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云闲

时间已经到了2024年,你仍然可以厌倦拼多多“砍一刀”病毒式的拉新方式,但是却不能忽视它的业绩再度爆棚。

3月20日,拼多多集团发布了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预告称,截至去年12月31日,四季度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123%,净利润232.8亿元,同比增长146%;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90%,净利润600.265亿元,同比增长90%。

毫无疑问,这个业绩远超过预期,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样的利润水平可以用“夸张”形容。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随着规模增大,增速会出现自然放缓。即使在互联网行业,无论是市场先行者——阿里、京东,还是后来的生力军——美团、滴滴等,概莫能外。

但这一回合,拼多多似乎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2020年以前,拼多多沿袭了互联网的传统打法,烧钱推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终于利润转正,之后收入便一直维持高速增长。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拼多多实现收入增速39%,2023年收入增速达到90%。规模扩大后的“未降反升”意味着,拼多多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还进一步提高了盈利能力。

只能说“下沉市场”的空间超乎想象,而薄利多销的效果事半功倍,尤其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之下,拼多多不仅以售后“偏爱”消费者成功笼络一批又一批新用户,更是进一步夯实了多年营造的性价比理念。用户坚定地跟随,上游的商家深度绑定,拼多多形成一个个完美的闭环。

合理假设,按照这个趋势,拼多多的主营利润过1000亿后,拼多多的市值将比肩“元老”阿里巴巴。这一点在去年底已现端倪,继拼多多盘中市值超越阿里巴巴,一举夺得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的美名后;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披露,2023年四季度拼多多当季收入同比大增123%至888.81亿元,同期,阿里巴巴淘天集团和京东零售板块的增速分别为2%和3.37%,拼多多在这个赛季,一骑绝尘。

社交平台上有人开玩笑说:吃过时代的苦,才能知道拼多多的好。淘宝努力了二十年才活成了天猫的样子,一不小心却败给了拼多多——那个曾经的自己。

从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到,2023年,拼多多的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大增241%,达到941亿元。而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收入为1535亿元,也同比增长了49%,两者共同助推拼多多的总收入。仅仅在四季度,交易服务费收入为402.05亿元,同比增长357%。这部分收入主要由主站商品佣金、百亿补贴佣金、多多买菜及Temu的佣金收入组成。很显然这其中,Temu最具看点。

公开信息,目前Temu在全球有50个站点已经上线了,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站点以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站点。目前Temu美国业务占比整个Temu大概是50%—60%,Temu对于拼多多总收入的贡献也可以从一些数据中窥探些许,市场消息据汇丰银行估算,Temu在2023年对拼多多总收入的贡献为23%,2024年这一数字有望升至43%,2025年将超过50%。

显然,Temu在美国市场的投入依然在持续加码。就在前不久的春节期间,Temu再度在万众瞩目的超级碗豪掷2000万美元,用“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的Slogan继续冲击客户的消费心智。

好消息是,如果Temu能够在美国可以打开更大的市场,再造一个拼多多指日可待。但不利的一面是,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风险也如影随形。

近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了一项针对TikTok的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否则 TikTok将被下架。以此为戒,美国政治压力不断升高的背景下,对于拼多多和重资欧美的Temu都将是一次大考。

接下来,对拼多多而言,国内市场也并非一马平川。从现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消费市场都将继续供大于求。消费电商的赛道只会越来越卷,随着京东、淘宝也都开始主打低价和仅退款,拼多多是否还能持续高速的利润增长?还有什么新的制胜招数?所有人都很期待。

但对于消费市场来说,谁能更好地让消费者爽,或许谁就能跑赢下一个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