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是我的零食,你不要吃哈!”
“这是我的玩具,为什么要分给你呢?”
“我最喜欢这个,你去玩其他的玩具呗。”
“妈妈,我只想让你陪着我,别陪着妹妹了,好不好?”
育儿路上,总是会遇到孩子各式各样的“占有欲”。有对玩具的独占,有对食物的挑剔,也有对父母陪伴的独占……
在很多父母看来,孩子的“占有欲”是自私的表现,是个特别不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当孩子表现出“占有”情绪的时候,就会加以制止。
孩子的占有欲,真的是非改不可的坏习惯吗?
怎么说呢?占有欲,谈不上什么坏习惯,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
这么说吧,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占有欲”极为旺盛的阶段,这是他们对自我认知和世界认知的一种表现。
在孩子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慢慢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开始衍生出自我意识。通过占有物品、空间,或者父母,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因此,占有欲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需求,父母不必过于焦虑和担忧。只需要耐心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快速认识自我,慢慢走出来就好。
身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占有欲,理解背后复杂的心理变化。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很难理解物品的共有属性,以及社交规则,从而产生强烈的占有欲。等到年龄稍大,懂得物品归属权之后,占有欲心理就会慢慢消失。
正确面对孩子的占有欲,很重要
既然每个孩子都可能会出现占有欲心理旺盛的阶段,那父母就要学会正确面对,保持基本的冷静和理智,很有必要。
一定要记住,不可出现反应过激和过度溺爱的情况,要不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他们日后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也有影响。
1、尊重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表现出占有欲时,父母首先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理解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占有欲,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引导孩子分享
父母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合作。让他们明白:分享,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友谊,而不是独自占有。
3、建立规则意识
教育途中,要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早早学会玩具轮流玩和公共物品大家用这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和尊重他人的权益。
4、学会换位思考
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若是他喜欢东西被其他小朋友占有,会是怎样的心态?只有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让孩子慢慢戒掉占有欲,培养出更多同理心。
趁此契机,培养孩子的情感智慧
聪明的父母会发现,每当孩子出现自己认为不好的习惯时,就是天赐的教育良机。正视孩子占有欲的同时,还可以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趁机培养孩子们养成好的品质。
首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既然孩子很喜欢某些玩具、物品,那就让他承担整理这些物品的责任,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此激发他内在的责任感。
父母一定要“狠心”,要给孩子机会去尝试,哪怕他们年龄小,哪怕他们做的不好,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次: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在陪孩子制定行为准则后,很多父母就以为坐等就可以,其实不是。孩子的好奇心太重,需要父母在旁边多督促,才能完成这些准则。
而监督孩子的过程,可以让他们慢慢学会自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直到最后,孩子可以独立完成这些事情,不需要父母从旁协助。
再次: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要是担心孩子因为占有欲而变得自私,那就鼓励他们多去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交聚会,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沟通。
当孩子的社交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该如何分配物品,并且学会适应和尊重他人的需求。
最后: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有一部分孩子的占有心里未能得到满足时,就会表现得焦虑、烦躁,各种发脾气。这时候,别急着去安抚孩子,更不要急着去满足他们。
等到他们发泄完情绪后,在认真的告诉孩子:下一次,要学会管理情绪,通过深呼吸,或者求助的方式,而不是哭闹。
结语:占有欲,是孩子成长路上必经的过程,父母要学会理解,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样才能让他退去占有心理,变得优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