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大家聊到了新疆妈妈们偏爱的盖布,在新疆妈妈们的打扮下,家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有了刘海儿。

有朋友跟我说,还有一件东西也值得写一写——新疆地毯。

新疆人的家里,地上铺的、墙上挂的、榻榻米下面垫的都是地毯,总之是一个可以完全依靠地毯承包软装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地毯?

作为一个不了解新疆地毯的新疆人,我第一次把它的前世今生、里里外外搞了个明白,这就和大家说道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从相关文献考证中了解到,新疆人和地毯渊源已久,其生产历史已有 2000 余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逸周书》和《禹贡》中记载:商时,大臣们讨论贡物中规定“正西昆仑,要以丹青、白旌、纰罽为献”,其中“正西昆仑”则意指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纰罽”则意指地毯。

《北堂书钞》中班固给任命西域都护的弟弟班超的信件中也有提到与地毯相关的内容:“并寄人钱八十万,市得杂罽十余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我国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出土地毯——鞍毯,就出土于新疆和田洛浦县山普拉墓葬群。

这块毯子被发现于 1984 年,它盖在马鞍上,四四方方的、完整鲜艳。整块毯子由红、棕、黄、白、蓝、草绿等颜色织造出树叶等规整的图案,以“回”字形的结构从中心向外扩展、内框中的图案是连续的小菱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菱形内又填充树叶纹,蓝色曲折线将外框分割成小方块,也填充了树叶纹。树叶纹在重复中又富有变化,毛毯的四角还垂吊了毛穗,兼顾实用与美观。

在新疆的考古工作人员的发掘过程中,也发现了大批古地毯和相关残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雅遗址出土的龟甲纹栽绒毯

不少地毯收藏家们,也对新疆地毯格外偏爱。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的手工艺博物馆里,都有新疆地毯的身影。

甚至在 2020 年的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块新疆手工地毯被拍出了 50 万的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拍卖的这块地毯图案,是经典的多层边框包围设计,内部是风格独特的花瓶和石榴树图案,象征着“生命”。

颜色是大面积的淡粉蓝色、象牙色和红色组成,非常舒缓温柔的色彩搭配,也正符合了当下受喜爱的“治愈系”色彩搭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能够流传多年,甚至被拍出高价的新疆地毯,是怎么制成的呢?

与它动辄上千、上万的价值相当,一块好地毯的诞生,并不是件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先将织毯原料毛纱进行洗涤,小心地去除附着在毛纱上的杂质、脂肪和尘埃,尽量保持原料的品质。

而后才进入织毯操作,新疆地毯多用立机织做法,通用森纳扣的编织手法,即双股或多股羊毛纱以 8 字型单独紧紧结扣在一对经线上,一个结扣在地毯上仅仅是一个点,整块地毯由数万个结扣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这种结扣法织造的地毯,完全不需要使用胶水进行黏合,结扣间彼此相连,即使局部破损,整体地毯的使用寿命不会受到影响

光打结扣还不够,还需要用传统工具细致耙打,最后精心平剪,重复至少千万次,才能将各种图案呈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编织出的地毯道数细密,柔软结实。厚度、清晰度和质地是其他类型地毯所无法比拟的。

从古楼兰以及尼雅遗址中与地毯相关的文物可以看出,新疆地毯采用的是原始地道的手工工艺,其手法考究严谨,对每道工序要求颇为严格,一贯采用着代代相传的优良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坚持经年累月,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地方传统技艺——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如今科技不断进步,但无论工艺形式怎么变化,新疆地毯最主要的制作工艺程序仍然依靠工匠们的双手完成,保持了传统手工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机械化的时代里,这样的坚持是少见的,这也使得新疆地毯的价值格外珍贵

细谈新疆地毯,不得不提的就是和田和喀什,尤其是和田,是新疆地毯最主要的发源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精湛的工艺,和田地毯也与当地的和田羊密切相关。新疆牧场资源丰富,养羊历史悠久,羊的种类多、总量大。当地的半粗羊毛和田羊毛,就是织造和田地毯的主要原料来源

这种羊毛粗而不粘,纤维厚度适中,富有弹性,拉力也强,抗变性很好。而且光泽好,不掉毛,很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一块好地毯可以长久使用。

想象一块地毯陪你历经岁月更迭,那些被太阳晒着的午后、躺平在地毯上的慵懒时分。地毯就像是身边那种话不多、但需要时,他一直都在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手工织造、工艺精湛、毛料质优,还不能完全概括一块新疆地毯的优点。在图案方面,新疆地毯有着一套独特的审美与风格。

新疆地处中西交汇要道,中西文化得以相遇,多元文化在相遇中碰撞、交融,新疆地毯就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疆的织毯上,开力肯(开阔式)运用的最为广泛。

具体说,它是以花果及变幻的几何纹样装饰于连续几个大小不同的等边菱形边缘,再以二方连续上下展开进行反复,有的则是以四方连缀格式向外展开进行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力肯式(开阔式)”地毯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变幻规律,给人以可以无限延长伸展的视觉感受,好似滔滔河水流之不尽,浪花四溅,波澜壮阔。

还有常见的石榴花式,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看起来自然又优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娜古丽 (石榴花式)”地毯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西其且克古丽 (五枝花)式”地毯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其曼(散花式)”地毯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些地毯图案的布局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采用多层边框,有条纹、朵花、菱格等,并由边缘向中心延展铺满。

简单来说,就是主要是由几何骨架构建,通常满铺纹样,并在间隙中大量填充有着美好寓意的各类花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地毯图案边框花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主题纹样以菱形格最为流行,菱格内增加三角纹、小菱形纹、花卉纹、叶形纹、葡萄纹、用来增加毯面纹样的变化,这类纹样规则,严谨,经过时代相传,至今仍然是新疆地毯的传统纹样。

总体上是在大面积内以各种格律体有条不紊地进行纹样布局,构成一个舒适协调的整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将各类图案严格限制在井、田、米字格内,纵横呈 90° 走向,斜度呈 45° 走向,菱形排列占主导地位。

整体构图必须达到左右相称、前后相随,整体色彩协调,看起来实在平衡又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图案,地毯毛纱的染色,也关系到毛毯的审美价值,也是织制地毯生产过程中颇为重要的一道工序。

新疆地毯生产的初期,工匠们因地制宜取材于当地常见的植物和原料,比如石榴皮、槐花、青核桃皮、桑树皮、红花、杏树根、葡萄干、黑花、铁绣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料有石榴、白矾、绿矾等,其程序是先将毛纱洗净后干燥,在缸内调制染液,加入明矾然后再染出所需要的颜色,再用温水漂洗并在避阳光处风干。

别看原料普通、工艺简单,可天然的染料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易褪色,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地毯颜色饱满和经久不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 年沙湾营盘采集狮纹栽绒地毯

从考古出土距今已 2000 年的毯色就可以看出,色泽依旧鲜亮。

但因为天然植物色素的颜色有限,所以早期新疆地毯的颜色并不多,但也由此形成了新疆传统地毯的经典配色,色彩相对柔和、古朴大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采用了酸性媒介染料和蒸汽染色工艺,丰富了染色毛纱的种类,能染出 400 多种不同色彩,使地毯图案设色更加绚丽多彩、协调明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历经十几道工序诞生的新疆地毯,都是谁在用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历史,东汉永元年间,班超出使西域,他哥哥班固曾写信让班超以丝绸三百匹来换取西域地毯;

高昌章和十五年,高昌王坚曾遣使贡地毯往建康(今南京);

到了清乾隆时,新疆向朝廷贡毯到高潮,品种尤多。今故宫博物院织绣馆就陈列有新疆所贡各种毛毯、丝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新疆图志》记载:清末新疆地毯每年被输出到安集延、浩罕、印度、阿富汗 4000~5000 张(折合 1.2 万平方米到 1.5 万平方米)。

由此可知,新疆地毯自古以来就足够拿得出手,被视为珍贵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有朋友问我们,“你们在乌鲁木齐经常逛,见的多,给内地的朋友送伴手礼送什么好啊?”

如果预算充足,且对方对你来说很重要,那我推荐你看看新疆的羊毛地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饰品,它可以或挂、或铺,给空间里铺上一块地毯,就是有种”人靠衣装马靠鞍”的感觉,优雅感、贵气感自然来

而且它不只是饰品,还体现了编织者的艺术灵感和想象力,承载着新疆的故事和传统文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象从前,身处一望无际平原、大漠之中的游牧民族,对繁华茂盛心生渴望,新疆地毯中花枝满眼的浓密布局、满构图便成为了一种心理补偿

进入现代生活后,温暖的地毯也仍是我们的精神安慰。家人围坐,续上一碗又一碗的奶茶;独自“躺平”,被花团围绕,用柔软承接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是否耐脏问题,其实羊毛地毯也远比我们想象得耐造,材质致密硬挺,并不爱挂脏

对于大部分三口之家来说。定期选个晴天,将地毯拿到室外用扫帚或打毯机敲打地毯各处,使深藏的污垢松动,拍打就可以去除大部分灰尘。

或者选个雪天,让羊毛地毯回归“原始”在雪地里滚上几滚,即可光洁如新。

有时候我会觉得,喜欢一件东西就是因为其中暗含着与自己内在的一致性,背后是对这件东西气质的向往。比如我喜欢地毯,就是因为它珍贵、貌美,满含治愈感。

你呢?有什么私藏的心爱之物,欢迎留言分享。

作者:韩雨琪

图片:韩雨琪、BIYE地毯、资料图

资料参考:

1.布拉比亚木·阿不都苏甫尔. 新疆维吾尔族地毯图案的文化研究——以和田、喀什地区为中心[D]. 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1. DOI:10.7666/d.d173093.

2.张亨德,韩莲芬. 新疆民间美术丛书 ——民间毡毯[M]. 乌鲁木齐:新疆美

术摄影出版社,2006

3.阿曼古丽·尤努斯. 和田地毯文化及其变迁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