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拆迁”,曾一度被视为“一夜暴富”的代名词,当一栋栋房屋被画上红色的“拆”字时,往往意味着巨额补偿款的降临,无数人因此一夜之间跃升为“富豪”。

从2008年起,我国开启了棚户区和老旧小区的大规模拆迁改造工程,至2015年达到高峰,其中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犹如催化剂,极大推动了拆迁工作的进程。

以郑州市为例,在2000年到2015年期间,仅用5年时间,便完成了627个城中村的棚户区拆迁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审视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现状后,在2018年以后,国家开始审慎调整政策方向,大幅度削减棚改项目规模,并大力推行旧改政策。这意味着许多老旧小区不再面临彻底拆迁的命运,转而迎来翻新改造的机会。

到了2022年,棚改新开工数量锐减至110万余套,与此同时,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数目激增到5万多个,显现出我国城市建设重心向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的转移。

一、“三大工程”接棚户区拆迁潮的背景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国家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三大工程”,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深入推动城中村改造。

这是基于对既有住房总量过剩、商品房与保障房结构失衡等问题的清醒认识,以及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居住需求的积极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叫停全国“拆迁潮”的原因

1. 住房数量过剩与结构调整需求:

随着住房总量的积累,阶段性过剩现象显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6亿栋房子,超过41%的城镇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房屋,有超过1.5亿套房屋处于空置状态,空置房占比达到了15%,这个数字在有的省份达到了20%-30%。

而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之间的失衡愈发严重,过度依赖拆迁新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

2. 对改善的住房的需求与现有住房品质不够之间的矛盾:在房屋供给方面,基本解决了“有无住房”的问题。但在需求侧,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从单纯“有房住”升级为追求“住好房”,期盼更好的居住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中央对房龄20年以上老小区改造的精细化对策

中央的指导方针下,对房龄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制定了分类处置方案。

一方面,对位于国家重点规划发展区域内的障碍性建筑,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改造价值较低的老旧住宅,将采取拆除重建的方式,具体涵盖四类区域:

一是纳入国家、地方各类规划的重要功能区和重点发展区域;二是位于各级重大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内;三是位于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区;四是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社会治理难等突出问题,或经相关部门评估亟需实施改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对不属于以上需拆除重建的大多数老旧小区,将着重于整治提升,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提升其居住品质,既拉动建筑材料、房屋装修、物流、基础建设、家居家电等相关产业发展,释放内需潜力,也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为城市建设注入崭新活力。

今年计划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致力于建设成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社区。进一步加强、完善对既有住宅水电气暖等管线、路网的升级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国家对房龄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采取棚改拆迁与旧改并举的战略,旨在全方位增加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这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不仅确保了小区业主能在更为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而且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随着城中村大拆大建的热度逐渐消退,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城市更新理念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