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遥感技术是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健全“天”“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意义重大。为此,本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高吉喜,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现状,对标美丽中国建设。
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支撑,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环节,我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您在履职期间也一直关注生态环境监测问题,在您看来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建设对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有哪些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高吉喜:近年来,遥感技术迅猛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优势与特色明显。一是监测范围广,具有全覆盖、综合、宏观的优势。可以快速实现全国、全球影像数据全覆盖,对大尺度的生态状况开展监测评估,可为生态系统多样性、重要生态空间监管、全球观测等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二是信息量大,具有全方位、全天候的优势。通过遥感监测不仅可以获得地物可见光波段的信息,还可以获得紫外、红外、微波的信息,且微波具有穿透云层、水层、植被土壤的能力,红外能探测温度的变化,从而获取全方位、全天候的信息。三是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优势。遥感监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不同时相、大面积的景观实况,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在秸秆焚烧、沙尘天气、大气污染高值区等监测方面,可实现日、小时级和分钟级频次的监测,有力支撑了大气环境监管。此外,还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发展,支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四是可获取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实现精细化监测。遥感监测突破了地面监测的局限性,可以获取大气污染排放烟羽及污染物扩散空间分布信息,并能从高空获取大气层的立体的、多层次的连续数据,开展污染物柱浓度监测、平流层臭氧入侵监测等。五是数据可追溯、可溯源,可开展预测预报。一方面,通过追溯查询历史遥感影像,快速掌握侵占草原、挖湖造景、矿山开采、耕地侵占等领域生态破坏问题,掌握生态破坏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面积等信息,支撑现场督察检查和执法;另一方面,可进行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污染源溯源监测以及大气污染物的跨区域、跨境传输监测,并基于遥感数据分析,模拟污染物扩散轨迹,进行环境污染的预测预报。六是应用领域广,成本优势明显。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各要素中开展监测应用,在应对气候变化、碳监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生态质量监督监测等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在长期运行中相对于传统方法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有力支撑了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工作。
由此可见,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国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稳步增强,但对标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的“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有关要求来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建议加快构建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更好地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您刚才说目前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中央提出的“建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这些突出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吉喜:卫星遥感监测的水平在今年大幅提高,但一方面,多元化的遥感监测技术迅猛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监测对遥感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导致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一定差距,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多元化的遥感监测基础设施滞后。遥感技术已迈入高空间、“高时间”、高光谱、全谱段、多角度的多元化立体化观测新时代,以塔基、无人机和走航巡护车等为平台的遥感监测作用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现有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仍以卫星遥感为主,塔基、无人机和走航巡护车遥感监测基础设施部署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多元化遥感监测能力的发挥。此外,针对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的地面遥感验证站点偏少,极大地影响卫星遥感精准监测。
可满足美丽中国建设的遥感监测网络尚未形成。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都是以地面监测为主,经过50余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较为全面的地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相比之下,多元化的遥感监测网络尚未规划布局,塔基、无人机、走航遥感等新技术优势远未发挥其作用,现有零散的地面遥感验证站点远不能满足美丽中国建设提出的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需求。
遥感监测尚未真正纳入常态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等业务化监测工作中,其技术优势和独特作用日渐明显。但对比地面监测,遥感监测尚未实质性纳入现有的生态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体系,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直接影响了遥感监测更大作用的发挥。
环境保护:您多次提到了塔基、无人机和走航巡护车等监测手段,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几类监测手段的突出优势?
高吉喜:塔基、无人机和走航巡护车主要是可以解决现有卫星在空间分辨率与重访周期相互制约的问题,因为米级分辨率的卫星,重访周期至少在1个月以上,而重访周期短的卫星,大多空间分辨率在公里级以上,已经无法满足“高精度、短周期、全方位”的现代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天基卫星、空基遥感、航空无人机、移动巡护监测车和地面观测设备等综合监测手段(以下简称“五基”)开展协同监测,在塔基、无人机和走航巡护车上集成可见光、红外、雷达、激光等多种高精度传感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空间分辨率与重访周期相互制约这一问题。
空基遥感是将天基卫星“落地”高空平台或高处建筑物上,通过搭载红外监视系统、高清透雾相机、高光谱成像相机、激光雷达等多种监测载荷,实现近360度全方位观测,空间分辨率可达到分米级,时间频次可达到半小时乃至分钟级,可有效弥补天基卫星监测时效性不足、精度不足等短板。
航空无人机通过搭载可见光相机、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机载激光雷达、热红外成像仪等高精度传感器,精准监测植被类型分布、人为活动、大气污染源、温室气体等关键指标,具有灵活机动、可达性强、空间分辨率高、捕获信息丰富等优势,具备云下低空飞行的能力,弥补了卫星光学遥感经常受云层遮挡获取不到影像的缺陷。
移动巡护监测车集成激光雷达、多光谱相机、高光谱成像仪、叶绿素荧光探测仪、红外相机、声纹识别仪、空气质量监测仪等多种载荷,实现对道路两侧植被生长状况、人类干扰活动、动物活动、工业园区大气质量状况等生态要素的移动监测,具有监测信息丰富(包含多要素二三维立体信息)、监测精度和效率高、可与巡护执法联动等优势,可补齐天基卫星和空基遥感监测的时空盲区。
通过这些监测手段的协同应用,构建形成的多维度、多节点、非线性的复杂监测网络,可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目标的高精度、短周期协同监测,可全方位、全天候守护自然边界,有力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由点上向面上、静态向动态、平面向立体发展,是推动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实践,大大提升了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环境保护:针对前面提到的基础设施滞后、无法满足美丽中国建设需要的问题,我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应如何发力完善?
高吉喜:在生态环境遥感网络布局方面,建议加快推进多元化、立体化生态环境遥感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加快布设塔基遥感、无人机和走航巡护车遥感设备,与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形成“五基”协同监测体系,实现对重要生态空间的实时、精准监测;加快在工业园区、重要湖库等,布设塔基遥感和星地协同环境移动监测平台,提升对大气、水环境的精细化遥感和应急监测水平,增强对污染源的溯源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污染治理与监管能力。同时,加大大气环境地基遥感验证站和生态质量地面验证场站建设,提高卫星遥感监测精度,形成从“天”“空”到“地”的分层遥感监测网络布局。
在遥感监测体系建设方面,建议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监测需求,统筹地面监测站点,构建覆盖全国,可对生态、水、大气等进行全方位监测的遥感监测体系,开展针对固定监测对象、固定监测时间、固定监测频次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与地面监测网共同组成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水平,提升我国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逐步形成监测精准、支撑全面、央地联动、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格局,支撑美丽中国建设需求。
环境保护:在具体的体系构建上应如何发挥各方优势,实现效率最优化?
高吉喜: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央地协同、企业参与的多元化遥感监测体系建设机制。在国家层面,统筹做好新时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加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共性技术支持、基础研究攻关、重点装备研制和关键技术研发,打造国家级生态环境遥感大数据中心、智慧应用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交流与人才培育中心。在地方层面,重点围绕国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决策部署,做好地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发展规划,开展地方生态环境遥感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建设和业务化应用,补齐地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不足的短板,全面提升全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
同时,倡导以“共建共享”方式推进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减轻政府负担,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挖掘市场潜力,鼓励企业投资遥感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与地方负责运营维护,网络和数据资源三方共享,形成国家、地方和企业共担共享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新格局。
环境保护:去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等战略任务,应如何发挥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在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高吉喜: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战略上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履约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提高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国际谈判中的话语权。
在碳监测方面,一是可大力推进自主可控的“双碳”卫星立体监测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完善现有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地面监测网络,重点加强温室气体空基遥感、地基遥感、移动监测车(船)系统建设,与卫星协同联动,一方面,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立体遥感探测网络,在重点地区实现“全方位、高精度、短周期”连续观测,强力支撑碳减排监管;另一方面,形成生态环境卫星全国统一标定能力,提高卫星监测精度。三是提升智慧化碳监测应用能力。解决国产“双碳”卫星“卡脖子”应用难题,提升碳监测卫星应用水平;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和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优化卫星温室气体/碳汇遥感监测产品生产和验证系统,形成全球温室气体卫星遥感监测—验证—支撑(MVS)和全球碳汇遥感核算能力,发布全球温室气体遥感监测评估报告,实现碳源汇立体遥感监测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国际领先。
在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一是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有关要求,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战略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构建国家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综合应用“卫星—无人机—塔基—走航巡护车—地面观测”多尺度协同观测能力,构建关键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实现生物多样性预测预警,进一步提高生态多样性监测和管理水平,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二是围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充分发挥遥感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优势,开展全球重要生态系统、重要物种栖息地保护状况及其威胁因素的监测和评估,推动相关保护政策制定,服务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的落实。
原创内容,环境保护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热门跟贴