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四川话是从湖广地区的方言转化而来,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现代四川话的形成,绝不仅仅是源自“湖广填川”,而是建立在长期、多次中原移民、同化的基础之上。

常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盆地因为身处我国西南,且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包围,所以历史上长期不属于中原文明的影响范围,这一点从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区别就能看出。那以此类推,四川盆地内的语言体系,肯定也应该像山西“晋语”那般自成一系。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当前四川话的格局非但没有独成一系,反而非常接近于普通话,这一点我们从很多四川方言版影视配音、恶搞视频,在全国各地播放基本都能听懂就能看出。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部分历史学者认为,与历史上四川境内发生的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入有关。第一次人口迁徙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发生了著名的秦灭巴蜀之战,秦国灭蜀之后为了能将蜀地变成进攻楚国的粮草基地,先是将“古巴蜀人”驱赶到了南越一带,然后将大量中原人迁入到川蜀地区,而与中原人口一起到来的就是北方文化以及中原方言。这次事件,通常被看作是北方方言第一次影响川蜀。

第二次人口迁徙,发生在三国两晋时期。三国时期,随着刘备从荆州入主川蜀,不仅带来了大量士兵以及文武百官,更是有很多平民也随之迁入了蜀地,史书描述有“十万之众”,这再一次促进了川蜀与中原方言的融合。这一时期的川蜀方言,基本已经与中原地区极为贴近相似了,为后期四川方言形成再次夯实了基础。

第三次人口迁徙是唐朝。中晚唐时期,随着国力日渐走向衰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相继爆发。为了躲避中原战事,大量中原人口迁入川蜀,甚至连唐玄宗、唐僖宗都曾去过四川避难,当时川蜀地区一度成为权力中心,很多学者、诗人都汇集四川,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原方言与四川方言的再次融合。

第四次人口迁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川”。实际上,湖广填川与著名的闯关东、走西口一样,并不是局限在某个特定时间,而是断断续续持续了几百年。这一人口迁徙事件,从元朝末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从根儿上彻底将川蜀方言改变成了现代四川话。首先是元末明初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当时有湖广一带的部分红巾军攻下了川蜀,并在川蜀扎根,自立为王建立了大夏政权,这一时期进入川蜀的起义军至少有十几万。再加上湖广地区的战乱难民也随之迁入川蜀,使进入川蜀的总人口数量超过20万,这基本就是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的雏形。

后来明朝统一川蜀后,出于军事稳固需要,又一次实行了湖广填四川的策略,大量卫所军士及其家眷相继进入川蜀。到了明末时期,川蜀地区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结构的格局,少数民族不再占人数优势,且基本被中原汉人所同化,现代四川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到了明末清初时期,川蜀地区又经历了多场浩劫,先有张献忠在川蜀建立了大西政权,与同在川蜀的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展开激烈斗争,后有清军在川蜀消灭明朝残余势力。清朝刚稳定川蜀地区不久,紧接着又爆发了三藩之乱,吴三桂起兵攻入四川。

这几场浩劫前后总共经历了40多年,再加上虎害、瘟疫等天灾人祸,使川蜀地区人口剧减。到了清朝初期,四川的人口从明朝万历六年的600万人,锐减到不足50万人,所以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又开始大量向四川移民,过程中四川话以内部扩散的形式不断整合扩张,最终形成了区域性语言集团,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四川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