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李永斌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马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一件石质浮雕,描绘了一位年轻人面带忧郁,靠坐在德尔斐神庙中,似乎在祈求庇护,或等待审判。这是俄瑞斯忒斯,阿伽门农之子,他的与命运、诅咒的悲剧故事广泛流传于古希腊,直至古罗马与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描绘俄瑞斯忒斯在德尔斐的浮雕(约1-2世纪)

古希腊人最爱探讨命运。命运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却能主宰世界,掌握开端,宣告终结。在古希腊人看来,命运女神手中的丝线牵系万物,人类乃至众神无不受其摆布。然而,古希腊人并不认为“命中注定”的便是一道无法打破的壁垒,在痛苦挣扎与淋漓鲜血中,人类仍有反抗的权利,仍有在晦暗中改变前路的力量。所有命运之中,人类最渴望逃离、最渴望与之对抗,却屡屡失败,陷入悲惨终局的一种,被叫做“诅咒”。

阿伽门农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是迈锡尼国王,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军统帅,却也有另一重身份:他是背负多层诅咒的坦塔罗斯家族的后人。坦塔罗斯因烹子宴请诸神而被罚入地狱,此后历代均背负血肉相残的血咒。他的儿子(死后被诸神复活)为娶妻求助于赫尔墨斯之子米尔提罗斯,事后却又出尔反尔将其杀死;他的孙子,阿特柔斯与提厄斯忒斯兄弟又为权力相互残杀,一次次加深了这一诅咒。到阿伽门农这一代,阿伽门农为求舰队顺利出航而献祭亲生女儿,为其妻所恨,导致自己在十年征战凯旋后在家中被杀。其子俄瑞斯忒斯为父报仇杀死母亲,将这个家族血亲相残的悲剧推向高潮。然而这一诅咒也随俄瑞斯忒斯被雅典娜宣判无罪而告终,无数牺牲之后,这场涉及几代人的悲剧最终画下句点。

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聚焦于这一家族诅咒的末尾,叙述了阿伽门农被妻子所杀,俄瑞斯忒斯为父弑母遭审判的过程。这三部剧展现了一出悲情的“家族伦理大剧”,遍布鲜血、背叛、死亡与绝望。然而,在迈锡尼王宫里、在俄瑞斯忒斯的奔走中,我们仍能看到人类反抗命运的呼告声,虽然诸神牵扯其中,但所体现出的是完全属于人类的故事,表现出的是属于人类的真实感情,也因此成为后世艺术家所钟爱的主题。

01

血债与命运:俄瑞斯忒斯弑亲

故事开始于阿伽门农领军前往特洛伊战场之前。阿伽门农为平息阿尔忒弥斯女神的愤怒,平息海上风暴,预备将女儿伊菲革涅亚杀死祭神。在得知需献祭女儿才能换军队平安出航时,阿伽门农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若要不服从,命运自然是苦;但是,若要杀了我的女儿,我家里可爱的孩子,在祭坛旁边使父亲的手沾染杀献闺女流出来的血,那也是苦啊!哪一种办法没有痛苦呢?我又怎能辜负联军,抛弃舰队呢?

然而,阿伽门农最终选择了献祭女儿。尽管根据另一位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说法,伊菲革涅亚并未死亡,而是得到阿尔忒弥斯的怜悯,成了她的祭司。可女儿被带走献祭,生死不知,这就埋下了阿伽门农之妻克吕泰涅斯特拉怨恨他的祸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的争吵

十年之后,阿伽门农凯旋归来。迈锡尼举国欢腾,然而,内心被仇恨占据的克吕泰涅斯特拉却决心复仇。她假意迎接归国的丈夫,却伙同情人,阿伽门农的堂兄弟埃吉斯托斯,预备在家中将其杀死。最终,在凯旋宴席之后,阿伽门农被克吕泰涅斯特拉及埃吉斯托斯刺死在浴缸中。克吕泰涅斯特拉认为,这是阿伽门农应得的惩罚:

他公开地杀死了我给他生的孩子,我所哀悼的伊菲革涅亚。他自作自受,罪有应得,所以他不得在冥府里夸口;因为他死于剑下,偿还了他所欠的血债。

克吕泰涅斯特拉的话点明了这场悲剧的中心,即“血债”。阿伽门农杀死至亲之人,理应血债血偿,被至亲之人杀死。复仇是人类社会法律成熟之前所奉行的解决仇恨的通行法则,复仇的历史演变往往经历个体无组织活动,氏族、胞族的组织复仇,以及较为成熟的法律惩处三个阶段。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进行的复仇被称作血亲复仇,在城邦法律成型之前,这是复仇最主要的表现方式,结果也最为惨烈。血亲复仇被看作是神圣的至高义务,正因如此,以血亲复仇为题材的悲剧尤能显示剧烈的冲突。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一样,“血债”的阴影始终伴随这个家族,既笼罩着阿伽门农的先祖,也笼罩着阿伽门农与克吕泰涅斯特拉。克吕泰涅斯特拉未来将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也同样是一种“血债”。

母亲杀死父亲的时候,俄瑞斯忒斯还是一个少年。阿伽门农死后,迈锡尼的权柄落于克吕泰涅斯特拉及情人埃吉斯托斯手中,俄瑞斯忒斯被姐姐厄勒克特拉送出宫去,在流亡中长大成人。多年后俄瑞斯特斯与挚友兼表亲皮拉德斯回到故国,在父亲墓前与姐姐相认。俄瑞斯忒斯受到阿波罗神的鼓动,虽然内心存有挣扎,仍决定为父报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风时期(公元前8-6世纪)的瓶画:阿波罗净化俄瑞斯忒斯,画面正中为阿波罗用猪血净化俄瑞斯忒斯,画面左方,克吕泰涅斯特拉的鬼魂试图唤醒复仇女神

原来杀死阿伽门农后,克吕泰涅斯特拉始终心绪不宁,夜夜噩梦。释梦人解释这是阿伽门农鬼魂报复的结果,于是克吕泰涅斯特拉打发女儿厄勒克特拉和宫女到阿伽门农的墓前祭奠,正好为姐弟俩创造了相认的机会。厄勒克特拉接受了复仇的建议,将这命运悲剧推向了高潮,因为血咒的阴影笼罩着这个家族,除了流血,任何祭奠与弥补都无法补偿血债,正如剧中所唱道:

即使一个人把全部家财都拿来偿还血债,也是枉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中期)的瓶画:俄瑞斯忒斯与皮拉德斯杀死埃吉斯托斯

于是,俄瑞斯忒斯谎称自己已死,与皮拉德斯一同扮成异乡人进宫报丧。埃吉斯托斯受到蒙蔽,未携带武器便来会见二人,即刻被杀死。俄瑞斯忒斯与克吕泰涅斯特拉母子相认,展开了一场争辩,争辩过后,俄瑞斯忒斯杀死了母亲:

俄瑞斯忒斯:你杀了我的父亲,还想和我共同生活吗?

克吕泰涅斯特拉:儿啊,事情一半怪命运。

俄瑞斯忒斯:那么你的死也是命运的安排。

克吕泰涅斯特拉:我把你送到盟友家里,不能算抛弃。

俄瑞斯忒斯:我羞于明白地责备你。

克吕泰涅斯特拉:不必,你且这样述说你父亲的荒淫吧。

俄瑞斯忒斯:你安坐在家里,不能谴责那苦战的人

克吕泰涅斯特拉:儿啊,你好像定要杀你的母亲。

俄瑞斯忒斯:是你自己杀自己,不是我杀你。

克吕泰涅斯特拉:你要当心,谨防那些替母亲报仇的忿怒的猎狗(指复仇女神)

俄瑞斯忒斯:要是我就此住手,我怎能躲避那些替父亲报仇的猎狗?

俄瑞斯忒斯:是我父亲的命运注定了你的死亡。

从历史发展来看,这段对话展现了母权制的衰落与父权制的兴起,也体现出了家庭与城邦间的伦理冲突。先前阿伽门农为国家利益献祭女儿已经表现出了这几点,如今在俄瑞斯忒斯身上再次体现。如尼布尔所说,“在国家和家庭的冲突中不存在简单的解决办法,这种冲突通常以男女的冲突来象征,女方代表着与政治群体对立的家族血缘群体”。克吕泰涅斯特拉杀死了身为国君的丈夫,破坏了既定秩序,势必受到惩罚,只是在这幕悲剧中,这一任务落在了她的亲生儿子手中。

单从悲剧角度来讲,俄瑞斯忒斯的挣扎则依然表现出了命运对人类的摆布,以及家族血债的轮回。俄瑞斯忒斯为父弑母,很快遭到复仇女神的报复与追赶,痛苦不堪,再度陷入诅咒的阴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瑞斯忒斯遭复仇女神追赶

(法)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1862

俄瑞斯忒斯居于画面正中,三名复仇女神纠缠着他,手指其刺入母亲胸膛的短剑

为摆脱诅咒,从既定的命运中逃离,俄瑞斯忒斯求助于阿波罗,又经由阿波罗之手求助于智慧与公正之神雅典娜。有关俄瑞斯忒斯一案,神明们的反应十分有趣。阿波罗掌管历来被古希腊人视作权威的德尔菲神谕,却不敢直接从复仇女神手中保护俄瑞斯忒斯,雅典娜同样认为事关重大,不应单独决策,遂组织雅典人组成的法庭对俄瑞斯忒斯进行审判:

这案件既然落到这里,我将选派陪审员,让他们发誓公正地判决这件杀人案,我要使这审判成为永久的制度。

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古希腊戏剧中,本身就意味“人的意识”,即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神的谕旨不再能代表一切,面对涉及人伦的大案,神也要小心行事,要顾忌人类的反应及未来的影响。这本身就体现出了古希腊人对既定命运的再思考与反抗,“人的意志”盖过了“神与天命”。这么来看,俄瑞斯忒斯最终会被判无罪,摆脱家族诅咒,也不会让人感觉意外了。

对俄瑞斯忒斯的审判是《报仇神》一剧的中心。雅典娜充当审判长,俄瑞斯特斯是被告,阿波罗是辩护人,复仇女神们充当公诉人。最终陪审员两边的票数相当,最后关头,雅典娜投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票,宣判俄瑞斯忒斯无罪:

我不会更重视一个杀死丈夫、杀死家庭的守护者的妇人的死;即使判决的票数相等,俄瑞斯忒斯也是打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瑞斯忒斯在帕拉斯·雅典娜祭坛上避难

(法)埃米尔·胡古林 1872

展现一位疲惫而痛苦的年轻人形象,怀抱雅典娜的小神像,祈求庇护与审判

在故事的最后,雅典娜又安抚了愤懑不平的复仇女神。复仇女神们接受了结果,选择留在雅典,成为城市和人民的保护者和监督者,她们的名字也从厄里倪厄斯改为欧墨尼德斯:

我接受邀请,同帕拉斯(雅典娜)住在一起,不再不尊重这城市,全能的宙斯和阿瑞斯把雅典当作众神的堡垒,它是保护希腊神祇的祭坛的可爱法宝。我为它祈祷,慈祥地预告,灿烂的阳光将催促那维持生命的有益的福利从地里迅速生长出来。

从这些段落,也可以看出父权制对母权制的取代。然而父权制并非将一切母权制的因素都消灭殆尽,而是将其融入了新的体系之中。以复仇女神为代表的旧体系接受新秩序,同时也象征着这一段血亲诅咒的终结。对俄瑞斯忒斯与全体人类来说,也象征着他们冲破了命运,在与神明的交易之中,在无尽的悲歌之中,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02

悲剧的力量:古代艺术作品的呈现

古希腊悲剧的主题总会聚焦于“人”,它们展现人类的悲歌,人与神的关系,人的命运及人的矛盾与挣扎。这些永恒的经典主题和特点也同样在古希腊的造型艺术中得到体现,并深刻影响了罗马造型艺术及后世西方艺术。古希腊造型艺术以“人”为主,以人的形象来刻画神,同时注重对动态场景的描绘,人物动作流畅,也注重对人物肢体线条、肌肉轮廓的刻画,表现力量与美感。俄瑞斯忒斯的故事便是古希腊人所钟爱的一个主题,在瓶画上表现最多。瓶画是古希腊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多为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反映了战争、狩猎、生产、家庭、娱乐、体育等多样场景,具有很强戏剧性。

到了罗马时代,造型艺术进一步精进。罗马人建立了远超希腊疆土的强盛帝国,更广阔的疆土、更强盛的国力,给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公元前1世纪后,罗马艺术取代了希腊艺术,处于主导地位。罗马艺术从题材到风格都深受希腊影响,早在罗马帝国建立之前,罗马文化就已经吸收了包括希腊神话在内的诸多希腊文化,只要有罗马人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希腊神话相关的艺术作品。但罗马艺术也发展出了自身特点。罗马造型艺术更具世俗化,风格更加写实,比希腊艺术更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罗马人追求风格上的壮丽与装饰性,更加细腻与复杂,更具表现力,他们更爱用大理石雕出细腻的纹路,或用独具特色的湿壁画,展现鲜活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厄勒克特拉与俄瑞斯忒斯(公元前1世纪):雕塑纹路更加细腻,人物动作神态更能体现个性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瑞斯忒斯杀死克吕泰涅斯特拉(1世纪)石棺浮雕

与希腊作品相比,罗马艺术显得更为“精致”,人物肌体的刻画更为细腻。同时可以看出,在罗马人描绘俄瑞斯忒斯故事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诸神的影子。无论是俄瑞斯忒斯与胞姐重逢、与好友并肩站立还是弑母现场,乃至坐在德尔斐沉思,画面的主题都是“人”,而非神明。这说明随着历史发展,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更重视“人”的作用与价值,罗马的神明崇拜也更具“功能性”。这样一来,罗马会发展出兼容各方神明的万神殿,以及政治性更强,人物特征更加明显,与神像类似的政治人物、皇帝雕像,也就不足为奇了。

03

“人”的尊严:文艺复兴与近现代艺术作品

文艺复兴开启了西方人对古典世界的回望。在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名号下,西方近现代艺术家将新时代的艺术风格及诉求,与古典造型艺术的题材及呈现方式结合起来,构造了更多样、更生动的艺术作品。

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作品依旧以基督教主题为主,随着西欧世俗化进程加深、宗教改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古典故事重新成为艺术家青睐的主题。艺术家们的表达相互之间存在异同,却都会在微小的表现中包含着“人的理想”。俄瑞斯忒斯与阿伽门农家族的悲剧,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创作题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献祭伊菲革涅亚

(法)弗朗索瓦·佩里耶 1633

即将被献祭的伊菲革涅亚居于画面正中,参加仪式的男性亲属居于画面后方,面露伤悲。画面上方,怜悯少女命运的阿尔忒弥斯送来一只母鹿,预备用它代替伊菲革涅亚受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刺杀阿伽门农

(法)皮埃尔·纳西斯·盖兰 1817

克吕泰涅斯特拉居于画面正中,手握短剑,情夫埃吉斯托斯在身后怂恿她采取行动,十年征战返乡的阿伽门农正在内室休息,对命运浑然不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瑞斯忒斯杀死埃吉斯托斯与克吕泰涅斯特拉

(意)贝尔纳尔迪诺·梅 1655

俄瑞斯忒斯居于画面正中,正挥刀刺向母亲,埃吉斯托斯已在他身下殒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吉斯托斯与克吕泰涅斯特拉被谋杀

(法)查尔斯-奥古斯特·范登·伯格 1823

(与悲剧情节有出入)克吕泰涅斯特拉倒地身亡,画面右方,赶来的埃吉斯托斯受到惊吓,俄瑞斯忒斯与皮拉德斯位于画面左方,用手指出了自己的罪行

这些近现代作品多捕捉某一瞬间,将片刻之间的动态画面定格下来,展现了人的痛苦纠葛与戏剧性场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与古希腊悲剧展现了人性的纠葛、痛苦与挣扎、对命运的反抗和无尽的斗争,体现出的人本主义精神与近现代艺术家们想要追求的自由、反抗、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的精神不谋而合,因此成为他们争相创作的主题。这一来自古典世界的“人的悲剧”也由此穿越时间,穿越了各个年代,通过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作者:李永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 李永斌:《从血亲复仇看古希腊伦理冲突——以《欧墨尼德斯》为中心的考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著,万俊人主编:《人的本性与命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