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212)

国军中将——杨麟

杨麟(1903-?),号谷九,四川铜梁(一说成都)人。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毕业,上海复旦大学文科肄业。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历任军校教导一团第三连见习官、代理排长,参谋,军校政治部科员,1925年9月,军校筹备校史编纂会,兼任编纂员。

1926年任教导师第三团辎重队队长,后任第二师团党代表。中山舰事件后,任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同年4月,奉蒋介石命令,由杨麟和李正韬接办原由李之龙负责的黄埔一期同学录的编制付印工作。5月,蒋介石酝酿成立黄埔同学会,取缔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两派组织,杨麟是黄埔同学会筹备委员之一。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

1927年5月,当选为黄埔同学会执行委员,调任蒋介石的机要秘书,由政治部秘书方其道(鲁迅笔下《纪念刘和珍君》的刘和珍未婚夫)代理政治部主任。同年7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原黄埔军校改名)改组政治部,戴季陶任政治部主任,杨麟任组织科长。

8月,蒋介石宣布下野,于9月东渡日本,杨麟做为蒋介石的秘书随蒋赴日。一个多月后,蒋介石从日本回国,杨麟并未随行回国,而是进入日本陆军经理学校学习。

1931年回国后,任军政部军需署中校服务员,1932年6月,任第九师军需处上校处长。1935年10月任第九师二十五旅(旅长张琼)上校副旅长。

1936年调任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秘书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贺衷寒)副厅长,1939年,贺衷寒辞去第一厅厅长的兼职,专任政治部秘书长,杨麟接任第一厅厅长。后又兼任中央训练团军事政治教官研究班(主任张厉生,实际负责人贺衷寒)教务组长,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训育干事等职。1940年任军政部粮秣司处长,后任副司长。

1941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粮食部,杨麟调任粮食部(部长徐堪)军粮司司长。后历任军政部军粮总局中将局长,后方勤务司令部参谋长。

1945年参加了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

1946年任联勤总部第一补给区(司令富文)中将副司令,1947年1月,第一补给区司令部奉命由沪移至徐州,在上海成立第一补给区司令部上海指挥所,杨麟兼任指挥所中将主任。

1948年以后经历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