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3·15的剑砍在了梅菜扣肉上,眼下来看,这对预制菜行业又是一次“严重伤害”,但长远来看,或许恰是一次“刮骨疗毒”的机会!

01

两年前,社区团购正火得一塌糊涂,各种各样的冷冻产品也在上面卖的如火如荼,一个给平台供货的朋友问我,有没有便宜的梅菜扣肉工厂,我问他要多便宜的,他说每盒在5块钱以内。我说有这么便宜的梅菜扣肉吗,他非常肯定地说有,在很多平台上都卖爆了,只是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厂家。

后来我打听了一圈,发现真有这样便宜的梅菜扣肉,但直觉告诉我这样的产品肯定有问题,虽然我当时还不知道问题到底在哪里。

今年央视3·15晚会,将镜头对准了劣质梅菜扣肉产品,涉事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代替五花肉,违规的生产方式,恶劣的生产环境让人触目惊心。

事件一经曝光,涉事企业被当即查封,梅菜扣肉也成了消费者眼中的“黑名单”产品。

头条君特地查了一下,安徽阜阳是全国梅菜扣肉最集中的产地之一,当地至少有60多家生产梅菜扣肉的企业,相信这些企业中,大部分还是非常合规的,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次事件对当地整个产业应该说都是“致命打击”,全国的消费者都不再相信“阜阳”产的梅菜扣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一步对预制菜行业而言,这也是又一次“严重伤害”,预制菜再次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但换个角度来看,或许并非是件坏事,这恰恰是一次难得的,对预制菜行业“刮骨疗毒”的机会!

02

从去年开始,预制菜一直在消费者的骂声里“苟且偷生”。

在去年9月份的“预制菜进校园”风波里,不少供应商销量腰斩,更有一些校园配餐企业直接倒闭。

为此,头条君也曾与很多从业者交流过。

在预制菜行业内,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预制菜遭遇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误解,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不理解,一方面是不负责任媒体的误读。

我们不排除有这种因素,但是不是更应该自问,这种误解因何而起?

作为一个冷冻食品行业的垂直媒体,我们经常为预制菜辩白,但预制菜真的没问题吗?

可以说预制菜这个技术是好的,这个产业方向是对的,但不少生产预制菜的企业确实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有一家生产浇头料包的企业,在他们的产品配料表里有山梨酸钾(一种防腐剂),因为冷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食品保鲜技术,是不需要另外添加防腐剂的,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添加山梨酸钾,负责人说,因为在实际的销售、物流、使用环节,不能完全保证冷链环境,所以添加了一些。

但是在即将出台的预制菜国标中,明确提出了两点:第一,禁止添加防腐剂;第二,强调必须冷链运输。

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原因,但在预制菜行业里,确实还存在太多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

有人觉得,媒体的负面报道,让预制菜行业雪上加霜。但正像那句俗话说的“脸脏不能怪镜子”,与其说是负面报道带来的问题,不如说是行业本身就存在的问题。

而预制菜作为日常消费频次极高的产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身心健康密不可分,所以消费者的任何苛责都不为过。

03

技术本无罪,但技术一旦被用来作恶,后果将非常可怕!

就像此次被曝光的“梅菜扣肉”,如果按照合规的原料和工艺要求生产,这本是一种非常好的产品。

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企业利用,后果可想而知,不仅危害了消费者,同时也将行业拖进了深渊。

在央视的报道里,正常五花肉批发价格在一斤12元左右,而劣质槽头肉的成本仅为3元,相差数倍的成本,也难怪其在过去几年里能一直大行其道。而如此巨大的价格差,也冲击了那些正规生产梅菜扣肉的企业,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破坏了正常的行业环境。

如今“梅菜扣肉”被曝光了出来,但行业内仅有梅菜扣肉存在这样的问题吗?肯定不是。

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低,借用预制菜的行业红利,以低劣产品鱼目混珠,破坏行业环境,这样的企业肯定还有。预制菜之所以一直身背骂名,和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产品有着直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恶者不除,预制菜行业永远无法洗脱污名;作恶者不除,真正的良心企业永远无法前行。

而当下的预制菜行业,需要的正是一场除恶务尽的“刮骨疗毒”,此次劣质“梅菜扣肉”的曝光恰如给出的第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