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在奉献中闪光

焦作市第一中学最美教师吴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小利,女,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焦作市名师,焦作市优秀班主任,焦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焦作市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自2006年参加工作起,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凭着一颗求真务实之心,一腔执着上进之情,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这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执着、勤奋、谦逊、求实……

因材施教,成就每一位学子

正如肯·罗宾逊所说“天赋,每个人的专属礼物。教育就是让我们发现天赋并实现天赋的过程,让我们有机会去做我们天生应该做的事情,走我们应该走的路,成为真正的自己”。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吴小利深深地感受到每个学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他们都能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选择合适的方式绽放自己,自信满满地学习和生活,做个幸福的人。

如何发现每位学子的优势并积极助推其转化为胜势?如何发现每位学子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直击要害,药到病除?吴小利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是真情陪伴。

陪伴要有时间保证,5:30起床、6:00到校、19:00离校是她的作息常态,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陪伴需要用心、用法,从晨跑到早读,从白自习到晚自习,她在“泡班”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笔记记录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每一位学子的优势和不足。

“吴老师,谢谢您,孩子今天回家特别高兴。她说:老师在开学一周的时间就发现我的优势,让我在全班面前演讲、书法,我很有成就感。”

“吴老师,谢谢您,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越来越强了,我和孩子的矛盾化解了很多,孩子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吴老师,谢谢您,孩子本次成绩的突飞猛进,多亏您帮助他私人定制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孩子每天落实”

吴小利的办公室里,一沓又一沓的学生成长档案成就了每一位学子。2021年高考,所带班级一本上线比率100%,600分以上36人,其中何承阳同学以焦作市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成绩只是衡量班级优秀的指标之一,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才是吴小利的终极追求。2022年,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集体”。

她不仅在班主任管理上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她针对同学们在地理上存在的问题,量身定制有效措施逐个击破。高中地理学科的理性思维强,要求的知识面广,对于文科生来说学好地理极具挑战性。她经过问卷调查、一对一面谈等多种方式掌握学情,结合学困生自身的特点,提出并落实“看地理纪录片提升知识认识面”“情境结合原理形成思维导图提升试题认识的形象性”“成立学习小组同伴互助共同提升”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效果明显,正如同学们所说“小利老师的方法真管用,我现在学习地理特别有感觉”。

潜心钻研,立足专业成长

面对三新背景下的新高考,潜心钻研是提升教育质量之根本。她通过研读高考蓝皮书明确教育发展方向;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的每一条每一字明确高考考查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养;通过研读新教材中的每一个素材明确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具体路径;通过研读焦作乡土地理为一中学子提供身边鲜活的素材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地理原理认识的深度、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责任担当。

研究常态化助推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吴小利连续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两次被评为“焦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作课《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焦作为例》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一等奖,论文《以问题为导向的地理课堂初探》成功在CN杂志《教育学文摘》上发表,论文《基于综合思维的地理过程类知识教学研究——以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在焦作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师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以第二名作者参与的省课题《乡土资源情境创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荣获“优秀”等级,主持市课题《基于综合思维的地理过程类知识教学研究》……

团结同事,带领一群人向前

如果说一个人走得更快,那么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作为教研组长,吴小利时刻把团队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把互助成长作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把每个月的大教研办成茶话会,自掏腰包为同事准备时令水果,让同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讨教育教学。她还经常主动联系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共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带领青年教师研发校本课程、研发地理新授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的授课方式;在青年教师校级优质课、市级优质课的磨课中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她辅导过的青年教师单林林、王茹茹、葛阳等在校级、市级、省级优质课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他们的一句“小利姐”饱含深情。

崇高的事业,平凡的坚持。吴小利将继续秉承教育初心,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播撒“爱的种子”,收获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