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展示(展示最后定型的原创试题。排版应规范,题干材料标明出处)

1、【选择题】在匀强磁场中,有一金属杆ab以速度v沿光滑平行导轨向右匀速运动,导轨的左端ed连接一电阻R。当杆ab运动到某一位置时,杆中的电动势为E,杆受到的安培力为F。若仅将杆ab的运动速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则杆中的电动势和杆受到的安培力将分别变为( )

A. 2E,2F B. 2E,4F C. 4E,2F D. 4E,4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非选择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根长为L的导体棒ab,其质量为m,电阻为R。导体棒所在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现给导体棒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₀,同时在导体棒右侧L处固定一质量为2m的绝缘小球C。当导体棒运动到与小球C碰撞前瞬间,立即将磁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大小不变。碰撞后导体棒与小球粘在一起共同运动。已知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磁场垂直,除导体棒的电阻外,其余电阻不计。求:

(1)导体棒与小球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2)导体棒与小球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导体棒与小球碰撞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

二、设计过程

(一)命题意图(可从知识、方法、思想、能力、素养、难度等六个维度阐述命题意图,不必面面俱到)

1、【选择题】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电磁综合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特别关注知识、方法、思想和能力的考查。通过本题,旨在检测学生对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洛伦兹力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电磁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非选择题】

本题旨在从知识、方法、思想、能力、素养和难度六个维度综合考查学生对电磁学、功能关系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通过设计一个涉及电磁感应、能量转化与守恒以及动量守恒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

(二)命题过程(立意与选材:基于命题意图,展示所选的原始素材来源、命题立意等;联系与搭架:怎么想,从哪儿出发;加工与调整:命题方法(详细过程,如用了命题中的什么方法)、演变过程(一稿、二稿、三稿……这样命制或改编的目的等)

1、【选择题】

原始素材来源与命题立意本题以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为基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命题。素材来源于高中物理教材和相关习题集,通过重新组合和改编,形成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命题立意在于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联系与搭架本题从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两个知识点出发,通过设定具体的物理情境,将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问题设计注重从基础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电磁现象的本质。

加工与调整在命题过程中,我采用了改编和重组的方法,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最终形成了本题。在改编过程中,我注重保持问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尽量使问题贴近实际,具有现实意义。

2、【非选择题】

原始素材来源与命题立意本题素材来源于高中物理电磁学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一个包含电磁感应和碰撞过程的物理情境,将电磁学、功能关系和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命题立意在于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系与搭架本题从电磁感应现象出发,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并与另一物体发生碰撞的物理模型,将电磁感应、能量转化与守恒以及动量守恒等知识点联系起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导体棒的运动过程、能量转化情况以及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关系,从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加工与调整在命题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重组和难度调整的方法。首先,将电磁感应、能量转化与守恒以及动量守恒等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考查点。其次,通过调整问题的表述和条件设置,使问题更具挑战性和实际性。在多次修改和调整过程中,我注重保持问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三、试题评析 (1.定性分析与定量估测。从学科的角度对试题的教育、教学的价值进行。重点从考查的知识点、思想方法、能力、核心素养去评析等,重点是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2.创新点描述与分析。角度:题干材料设置…创新/设问考查角度…创新/题型选择…创新/考查维度…创新/设问形式…创新等)

1、【选择题】

定性分析与定量估测: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公式以及欧姆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和公式的应用。通过问题的设置,考查了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对电动势和安培力与速度关系的理解。

创新点描述与分析本题的创新点在于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两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通过设定具体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电磁现象的本质。同时,问题的设问角度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非选择题】

定性分析与定量估测:本题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考查了学生对电磁感应、能量转化与守恒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计算导体棒与小球碰撞前的速度大小,可以估测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掌握程度。通过计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可以进一步检验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最后,通过计算碰撞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可以考查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创新点描述与分析:本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题干材料设置创新,通过构建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并与小球发生碰撞的物理模型,将电磁感应、能量转化与守恒以及动量守恒等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设问考查角度创新,通过设问导体棒与小球碰撞前的速度大小、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以及碰撞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等问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题型选择创新,采用非选择题的形式,增加了问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

四、解答分析

(一)思路分析(本题的结构化思路(思维链),解题的三个思维层次:一般性解决、功能性解决、特殊性解决。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易错点:题中隐含条件,关键点:基本模型、通性通法)

1、【选择题】

本题的结构化思路主要围绕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力公式展开。解题的三个思维层次分别为:一般性解决(理解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力公式的基本含义和应用);功能性解决(运用这些公式分析具体物理情境中的问题);特殊性解决(针对本题的具体条件,得出正确的答案)。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是运用物理公式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易错点在于对电动势和安培力与速度关系的理解,需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条件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2、【非选择题】

本题的结构化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过程,求出碰撞前的速度;其次,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关系和能量转化情况,求出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最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碰撞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题中隐含条件(如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和关键点(如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对导体棒运动的影响)。

(二)解法呈现(注明标准答案及详细解析、评分标准;方法延伸)

1、【选择题】

标准答案及详细解析: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电动势E与速度v成正比,即E = BLv。当速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电动势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即E' = 2E。根据安培力公式,F = BIL,其中电流I与电动势E成正比,即I = E/R。因此,当电动势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即I' = 2I。所以,安培力F' = BIL' = B * 2I * L = 2 * 2F = 4F。故正确答案为B。

评分标准:能够正确运用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力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的,给满分;能够正确运用公式但计算错误的,酌情给分;未能正确运用公式或思路不清的,不给分。

方法延伸:本题还可以通过动量定理或能量守恒等方法进行求解,但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力公式是最直接和常用的方法。

2、【非选择题】

标准答案及详细解析:

(1)设导体棒与小球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BIL=ma
−BL*BLv/R=ma
解得:v=maR/B2L2
由于初速度为v₀,根据动能定理,有:
1/2mv2−1/2mv02=−W安
其中,W为安培力做的功。由于安培力做功与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相等,即W安 = Q,且Q = I²Rt,结合之前得到的电流表达式,可以求出Q,进而得到v的表达式。

将上述结果代入,得到碰撞前的速度v的表达式。

(2)设碰撞后导体棒与小球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 (m + 2m)v'
解得:v′=3v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等于碰撞前导体棒的动能减去碰撞后导体棒与小球共同运动的动能,即:
ΔE =1/2mv2−1/2(m+2m)v′2
将v和v'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即可求出ΔE。

(3)碰撞后瞬间,导体棒与小球粘在一起共同运动,设此时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 + 2m)a'
由于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碰撞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此碰撞后瞬间无外力作用,故F = 0,从而a' = 0。

评分标准:

①正确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并能正确代入相关参数求解的,得满分。

②能正确分析物理过程,但计算过程中出现小错误的,酌情扣分。

③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或未能正确应用相关定律求解的,得分较低。

方法延伸:
在求解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图象法来辅助分析导体棒的速度变化、安培力做功以及能量转化情况,使解题过程更加直观和清晰。

五、命题拓展 (还能怎么改编,方案 1:条件强化,方案 2…… 最好有改编完整的试题与简解,若没有可以考虑提供改编思路…… )

1、【选择题】

方案一条件强化可以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强化,例如改变磁场强度、电阻值或导轨的倾斜角度等,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方案二题型变换可以将本题改编为填空题或计算题,通过改变题型来考查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不同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非选择题】

方案一条件强化可以进一步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例如改变磁场的分布(如非匀强磁场)、增加导体棒的数量或改变碰撞的类型(如非弹性碰撞)等,以考查学生在更复杂情境下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方案二型变换可以将本题改编为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通过提供多个选项或空格,让学生选择或填写正确答案。这种题型变换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解题速度。

六、命题反思

在命题过程中,我力求保持问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我也注意到了问题的难度和梯度,以确保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设计综合性的物理情境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然而,在命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问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在今后的命题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和提高命题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