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刚刚赢得俄罗斯总统大选,就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他可能在5月份访华。基于去年10月份,中方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时候,普京已经访问过中国一次,如果今年5月份还来的话,那真就有点不同寻常了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报道,说普京五月计划访华,是赶在中方领导访问欧洲之前,也可能是普京5月份就职新一届总统之后,第一次外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

从以上角度出发的话,那么普京可能访华的原因就有两个,第一是表达中俄关系的特殊性。毕竟当前俄罗斯在外交上受到西方围堵,急需跟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它国家频繁进行外交,以此来突破欧美封锁。

在这其中,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亚太经济圈的核心,显然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普京如果真的在自己就职新总统任期后,把第一个外出访问的地点,定为中国,既可以表达对中国的重视,也能向俄罗斯国内展示,以后俄罗斯就要坚定不移坚持“向东看”战略的决心。

第二可能是为推动俄乌和谈作努力。说的直白一点,如果外媒报道的中国高层可能将访问欧洲的消息是真的,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俄乌走向和谈的机会。

毕竟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相对中立,又能得到北约和俄罗斯方面双重认可和信任的大国,也就是中国了。

而现在,俄罗斯明显想要在自己已经控制乌东四州的现实基础上,尽快跟乌克兰和谈,结束这场消耗战。

这种背景下,如果说普京在中国高层访欧之前,提前来向中国解释一下,俄罗斯对于和谈问题的立场,俄罗斯的底线,以期待中方能够在访欧的过程之中,帮助推动俄乌和谈,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

当然,这只是一些外媒的猜测,援引的所谓消息人士,也没说具体是谁,有没有权威性,因此还是存在误判的可能。

客观上来讲,像中俄这样的大国,彼此之间的最高领导人访问,都是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我访问了你之后,你应该回访,然后我再来访问。

比如2022年普京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之前,访问中国,此后一直到2023年,这期间,俄罗斯不是没有遇到过需要外交帮助的事件,中俄两国领导人也在各种国际峰会上,有过会晤,但普京一直没有再来过中国。

是2023年3月,我国高层访问俄罗斯之后,2023年10月,普京才再次访问中国,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

综上所述,从以往的外交习惯和约定俗成的外交礼节来看,普京在5月份访问中国的可能性,还是不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在被建议新任期开始后首访北京,他明确笑着表示“一定会考虑,不开玩笑。”

总之,在中俄双方没有放出官方消息之前,其实俄罗斯总统5月访华,还是一个未知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件事还有一个不同的理解视角,那就是一些外媒对中俄两国正常交往的高度关注。因为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的是路透社的消息,而路透社这家媒体,虽然是英国的,但经常充当美国政府的喉舌。

因此,路透社援引所谓消息人士的报道,说普京可能5月访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美国对中俄关系的猜度和看法。

而这件事就挺有意思,那么美西方为什么总觉得普京可能访华呢?

回到前面说过的话题,那就是俄罗斯希望推动俄乌和谈。实际上,现在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也是有这方面诉求的。

当前美国民主党的拜登,和共和党的特朗普,分别锁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的资格,而按照眼下拜登政府的支持率来看,接下来特朗普赢得大选的可能,还是很高的。

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众所周知。他早在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就说自己如果是美国总统,24小时就能结束冲突,同时最近特朗普还在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最好的“推销员”,来一次美国,就拿走5、600亿美元。

这显然是传递一旦自己担任总统,就会停止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信号。而对于眼下的美西方来说,如果等到特朗普上台之后,不管不顾的停掉对乌克兰的援助,逼乌克兰向俄罗斯求和,那么乌克兰肯定争取不到什么好条件,西方也就等于彻底输了这场代理人战争。

特朗普不在乎这个,他也不在乎欧洲的安全和欧盟各国的想法,只在乎美国的利益。但拜登,乃至现在的欧盟各国政府,不能不在乎。

基于此,其实眼下欧美是有在美国大选之前,拜登还能主政美国的时候,尽快的,以能够给乌克兰提供外交援助的方式,推动和谈,体面的结束俄乌冲突,避免把一切交给特朗普,让他胡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

正是因为欧美也有推动和谈的想法,所以在我国高层可能访欧之前,他们希望看到中国为推动俄乌和谈做出特殊贡献,而要实现这一点,普京访华,提前跟中国“交底”,就至关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西方媒体报道,说普京可能在5月份访华,某种程度上,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对中俄关系的认知,放出的消息。

但这种判断是否准确,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中俄关系、中欧关系,虽然互相牵连,但也是互相独立的,西方总试图让中国借助跟俄罗斯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推动俄乌和谈,愿望是美好的,可方式上,未必合适。

归根到底,他们自己不放下对俄罗斯的防备心和排斥心,别人就很难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