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届又迎来一则震撼消息:Mustafa Suleyman——AI独角兽公司InflectionAI的创始人、Google 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于今日宣布加入微软,担任微软AI业务的CE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一同加入的还有Inflection的联创和首席科学家Simonyan。

至此,半年前融资13亿美金、估值达40亿的AI新秀Inflection,三位创始人中已经有两位离开。仅剩的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将继续留在董事会。

Mustafa Suleyman的X主页信息已经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ustafa Suleyman的X主页信息已经更新

Suleyman早前是Google 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离职后于2022年初创立InflectionAI。

谈到Inflection,最出名的产品当然是Pi,一个主打陪伴、有同理心和同理心的对话机器人。

该产品推出后受到C端用户追捧,有数据显示,目前Pi的每日用户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Instagram。

去年下半年,Inflection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开始向AI底层拓展。

Pi的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i的页面

这家公司的明星程度从融资规模可见一斑。

2023年7月,Inflection 宣布完成13亿美金的新一轮融资,由微软、英伟达、比尔盖茨、LinkedIn 创始人Reid Hoffman 以及 Google 前CEO Eric Schmidt 领投,估值在40亿美金左右。

这在当时,是仅次于OpenAI的一笔融资。

据介绍,本次从Inflection离开后,Suleyman将向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汇报,并负责Copilot、Bing、Edge等一系列AI业务。

彭博社称,这次聘用是微软首次将消费者AI业务,放权给单一的领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始人离开,或因产品难以变现?

创始人离开,或因产品难以变现?

和Suleyman的官宣同期,InflectionAI也在自己的官网上宣布了一些新计划。

在这篇名为「The new Inflection: An important change to how we’ll work」的数百字声明中,Inflection表示,这家公司未来的计划是专注于AI Studio业务,为客户定制、测试和微调生成式AI模型。

Inflection的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nflection的声明

并且,作为这一计划的一部分,Inflection还宣布"将在微软Azure上托管Inflection-2.5,帮助把这一模型交到遍布各地的创作者手中"。未来,Inflection-2.5还会和其他云平台合作。

从去年下半年起,这家公司发家于AI应用层的公司开始在模型层频频发力。

2023年11月,Inflection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模型——Inflection-2,当时号称是全世界第二的LLM。

Inflection的最新大模型发布于今年3月初。当时这家公司声称,新发布的Inflection-2.5的能力能够和业界顶尖的OpenAI的GPT-4和谷歌的Gemini比肩。

Inflection模型对比GPT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nflection模型对比GPT4

但这依然不能掩盖,Inflection最受瞩目的产品依然是Pi。

这款产品在用户数据上体现出超高的粘性。

官方披露,Pi已经有100万日活跃用户和600万月活跃用户。这些用户与Pi交换了超过40亿条信息。

并且,人们与Pi每天对话的平均持续时间达到33分钟之久。其中,有1/10的对话每天持续超过1小时,约60%的人在任何一周与Pi交谈后,会在下一周返回。

Pi的用户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i的用户数据

一个更明显的对比是,Pi的每日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 Instagram ——根据Sprout Social的统计,Instagram 的用户平均每日使用时长为29分钟。

而如今随着创始人离开而发表的这篇声明,意味着Inflection之后的业务重点不会再是Pi,而会更偏向底层。

"我们为Pi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这一服务不会立刻改变,我们致力于保护用户的AI体验。"声明中,这家公司这样提及Pi的走向。

Inflection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nflection官网

彭博社报道,Suleyman认为Pi尽管吸引了包括微软在内的大量投资者兴趣,并拥有一百万日活用户,但是它并未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Satya找到Suleyman希望他加入微软。

显然,这位创业者做出了选择。

在最新的报道中,外媒形容Inflection"正在退出其Pi消费者聊天机器人项目,并转向向企业销售AI软件"。

对抗Google,微软的又一步棋

对抗Google,微软的又一步棋

这已经不是微软第一次想挖走顶级AI人才——在去年底OpenAI"宫斗门"时,Sam Altman和Greg Brockman也曾差点加入微软麾下。

在过去的一年里,微软CEOSatya Nadella一直围绕OpenAI的产品来改造微软的主要产品——如Bing、Copilot等。

可以说,在Google和其他公司的夹击下,Satya Nadella对OpenAI的数十亿美元投资,为微软提供了先行者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今竞争加剧,微软显然不能高枕无忧。

今年2月,Google推出了Gemini,这被认为是这家公司对OpenAI的回应之一。而且就在几天前,外媒称Google与苹果,这两家科技巨头正在就新型iPhone和Gemini的合作进行谈判。这一举动,很可能降低微软在智能手机上的想象空间。

并且,微软自己的消费者AI产品也存在问题。

今年2月,有用户称Copilot生成的回答令人感到不安和惶恐。对此,微软表示是用户故意操纵Copilot以生成其中一些回应。

但就在本月,又有一名自家工程师对外表示,微软在保护AI图像生成工具不被滥用和不产生暴力内容方面做得不够。

从这个角度看,Suleyman或许是帮助微软提升消费者AI产品效果的最佳人选——毕竟Pi主打陪伴功能,具备同理心、好奇心和安全性,还有100万日活用户的使用背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这类产品难以变现的情况下,依托大厂发挥已有经验,不失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在Suleyman官宣离职+就任信息后不久,Satya Nadella立刻转帖,在X上开启了欢迎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Satya Nadella的评论区已经有人开始膜拜这位微软的CEO,称这又是一次令人意想不到的“优秀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