“马车夫”有可能是总师制很重要的策略,这四匹马相当于不同的专业,必须要有一套驾驭系统。
2.3 关于规划设计的“团队”
项目的不同阶段,团队中各专业的重点会变化,但规划师是不可替代的。中观层面的地区采取城市设计总设计师制,弥补了宏观规划实施传导方面的不足。通过城市设计专家全程跟踪和协调各类技术问题,指导城市设计项目的审查审批、程序调整及实施推进,确保项目建成后整体空间及景观效果达到城市设计预期要求。微观层面的工程采取建筑师、景观师和工程师负责制,又深化落实中观城市设计的要求。让建筑师主导项目前期咨询、设计服务、现场指导直至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以提高整体工程的建设效率,减少工程浪费和弥补工程缺陷。
03总 结
“忒修斯的船”与一张蓝图干到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过程。那艘船不断在更换材料,但更换到什么程度就不是原来那艘船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要顺应社会进步的趋势和规律。无论多英明的规划设计都存在认识的局限性,“修编”就是修偏,不同城市的规划有不同的“修编”方式,这是规划的底线。
可实施是一个相对的话题,理论上没有不能实施的规划,只有成本和难度大小的差异,及时修正可以降低各种代价。制度控制在事前预测是合理的,但事中和事后需要采取开放和半开放的状态,接纳具体需求,融合公共意图,确定实施共识。
城市的生长是需要时间做功的,规划设计也离不开时间去思考。长期伴随、观察市场和社会演进中的一举一动、需要尽可能在各种现场,与各种人打交道,及时地获取各种设计技术或非技术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发现缺失和问题,需要时间来想清楚空间存在的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规划设计需要不断地维护、体检、及时优化或修正。
打一枪换个地方是很多规划机构的做法,打完就走,收了钱就跑,规划不能这样干。规划提出了各种理想。如同打雷一样,打雷就要下雨。既然规划理想是承诺,就应该用可实施、可信的方法去兑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