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中国男篮对日本男篮的比赛过去已半个多月了。至今想起来,还是意难平。有媒体做了统计这说这是中国男篮自1936年奥运会之后,首次在FIBA亚洲及以上级别比赛输给日本。意难平,不全是因为88年未输日本的记录被破。主要是,这场球从头到尾,无论是开局大好比分领先时,还是比分胶着苦斗时,意识总在提醒,我们赢不了,最后果然是赢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后捋了捋,为什么中国队赢不了的意识这么强烈,那就是我们与世界篮球脱轨了,用句大白话讲,中国男篮的打法太老了。

打法太老,是篮球智商出了问题。整场比赛,日本队接球投,持球打,打的如行云流水;快攻得分,三分球终结屡屡斩获。而我们的控卫太爱运球了,进攻发起基本一样,先是中锋站桩式的在篮底落下,然后是控卫运球到前场,输送給中锋在篮下转身背打攻筐。好遥远啊,这是当年国家队穆铁柱时代的打法。在现代篮球体系中,这种打法早被拆解了,外围封住控卫的传球线路,内线对中峰来个包夹。现在是跑轰时代,三分球时代。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此役前,中国队和蒙古队的那场。蒙古队那是个什么队啊,感觉里,我们穿着长袖打也会如砍瓜切菜。结果开局好一个手忙脚乱,半节时只得了一分,1:8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认为是目前最接近NBA的杨瀚森,对日本队也出战了,数据是2分4篮板2助功。总得说,表现离球迷的期望有距离。现在的篮球那种站桩式中锋根本没戏,中锋的发展趋势是约老师、东契奇那样的策应中锋。现在的中锋,早已不固守篮下,进攻半径在三分线以外甚至是半场。而在中国队火力配置中,杨瀚森只能低位进攻、#中国男篮之败# 内线攻筐。可以说中国队老套的打法,限制了他的发挥和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中国男篮打法老套,主教乔尔杰维奇脱不了干系。关于老乔不想多说了,世界杯惨败,亚运会丢金,东京败北,他该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