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武夷山:生态茶园开出油菜花,茶产业向“新”而行

三月时分,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里,油菜花开得正旺。

武夷山首席岩茶厂负责人杨文春时不时会去巡园,“燕子窠生态茶园的特色是套种油菜和大豆。”去年11月播种的油菜,如今已是一片金灿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窠生态茶园里油菜花开得正旺 黄望巧 摄

武夷山市现有茶园面积14.8万亩、涉茶人员12万,2023年干毛茶产量2.51万吨,产值27.68亿元,茶产业税收达2.13亿元,同比增长71%,税收超千万的茶企突破6家……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信心。

这样的信心,源自于对“三茶”统筹重要指示的深入贯彻落实,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三年来,武夷山市坚持文化赋魂、产业赋能、科技赋智,“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正越写越精彩。

“茶文化客厅”里飘茶香

在星村镇前兰村南山下的茶言精舍里,武夷茶艺非遗传承人、茶言精舍创办人叶灿在等待来自四川雅安的一拨客人,他们为调研“三茶”统筹发展而来。作为武夷山茶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叶灿明显感觉到,大家对茶文化重视程度的变化。

在“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提出之前,“武夷山的茶企偏重做销售,很少用文化来宣传产业。”叶灿还记得多年前参加一次会议,茶文化的代表只有3家,“现在,武夷山的茶文化企业越来越多了,茶文化行业的发展备受瞩目。”

当大家都在卖茶,忽视了茶文化的时候,叶灿早早就做起了茶文化的普及工作。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一生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讲好茶故事,展现武夷山茶文化的魅力。叶灿把茶文化的“朋友圈”越做越大,在商业洽谈、招商引资会里,加入了沉浸式的茶文化体验。以茶会友,通过打造“武夷茶客厅”,让更多人在“喝茶这件小事”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和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夷精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闽北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的标杆企业,香江茗苑充分挖掘“在地文化”,针对中小学生、成年人等不同人群,推出研学、职业技能培训等茶文化体验项目。武夷山香江茶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杰春介绍,“我们更注重游客的体验感,设有采茶、制茶、茶艺、审评等6个项目。”

“动手的茶文化”,让大家能够全方位感受茶的与众不同。

茶文化不仅在国内香,还要走向国际。叶灿的小孩计划出国留学,“要让孩子把茶文化带出去。” 而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也把文化放在了首位。武夷星在36个国家组织了78个国际志愿者开展茶文化的推广工作,文化无国界,武夷星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茶文化走得更远。

茶产业链里显信心

连日来,武夷山燕子窠“三茶”统筹馆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预计在3月22日前正式对外开放,集中展示武夷山“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绿色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近三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三茶’统筹重要指示,大力实施延链补链扩链工程,围绕做好茶、做真茶、做老百姓喝得起的茶,注重提升茶品质、品味、品牌,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武夷山市副市长、市委办主任邱敏表示。

作为“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策源地,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三茶”统筹工作专班,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组”,负责做好“三茶”统筹相关工作。同时相继出台《武夷山市“三茶”统筹创新推进行动方案》《武夷山市茶园控肥控药十条措施》等文件,扶持、规范产业发展。邱敏表示,武夷山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实施产业链工程,全面推动“三茶”统筹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窠生态茶园春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产业发展的成效,最直观反映在茶农的信心上,星村茶香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邱卫东对此感悟颇深。刚开始只有20家茶企加入合作社,而这些年已经发展到了100多家,同时还在不断增长中。合作社不仅在生产端加强茶园的生态管理,稳定茶叶品质,设立茶山管理组、巡山组等;还在销售端下功夫,由正谷溪香负责市场开拓,合作社成员单位多了一个专业的销售渠道,“大家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133亿元,这是武夷山茶业全产业链的产值。从武夷茶、武夷水到武夷器,武夷山茶产业链在不断拉长延伸。

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标准的规范。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参与编制了地方标准《茶文化 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和团体标准《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茶具》。这些标准的发布应用,是一种创新突破,也将对茶叶生产起到指导意义。

生态茶园里开出油菜花

早在2018年,杨文春就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廖红团队的指导下,实行“无化肥无农药+套种”的管理模式。茶园里套种油菜和大豆,秋季播种、春季开花,茶园里开出了油菜花。

“生态茶园模式不仅改良了土壤,还提升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一亩茶园相当于一亩竹林产生的碳汇效益……”看起来“高大上”的碳汇话题,其实和武夷山的一个普通茶农也有着联系。对于杨文春来说,那就是他的茶叶精制率和优制率在稳步上升。

武夷山市大力实施绿色生态茶园建设工程,重点推广茶园土壤环境优化技术、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模式。2023年建成绿色生态茶园示范片1.56万亩,累计建成绿色生态茶园13.26万亩。

除了非遗传承人这重身份,刘国英还是福建省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之一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给茶农做技术培训。”三年来,刘国英的工作量虽然增加了,但他的成就感更强了。最近,他去燕子窠看了看油菜的长势,回答了茶农关于“今年茶叶行情如何”等问题。刘国英表示,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力度和范围都在提升扩大,同时深入全产业链,提高研究创新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茶园风光 黄望巧 摄

2022年,南平市首次发布《武夷岩茶的品质化学与健康养生功能白皮书》,科学系统阐述了武夷岩茶的成分。《白皮书》由院士专家跟权威机构正式发布,是科技赋能茶产业,对于提升武夷山茶的品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茶农茶企自主研发的热情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中,比如泡茶机越来越先进了。使用智能泡茶机,只需将茶叶放入机器,启动开关,机器就能自动识别茶叶种类,匹配相应的泡茶模式,三四十秒后就能喝到一杯风味标准的好茶。

山水之间一壶茶。武夷山的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正在蓬勃发展,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