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又是一年巾帼正红。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她们用奋斗书写青春,用实干绽放芳华,用奉献传递希望……她们用女性独有的温柔与坚韧书写责任和担当。3月3日,全国妇联在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30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200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河北共有10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6个单位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让我们一起倾听她们的故事,领略她们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洪波,河北省蔬菜领域学术带头人、河北省科技特派员,河北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教授,她带领团队在多地开展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每年近2/3的时间带领团队奔走在设施蔬菜生产一线。

高洪波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跑到田埂上感受植物生长、看果树开花结果。1995年,她考上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从此便与蔬菜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90年代,受气候条件限制,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蔬菜品种比较单一,基本是白菜、土豆和萝卜,像番茄、黄瓜、豆角一般都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稀罕物。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蔬菜在北方的冬天里照常生长呢?当时还没出校门的高洪波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进行设施蔬菜和无土栽培研究。

从风华正茂的小姑娘到河北省设施农业科学的科研带头人,从南京农大博士到母校的园艺学院教授……高洪波一如既往地操心着市民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子”。

“生产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研究的方向就在哪里。”多年来,高洪波坚持“科研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原则,针对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研发了多项设施农业实用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定兴县龙华村华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出现种植了5个月且挂果的西红柿植株大面积枯死的问题,种植户急得晚上都睡不着觉。高洪波和团队成员经过反复试验论证,终于找到了病害源,依靠多年的科研实践经验,决定采用砧木嫁接的办法解决。她们在全国搜集了16个番茄专用砧木,经抗病、抗盐、抗逆等筛选,终于选出了2个抗性达95%以上的品种,在基地试验示范取得了成功。“高老师这样的专家接地气,能真正解决我们头疼的问题。”高洪波也因此被当地乡亲们称为“蔬菜女神”。目前的龙华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发展设施农业5万亩,产业年增收近5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洪波(中)在进行设施口感型番茄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效果调查

近年来,高洪波一直为设施农业建设和规模化生产提供跟踪技术支持。夏季的坝上,张北县郝家营乡现代设施农业园区,连片的4200亩蔬菜大棚里生机盎然,西瓜、冰菜、茼蒿长势喜人。这个园区开创了坝上设施农业数字化先河,也是目前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

2021年,园区建设启动时,高洪波带领团队科学指导,采用区块链和数字化技术,规划了智能化水肥站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使机井数量从180眼减少到55眼,并实现了大棚环境数据远程实时监测和薄膜自动卷放。郝家营乡乡长庞建民介绍说,“园区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受益,成了张北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核心,带动所在村增收664.18万元,带动郝家营乡17个村集体增收450.75万元,创造就业机会2360个,人均增收7826元。”在高洪波的努力下,多年帮扶的20多个合作社、驿站、企业成为各地现代农业典型示范基地。

河北省是全国地形最丰富的省份,这也决定了河北省设施结构和蔬菜品种的多样性。多年来,高洪波走遍了省内设施蔬菜主产县和龙头企业,掌握了当地设施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设施结构设备发展趋势、栽培模式特点等,深入剖析制约我省设施蔬菜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为河北省发展设施蔬菜出谋划策。

一蔬一果、一餐一饭,说来平常,却事关国计民生。在设施蔬菜发展中,融入科技、绿色、质量、品牌,拼搏实干、敢于担当,为河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为丰富京津冀菜篮子、果盘子不懈奋斗——这是高洪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